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用量1.75g,反应物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1:2,苹甲酯的收率为89.7%。  相似文献   

2.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用量1.75g,反应物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1:2,苹甲酯的收率为89.7%。  相似文献   

3.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催化合成苹果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O2-SO4^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催化剂的用量1.75g,反应物摩尔比1:2。  相似文献   

4.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用量1.75g,反应物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12,苹甲酯的收率为89.7%.  相似文献   

5.
以固体超强酸Fe3O3-SO24-为催化剂合成了苹果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催化剂的用量1.75g,反应物摩尔比12.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超强酸 Fe2 O3 —SO2 -4为催化剂合成苹果酯 ,考察了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合成苹果酯的最佳条件为 :乙酰乙酸乙酯的用量在 0 .1 mol的情况下 ,用固体超强酸 Fe2 O3 —SO2 -4为催化剂 ,催化剂的活化温度 5 0 0℃ ,用量 1 .75 g,反应物乙酰乙酸乙酯与乙二醇的摩尔比 1∶ 2 ,苹甲酯的收率为 89.7%。  相似文献   

7.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催化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经济,反应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实验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的用量0.2mol,催化剂的用量1.25g,反应物摩尔比1:1.2,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8.
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催化效率高,后处理方便、经济,反应工艺简单,不腐蚀设备.实验结果表明,以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条件为乙酸的用量0.2 nol,催化剂的用量1.25g,反应物摩尔比11.2,反应时间3 h.  相似文献   

9.
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己二酸和辛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二辛酯的过程中,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对收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己二酸的用量在0.1 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42-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催化剂用量1.5 g,醇酸比31,反应时间2.5 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达85%.  相似文献   

10.
固体超强酸Fe2O3—SO^2—4催化合成己二酸二辛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为催化剂、己二酸和辛醇为原料合成己二酸二辛酯的过程中,催化剂的活化温度、催化剂的用量、醇酸比、反应时间对收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己二酸的用量在0.1mol的情况下,用固体超强酸Fe2O3-SO^2-4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活化温度500℃,催化剂用量1.5g,醇酸比3:1,反应时间2.5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达85%。  相似文献   

11.
腐殖酸对钴、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酸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乙酸酐和2-羟基苯甲酸为原料,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清洁合成工艺,考察了影响合成反应的诸多因素。最佳工艺条件是:物质的量n的比为n(2-羟基苯甲酸)∶n(乙酸酐)∶n(对甲基苯磺酸)=1.0∶2.0∶0.025,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60min,2-乙酰氧基苯甲酸的收率为88.35%。该工艺具有原料价廉易得、不腐蚀设备和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可实现清洁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2O8^2-/ZrO2-SnO2,研究了SnO2的最佳添加量,并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的反应,考查了最佳反应条件.SnO2的最佳添加量为2.0%,最佳反应条件为0.10mol己酸使用1.0g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醇酸摩尔比2.0,反应时间为2.5h,己酸的酯化率可达96%以上,而且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晶型纳米TiO2制备出了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在不同摩尔浓度的H2SO4溶液、不同焙烧温度、不同浸泡时间及不同浸渍液时,酸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用锐钛型纳米TiO2、以H2SO4溶液浸泡、在450℃焙烧所制备的固体超强酸的酸强度大,其H0≤-14.5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萘酸—6—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布克尔反应(Bucherer reaction)筛选出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提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其产品收率高达90%以上.对于产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出了新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H2O2在光/暗调节的花粉萌发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1)紫荆花粉萌发最适硼酸浓度为25μg/mL;(2)暗能抑制紫荆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3)在一定浓度(0-200μmol/L)范围内,H2O2能促进暗抑制的花粉萌发;(4)抗坏血酸(Vc)能够逆转H2O2对暗抑制花粉萌发的促进效应;(5)然而在一定浓度(0—200μmol/L)范围内,H2O2不能促进暗抑制的花粉管伸长生长.实验结果表明:H2O2作为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可能促进暗抑制花粉萌发,但对暗抑制的花粉管伸长生长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首次将稀土元素镧改性并以HZSM-5分子筛担载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HZSM-5(SZLH),用于合成原油降凝剂单体甲基丙烯酸高级酯。合成了3种甲基丙烯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醇酸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6%以上。酯化产物经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甲基丙烯酸高级酯,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以2-氯烟酸、硫脲为原料,合成了2-巯基烟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量子化学Gaussian 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水平,对化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Pr3+ from hydrochloric medium using mixture of 2-ethylhexyl phosphonic acid mono-2-ethylhexyl ester (P507, HL) and 8-Hydroxyquinoline (HQ) in heptane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equilibrium of aqueous acidity on extraction of Pr3+ was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extractant concentraction, different diluents, equilibrium time and acetate ion concentration on extraction reaction were also studied. With a method of double-logarithmic slope,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species on 2-ethylhexyl phosphonic acid mono-2-ethylhexyl ester and 8-Hydroxyquinolinc was deriv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system not only overcomes emulsification of 8-Hydroxyquinoline, but also shows perfect capacity of synergistic extraction. The largest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factor can be calculated to be 5.49 at pH 3.6 for Pr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