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博客:传统新闻界的梦魇亦或救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琦 《新闻界》2005,(2):114-115
2004年9月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公布了一条爆炸性新闻:美国现任总统乔治·布什的出色服役记录实际经人粉饰!但十来天后,也就是9月20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却向外界承认他们的新闻来源子虚乌有,未经审核的文件导致了严重失实的报道①。随即,美联社评论CBS陷入重大丑闻,整个新闻界吃惊之余纷纷叹息王牌主播丹·拉瑟的晚节不保。但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是,揭开丑闻事件面纱的竟是一家博客网站,名不见经传的Scott Johnson与他的网友朋友们层层剥开了事实的真相,并最终迫使CBS站到前台向世人低下高贵的脑袋。一时间,焦躁、不安、兴奋、好奇………  相似文献   

2.
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是美国众所周知的电视记者,电视界的一位"明星".他主持过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三十分钟《晚间新闻》节目,每晚约有两千万人收看.一九七二年他随尼克松访华,他每天从北京把总统访华新闻,通过通讯卫星传送到太平洋的彼岸.一九八一年五月,又第三次来华采访."他能变幻风云"在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几乎垄断了全国电视网,而在黄金时间播放的新闻节目及其主播人(评论员)尤其受人注意.主播人每天要和几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之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昆 《北京档案》2006,(3):41-41
开场白:春节前夕,承高勇君邀请,阿昆茶座在363.china.com网站开业,如此"每期一辩"又多一阵地.该网站系市档案馆职工开办的第一家个人网站.若想了解"每期一辩"的更多情况,请点击该网站;若给"每期一辩"投稿,除仍送yukun.yang@163.com外,也可寄送该网站.茶座将转载"每期一辩"前几期内容,供读者阅读或下载.顺便预告下半年辩题:"档案馆的档案屡屡被‘发现',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资讯     
观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前执行制片人唐·休伊特:现在人们总专注于18到49岁的人群,一切都要吸引年轻观众,因为他们是广告商要吸引的对象。我认为那会使广大的观众无法了解他们应当知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杨琳  周耀民 《今传媒》2007,(2):19-20
形成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博客,作为网络媒体中的新宠被业界、学界争相追捧.一批专门提供博客托管服务的网站在近三年相继运营不断扩张.在国内,千龙新闻网、网易、新浪等几个商业网站开始开发各自的博客平台.2004年在南京召开的我国首届网络传播学年会上,博客成为传媒业界人士和学者们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作为网络传播的新宠,博客被描绘成一种创新的网络传播模式,被包装上了"科技、新知"的外衣,并被业界寄予巨大商业价值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布莱德利(Ed Bradley)因患白血病在纽约曼哈顿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去世,终年65岁。“以报道天下新闻为己任”的《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右下角用较大篇幅加以报道。《华盛顿邮报》头版还加边框突出了这一消息,给出的版面甚至远大于“布什约见新当选的民主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这条热点新闻。而纽约长岛的《每日新闻》(Newsday)更是在杂志封面似的头版以布莱德利的照片做主图。  相似文献   

7.
张鸥 《传媒观察》2005,(2):43-44
1963年11月22日下午,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不到10分钟,CBS电视网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以突发新闻的方式抢发了这一消息,电视上一位头发些许凌乱的记者以微微颤抖的声音告诉美国观众,总统倒在了血泊之中,这位时年31岁的记者一口气进行了17分钟的现场报道,虽然不免神色慌张,他却把达拉斯恐怖而混乱的现场交代得有条不紊。其实,最早向世界报道这一重磅消息的并不是CBS,而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两家通讯社之一的合众国际社。但绝大多数美国观众被这一现场报道深深震撼了,那位叫做丹·拉瑟的记者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记者型主持人。电视记…  相似文献   

8.
侃吧     
最忙碌操心的群体。——某市市委书记写博客,为的是给县长们说几句公道话"身为总统,我哭得肯定比你想象的多"——布什表露内心世界:既孤独又乐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校同性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卫视从4月5日开始在凤凰网站上以视频形式推出中国首个同性恋主题节目《同性相连》,这个节目计划每周播出一次,每次一小时,总共播出12集. 节目制作人刚刚说:"在中国大城市,同性恋者其实和你我一样,参加体育锻炼、游泳、上班、唱卡拉OK,他们聚在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搜狐、腾讯和优酷这三大视频网站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网络平台播出的电视剧是否存在"追剧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视频网站播出的美剧、韩剧和国产剧,中国网民均表现出显著的追剧行为;而且,相比于当天未更新的剧集,正在更新的剧集的质量对它的点击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下半年,百度网站身陷"垄断门"丑闻."搜索引擎、广告与危机公关"的话题引发人们对搜索引擎运营商的盈利模式的质疑."垄断门"引发人们对搜索引擎变迁与运营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7,(5):41-41
据4月10日新华网报道:英国《卫报》7日报道说,虽然博客一词直到1999年才随博客网站Blog.com的诞生才正式出现,但10年来博客确实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促进了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最新数字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00万个博客。  相似文献   

13.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掘客,音译于英文dig,有挖掘、挖得、掘出等意思.它最早起源于美国,来源于现在已位列全美第24位的大众英文网站、www.digg.com."掘客"一词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一指一个完全由用户自发参与内容创建、评论和分类的网站,它能为广大网友提供挖掘、推荐、分享、交流等服务.  相似文献   

15.
轰动效应与政治风险 在震惊世界的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中,电视报道又一次充当了"先锋"角色.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5月28日在其著名的"60分钟Ⅱ"节目中公布了一些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国外动态     
博客之父心灰意冷关闭网站3000博客就此失业【TOM科技】美国东部时间6月16日(北京时间6月17日)网络博客之父戴夫·温纳(DaveWiner)本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闭了苦心经营多年的博客网站Weblogs.com,使得3000多名博客失去了活动的场所。这一行径已遭到全球许多其他博客网站的指责。戴夫·温纳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他在两年前便已离开UserLand软件公司,因此需要把原来存储在公司处理器中的数据转存到他个人的处理器上,但他发现开办免费网站的负载和时间承诺是其无法继续承担的,所以选择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关闭网站。戴夫·温纳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档案载体形式的大量电子化,档案(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面临挑战.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使得档案丢失、损毁甚至被篡改伪造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对档案法律凭证价值的质疑.  相似文献   

18.
简单来说,掘客(dig)就是挖掘信息均意思,掘客网站提供给网民筛选推荐新闻的机会,由网民民主投票决定网站首页应该显示哪些新闻,通过digging的方式产生最受关注的热点新闻.掘客来源于美国,最著名的掘客网站是www.digg.com.目前中国的掘客网有"中国掘客"(www.cndigg.com)、"掘客中国"(www.diggcn.com)、"世纪掘客"(www.21dig.com)、"我挖网"(5dig.net),"奇客发现"(diglog.com)等.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1日23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坠毁。当天23:19.新浪网发出快讯,接着又向全国几十万的手机用户发出这一新闻,手机用户收到这一消息的时间早于或接近于新华社和人民网(《人民日报》网站)消息,更是大大早于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网站发出的消息,比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消息早了近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60分钟”是美国CBS广播公司于1968年9月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播出时间为每周日晚7点至8点。它以节目的时间长度命名,采用杂志的综合编排方式,片头、具体报道和评论员评论这几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主持人,一期节目有几个主持人各自主持共同完成。作为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