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心理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之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干扰或阻碍性的,称之为"负迁移".中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知识的负迁移,给教学带来很大影响,造成学生汉式英语不断漫延,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引起教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称“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有利的,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干扰或阻碍性的,则称之为“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知  相似文献   

3.
<正>迁移是指已学过的知识在新的知识环境中的应用。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孤立的彼此互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如果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则称之为正迁移;如果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干扰另一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则称之为负迁移。显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关键就是要促进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干扰。一、迁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有趣的故  相似文献   

4.
学生已学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迁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学生在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负迁移对学习概念和  相似文献   

5.
学生已学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迁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学生在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负迁移对学习概念和培养能力有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迁移有正负两种: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迁移规律运用恰当,就能使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效应叫正迁移效应;如果迁移规律运用不当,就会使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这种效应叫负迁移效应。在教学中每当遇到某两种知识在外形上十分相似而其本质却相异时,如果稍不注意,则其迁移效应往往是负的。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则称“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负迁移,给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应自觉地发展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引起负迁移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一、本族语的干扰  初中生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都经过一段正规的汉语学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汉语知识的经验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负”与“正” ,是指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负迁移与正迁移。迁移是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正迁移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和作用。而负迁移则相反 ,它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干扰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消极与不利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 ,其系统性和连贯性都很强。通过认识上的正迁移学生能较容易地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但在学习中如果经常出现负迁移 ,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难以…  相似文献   

9.
负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有两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负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负迁移。引起负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正>迁移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理论问题.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景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迁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研究教学中的负迁移及其发生原因,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的形成的重要环节。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经验对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的影响。一般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即助长性迁移,表现为一种动作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动作技能的掌握;负迁移即抑制性的迁移,表现为一种动作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动作技能的掌握。在田径运动中,动作技能相互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迁移和干扰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着运动技能掌握的进程。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总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栽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消极的妨碍作用,是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另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正迁移或只有负迁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迁移规律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已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上把已有经验对新课题的影响叫做“迁移”。如果已有的经验能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又叫“助长性迁移”或“熟练迁移”);相反,如果已有的经验阻挠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是负迁移(又叫“抑制性迁移”或“熟练干扰”).迁移在学习新知、运用新知的过程中作用很大。正迁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负迁移则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克服熟练干扰呢?一、吃透“两头”,弄清迁移成因。迁移的形成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学习对象(主要是教材知识)内部的共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5.
陈正璋 《福建教育》2006,(12A):53-5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对于他所要认识、获得新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即”认知迁移“。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个体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的认识产生积极推进作用。有利于促进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干扰着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它对个体认识新知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小学生科学学科学习中,诱发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因素与教学对策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6.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指先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些知识和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于新的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促进以后学习的称之为“正迁移”,妨碍或干扰以后学习的称之为“负迁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上不断产生“正迁移”。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负迁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产生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各学科之间或同一学科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关系到学习效果,因此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成为学习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心里学家称之为“学习的迁移”。 迁移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两方面作用,促进新的学习的称为正迁移。反之,为负迁移。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好迁移规律,帮助学生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抑制负迁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会骑摩托车的人很快学会开小汽车;英语学得好的人,学习其他语言的能力也会很强等等。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一般来说,学习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但迁移不仅表现为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而且表现为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另外,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迁移过程;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所谓正迁移就是一种促进性迁移、助长性迁移,即一个人在掌握一种知识、技能后促进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所谓负迁移就是一种干扰性迁移,即一个人掌握了某种知识、技能后,却干扰他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或误导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一、迁移的概念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故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点,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同反应时,迁移效果往往是正的;当新旧知识技能相同或相似,又要求学生作出相反的反应时,则迁移效果往往是负的。小学生的思维狭隘,易产生思维定势,也易造成负迁移。因此,教师应该掌握迁移的规律,充分运用正迁移的作用,尽可能避免负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