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哈尼/阿卡人①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传统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父子连名谱系文化。这种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该文通过对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宗族分支、血亲认同等材料综合比较分析,阐释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中的"人鬼共居"时期的"神谱"、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首领的"人谱"和平民百姓家族谱系中的宗族分支等,揭示了国内外哈尼/阿卡父子连名谱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宗族血缘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森林经济是以森林作为全部或部份要素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森林及其附加的生产、交换或消费等经济活动。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循环共构的哈尼梯田文化中,森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是哈尼人的摇篮,是梯田文化的源泉。哈尼 阿卡族以森林为中心的图腾文化具有生态文明的特征。梯田农耕经济和森林经济是哈尼 阿卡族经济生活中两足鼎立的二大支柱,而森林经济是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成分,是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新发展,是21世纪哈尼 阿卡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3.
<正>红河学院国别研究丛书于2016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一套国别研究丛书,分别为《越南果作哈尼人文化调查研究》《缅甸尖头阿卡人文化调查研究》《老挝者钟阿卡人文化调查研究》《泰国罗米阿卡人文化调查研究》,该丛书是红河学院"哈尼∕阿卡文化研究"系列成果之一。丛书所选的田野点分布于越南莱州、老挝南塔、缅甸掸邦、泰国清莱。可以说,代表着境外哈尼阿卡文化的不同类型。这套丛书通过跨境田野考察,力图展现境外阿卡人的社会历史文化面貌。其内容涵盖  相似文献   

4.
哈尼族及东南亚阿卡人的谱系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史前族谱、元祖族谱和胞族及家庭谱系。自有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历史的作用,是哈尼族各个发展阶段客观反映的重要口碑型资料。居住在云南境内的哈尼族和东南亚地区的“阿卡人”在文化上共有的显著特征,就是使用父子连名制这一独特取名方法的共同的族谱和家谱。这些谱系,对于研究哈尼族社会发展史有科学价值,对于研究现实问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布傣人和泰奔人分别是壮泰族群的两个小支系。两者均使用汉族历法,民歌都需押腰脚韵,"麽"是仪式操持者,"披"是祭拜的对象;但布傣人使用汉族的夏历,而泰奔人则使用周历以及邀请小乘佛教的僧侣主持一部分祭仪。自然环境、两族同源、战乱、民族性格等多个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造成两者的祭天节俗异同。加强对该族群的跨境文化研究有助于中泰两国人民互相认识、审视各自国家的多元文化,聚同化异,推动"一带一路"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杨六金(1956.12-),男,彝族,云南红河县人。1976年参加工作,1988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古籍专业。曾当过乡农科员、计生专干,担任过乡镇长、科研所领导,现为红河学院二级教授还兼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学科领衔人,还兼职博士生导师、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14年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真负责的通讯鉴定专家",并先后被评为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社科专家、云南省"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但与此同时,很多方面都受到了这种文化差异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领域也不例外。文章立足于英美文学评论视角,从文化内涵、文化发展载体以及文化历史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英文文学评论造成的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与文化差异肖杏花一、文化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它最有影响的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当我们为了沟通思想而学一种语言时,我们应该了解其文化差异,因为文化差异常常成为学好语言的障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上述种种文化差异必然在各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地理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因其所特有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汉两个民族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0.
哈尼/阿卡族①是我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尚书禹贡》记西南民族有"和夷",这虽不是某一民族的专称,但无疑包括有"哈尼"的先民。自"和夷"一词出现后,哈尼族自北而南的迁徙路线便清晰可寻。[1]1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中国云南省南部红河中上游与湄公河上游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少部分迁徙到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和泰缅边境地区。文章不仅阐释了国内外哈尼/阿卡族的历史族称,而且揭示了历史迁徙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居住于云南省孟连县的尖头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这个支系女性的头饰随年龄、身份的改变而呈现很大的不同,女性一生历经5套头饰。其头饰体现出独特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是其民族创造力和居住地生态环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居住在泰国境内的阿卡人,与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哈尼族是同源共祖的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们除了从事传统农耕,也在寻求其他就业途径。从阿卡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可以解读其非农就业途径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3.
江城县龙富村位于云南省中、老、越三国交界处,这个哈尼族村落在近20年时间经历了橡胶种植、边境管理、基督教等带来的剧烈文化变迁。时间民俗的变化触及了这个哈尼族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民俗学时间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揭示了龙富村的时间观念、时间制度、生活节奏如何作用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调适。在稻作生计模式向橡胶种植转型的过程中,时间民俗文化经历了瓦解、失忆、并置与涵化的过程。跨境族群和生计改变的特殊现实,迫使龙富村哈尼族的岁时节日、历史记忆、生活作息形成一张新的民俗时间表,也透露出哈尼族村落文化变迁的内在时间机制。  相似文献   

14.
苏桃芳 《海外英语》2012,(11):283-286
Every nation has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special expression style and content,which is national features.Cross-culture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is possible,of which difference is an obstacle for communication.China and English--using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which are big difference for looking at world,the thinking and behavior style toward things.With the ever-accelerating pace of China’ s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ross-border communication growing,Western etiquett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increasingly revealed.this difference can not be ignored,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etiquette,which do not get the perfect blend of these etiquette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5.
哈尼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居住于滇南地区。鱼作为水生动物,在这一内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却有着久远的神话形象意义。而在岛国日本,在其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鱼文化。该文拟从宗教神话及日常生活民俗等方面整理一下这两个民族关于鱼的文化,并试图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对民族地区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滇南哈尼族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冲击、影响和交融,哈尼族语言文字的使用面临新的困境。网络传播所具有优势和特点,为哈尼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依据,每个国家都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道德教育功能,以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稳定。研究不同国家如何利用本国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对于加强和促进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尝试对几个典型的国家利用其传统文化资源对本国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比较和分析,从而启发并探索加强和促进我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分化与融合总是伴随着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哈尼族的形成就是民族分化与融合的结果。哈尼族先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氐羌系统民族中逐渐分化为"氐"、"昆明"、"叟"、"和蛮"、"和泥",并在内部分化成"和泥"、"哈尼"、"豪尼"、"雅尼"等不同群体;同时,也有其他民族群体不断融合到哈尼族先民的群体中,最终分化与融合而成如今的"哈尼族"。如今的"哈尼族"依然发生着分化与融合,不仅分化成不同的支系,在支系内部进一步分化成更小的支系、胞族、家族等,同时也有其他民族融合到"哈尼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