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对英国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戏剧创作.那是英国自莎士比亚之后最瑰丽灿烂的一块宝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为当时的剧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盖茨比追求"美国梦"的幻灭,是一个美国悲剧的典型代表.其继承的是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美国梦",而超越则通过忧患与死亡来展现.  相似文献   

3.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揭示了美国20世纪人们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失败.小说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于上流社会,但进入上流社会后,他反而更加痛苦、精神更空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这是杰克·伦敦思想的真实写照,他以同样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马丁的人生悲剧也是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4.
"超人"是一个特殊的语汇,就杰克·伦敦而言,在其思想倾句和作品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因为两者的结局都具有"悲剧性"的因素,文章试图从"超人的悲剧"这一特殊的角度,透视、分析作家和其艺术创作中的丰富内函.  相似文献   

5.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迷惘的一代"文学又体现出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通过对欧内司特·海明威生平和作品的分析,揭示出"迷惘的一代"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起《汤姆·索耶历险记》或者《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人们大多知道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杰作。但若议论《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不少人会面面相觑,谈不出什么名堂来。作为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之一,发表于1894年的《傻瓜威尔逊的悲剧》确实没有在文学评论界里获得应有的重视。罗伯特·罗兰特1971年推出了《马克·吐温的傻瓜威尔逊:发展和构思》。即使在这部专著里;作者对《傻瓜威尔逊的悲剧》一书的评论也欠公允。罗兰特断言:“洛克茜和假汤姆的悲剧情节和傻瓜威尔逊的闹剧情节大相径庭。绝大多数读者认为该书缺少可以把这些  相似文献   

7.
<年轻人古德曼·布朗>中布朗的林中之旅即其"心路历程"的成长过程,暗喻了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抗争,信仰坚定,只要"内在世界一旦净化,外在世界游荡着的许多罪恶都会自行消失".布朗的悲剧在于他的动摇与软弱.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对新时期新形式下农村高中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妨用"生命·尊重"民主·平等"关爱·激励"表率·博学"开拓·创新"二十个字概括.  相似文献   

9.
<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历险故事姊妹篇".该文对比了两部历险记,认为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其实是一个人物的两个侧面,即作者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塑造.这两个人物是"合二为一"的,由此也能发掘出两部小说的主题思想存在着从"自度"到"度他"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蘩漪"原始野性"的形象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德·波娃的理论,分析了《雷雨》中典型形象蘩漪的心路历程,揭示了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作家塑造的女性蘩漪,“有更原始一点的野性,也最具有“雷雨性格,在她身上,闪耀着反叛性的光辉。从中也可以看出,作家曹禺以原始的生命之感,唱出了心灵之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意图、妇女观、悲剧艺术的需要及三个方面的关系的基础上,论证哈代悲剧小说中女主人公遭受不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略) ·教学重点、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家庭生活,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其作品《路漫漫,夜茫茫》所揭示的一幕现代家庭悲剧。  相似文献   

14.
中师地理教学的"五环三扣"法的"五环"是指中师地理教学的五个环节,即"预习·思考·提问·精讲·训练"等五个环节,"三扣"是指中师地理教学过程始终要扣紧"课文·插图·练习".它们是中师地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表达了他对现代人内在世界、复杂心理和悲剧命运的探索.奥尼尔认为命运的神秘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属性,莱维尼亚可以说是现代人悲剧命运的抽象化身.其悲剧源于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为两种纯粹价值的矛盾,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6.
分析杰克·伦敦的《海狼》《马丁·伊登》两部小说中的超人式人物,以及作家本人奋斗和悲剧中的超人色彩。  相似文献   

17.
安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人公。她的爱情悲剧具有社会的和自身的原因。安娜生活在俄国社会变更动荡的时代,她不为上流社会的虚伪所容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安娜本身纯洁、真挚、善良是她走上悲剧道路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圣经·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但是具有天然的和从古希腊悲剧中继承来的悲剧成分.<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在命运、神、人的关系上,既有着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对于智慧的不同理解.<约伯记>与古希腊悲剧对于悲剧苦难的体现与认识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二·九"精神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当代大学生承传"一二·九"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付诸于实际行动,是对"一二·九"运动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0.
t从礼乐观侧盆点的转移,汉代的社会吸 治···“··“·““·”·“··“···“··““·”“·…黄朴民(7·19)景布例苗后西汉请侯王的社会生活与社 会心态“·“·.’····“.·“”····”··“..一”巴新生(7·21)汉代后妃的历史作用····”·“”····”一…卞直甫《1 06)从《汉志》和《隋志》.先店学木流变…徐健(9·2)金城公主与汉截关系“····“·”····“一崔明德(8·2)关于张谈的评价问题“·“·“一“····一“魏隽如(1 2 .2)衰康浪和他的悲剧“·“·”·“一胡亚炜龙天民(9·6)清朝政策比南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