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丽丝.莱辛在《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女性自我呈现体现在女性气质的梦魇重复、女性以身体为主体形式的抗争、女性生活空间的建构和女性历史的追溯与重塑。女性主义叙事学结合文本叙述形式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反映了莱辛的文化身份和在女性自我呈现中建构的女性身份及其体现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2.
《天黑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创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小说。本文旨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从女性与自我、女性与男性和女性与自然三个方面对该小说进行解读,以揭示莱辛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莱恩思想和多丽丝·莱辛小说《幸存者回忆录》的契合点入手,集中探讨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形象艾米丽和叙述者“我”身上所体现的存在性不安和存在关注,旨在提供一种莱恩思想观照下的莱辛小说阅读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多丽丝.莱辛以其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注老年妇女的情感世界,为老年妇女追求爱情的权利进行呼吁。本文通过细读《又来了,爱情》中的主人公老年妇女萨拉.德拉姆对于爱情可望又不可及的情感世界,解读莱辛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为维护老年妇女的爱情权利发出的痛切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简·萨默斯的日记》,从父权制下传统女性的处境、新时代独立女性的特质和新女性对女性气质的回归等三方面剖析莱辛的女性书写,指出多丽丝.莱辛对于女性解放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金色笔记》中,作者多丽丝·莱辛探讨了自由女性自我追寻的过程以及所存在的困惑,笔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解读和分析,探讨了自由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女性的自由是有限的,不可能摆脱大的社会背景,必须要以男女两性和谐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包含了女性社会生态荒原化与自然生态荒原化的双重叙事,女性与非洲殖民地大草原双双屈从于男权主义的文化制度与经济方式.更可悲的是,女性深度参与着男权主义社会对自然的掠夺.  相似文献   

8.
多丽丝·莱辛既是英国著名作家,也是女性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她以其悲悯的情怀、多角度的眼界在其生涯中创作了众多优秀的叙事作品。站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上看其作品,我们能够从中窥见多丽丝·莱辛对于种族、性别、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反思,这种思考具有极强的社会学意义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的代表作品,探索《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的后殖民语境。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8,(1):69-71
以女性主义批评为切入视角,对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爱的习惯》予以观照,"爱的习惯"实为男性权力和意志的体现,透现着女性的他者化、物化以及男性的自我中心主义。遭遇爱之习惯的女性以各自的方式进行抗争,对父权话语体系做出程度不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