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第二学段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如何让词语教学充满灵性呢?一、借助表演,感悟词义教学《金子》时,我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一、二自然段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写下来。结果学生自读课文后写出以下词语:“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通过朗读,在基本理解词语意思的基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联系上下文透过词语体会内心等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3.读课文,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教学过程:第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讲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体会怎样写清楚一段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重点理解 1- 12自然段。   2.了解“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   3.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读准“苞蕾、苔藓、菜畦”等词语;理解并积累两句谚语;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找出文章中心句,借助提纲式作业,知道围绕中心意思,可以按一定标准从不同方面进行表达。3.借助图表式作业,体会第2~4自然段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了解“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例〕  教学目标 :   1 结合课文 ,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学习罗丹做事专注、投入的精神。   2 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 ,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学会生字新词 ,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理解结尾一段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引入 ,明确目标。   1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 ?课文围绕“全神贯注”写了一件什么事 ?   2 了解并说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幻灯…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七册教材《全神贯注》一课,其教学的重点:一是理解最能表现主人公全神贯注的有关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三是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的这三个重点,前两个是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主要是理解、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教学这一重点,应首先明确: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段”等阅读基本功。教学时,应让学生运用这些学过的“基本功”比较独立地理解本课的重点句段,教师只在个别地方给予必要的指导,力求让学生自悟自得,使他们在经常不断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功中,…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会写“灌溉”一词;3.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4.初步掌握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入角色读好对话;6.感受文章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8.
[练习]用上下列词语,说一段话。无意中看见眼睛猛地一亮为什么不[要求]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眼睛猛地一亮”“为什么不……”等词句的意思,并有条理地讲述课文第4节的内容。2.能自选内容,运用学过的词语,有条理地说一段话。[指导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加字、漏字。2.凭借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选择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聚精会神、大雨如注、滂沱大雨、纤弱。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做到会读会写。认识多音字:散。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重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阅读,以凸显语言训练作为教学重点。以读为主线,读中思,读中悟。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意思。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3.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教学难、重点1.理解“全神贯注”的含义。2.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备课预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文的生字,能联系课文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语文第十一册的总复习,既要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又要注意与前十册的联系,力求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作准备。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巩固汉语拼音。2.掌握本册的127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3.能够理解和说、写比较复杂的句子。4.初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在说、写一段话时做到条理清楚,阅读一段话时能抓住主要意思。5.复心巩固学过的常用标点,学习使用分号。复习建议1.复习汉语拼音主要是帮助正音和学习普通话。2.掌握词语,重点在理解和运用。本册有许多词语训练,同义…  相似文献   

15.
《我家还缺啥》教学设计福州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陈相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全文,然后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3.质疑问难。4.思考课后的3道思考题。二、细读课文,深入理...  相似文献   

16.
理解词语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是中年段词语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一、认知领域  1.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5个生字,理解4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3个方位词“底下”、“下面”、“旁边”的意义。  2.理解课文,明白一只白鹤找到了鱼而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从而初步理解“遇事多动脑筋,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的道理。  3.结合课文插图和有关段落教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全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使听、说、读、写能力协同发展。  二、非认知领域  1.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8个生字 ,1 2个生词。2 .能联系课文理解“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的意思 ,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句意。3.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3、4节。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 (2— 4节 )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的 ,运用多媒体演示、朗读训练、讲解等方法再现圆明园景观 ,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激发学生情感。教学准备 :1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2 .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文字简洁,条理清楚。本文可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并熟读成诵。在熟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安然无恙”、“问世”等词语;在熟读中领悟“不是……而是……”、“即使…… 仍然……”、“尽管……还是……”等关联词语表示的复句关系,以及这些关联词语的使用方法。 (点评:这个教学目的具体明确地提出了读课文的要求。从中不难看出,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  相似文献   

20.
(教例)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生率组成的词语;能区别近义词“很多”和“大多”。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3.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了解每句话之间是有联系的,知道几句话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理解“俭朴”的意思;在语境中区别“大多”和“很多”的意思;理解第4段中毛主席的话。教学时间:3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补丁则、朋友,你们见过补丁的衣服吗?什么是补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