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内涵美国教育家哈钦斯在1968年所著的《学习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学习化社会思想,他以“余暇社会的到来”为背景,在对以往的教育进行批判性研究后,系统地描述了人类在20世纪末可能实现的新的教育和社会,他称之为学习社会(又称学习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方法的系统  “学习方法”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 2 0世纪下半叶的教育理论非常鲜明而且有力地指出教育研究已从探讨怎样教的重点转移到怎样学的重点 ,美国科勒斯涅克在《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一书中说 ,人们应当把教学看作是引导、指导或促进别人学习的过程。 1972年 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两个基本观念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因此 ,“学习”成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词。科勒斯涅克说过 :学习就是变化 ,变化就是生活 ,学习…  相似文献   

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1994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政治、经济》科目中基本概念、理论与课题学习的结合 在面向21世纪的新的课程构想中,日本高中公民科中的《政治、经济》科目采用了“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的诸课题”等三个板块的结构,突出了社会科学习中的课题探究。在学习有关政治、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课题学习,其基本结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台湾终身学习推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学习近些年来受到了台湾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台湾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在1996年提出的教育改革五大方向中,就有一条是“建立学习化社会”,并将1998年定为“终身学习年”。台湾有关方面认为台湾21世纪将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并发表了《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  相似文献   

6.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成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三个基本概念。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19次全体会议,在所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发展的报告》中,明确地把终身学习的概念与终身教育并列。1994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强调了终身学习对教育、政府和社会的影响,认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萃     
<正> 吴遵民在《上海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发表《走出“学习化社会”的理解误区——兼论哈钦斯“学习社会”思想的本质与特征》一文,指出了“学习社会”的科学内涵。哈钦斯最初对美国社会推崇并热衷于“机器技术文明”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教育观组以了尖锐  相似文献   

8.
一、“宽松教育”开始转轨 2008年2月1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与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相比,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最大的变化是。基本舍弃了旧要领中“宽松教育”的概念,改为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学力,规定要在中小学加强语言、数理、外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等科目的教育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已有多年了,现在回过头总结这项工作,我们认为,提“继续学习”比“继续教育”好。1999年1月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建立和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提法为“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1999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明确要求。其实,早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就提出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宣言;1996年,该组织的另一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鲜明地…  相似文献   

10.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社会性领域的基本要求。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通过体验来学习。是社会性领域的主要学习特点,对行为规则的学习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终身教育过渡到了终身学习阶段,在亚洲最先倡导“构建学习化社会”,提出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何人都可以自由进行学习”的终身学习口号。1988年,日本就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局。1990年,日本内阁通过了由文部省提出的《终身学习振兴法案》,同年,由国会通过了《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即《终身学习振兴法》,并同时在文部省设立了终身学习审议会。日本人把“终身学习社会”定义为:“一个社会的人们能在他(她)一生中任何时候自由选择各种学习机会,这类学习的成果得到正确的评价和承认。”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提出,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我校领导班子在学习《纲要》内容、领会《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区教委提出的“三个聚焦”,进一步明确了完成基本任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进行数学探究,在探究中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充实并发展学生的经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从“经验”到“基本活动经验”的尝试与探索。一、借助生活经验,使经验由现实转为数学  相似文献   

14.
【条文摘录】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学习体会】完成国家“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要从中小学抓起,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习惯。要认真贯彻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我国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除个别学科外,均明确提出进行“探究式教与学”的要求。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在基本理念中提出“鼓励探究式学习”。 目前,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各科标准仍未在全国铺开,但可以确定探究式教与学必然是突出的重点。 一、“探究式教与学”在人文科学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倡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为此,两年多来我有意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拓展学习”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近出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与我们熟知的“双基”并列,这是数学教育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进展,说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作为数学课程和教学的核心概念提出,其地位和重要性被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将该课程的性质定位在公民教育上。据此,本文重点剖析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理应明确的基本理念和任务。提出了“学习和领会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的行动能力”、“满足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四大理念,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具体的课程内容,将其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丁伟  陈晗凝 《广西教育》2009,(27):32-34
20世纪30年代,中华书局首次出版普通语言类《基本英语丛书》,拉开社会“基本英语”教育的序幕,出版了专业语言类《基本英语文库》,推进社会“基本英语”教育。同时,通过无线电播音教授,出版与之配套的《基本英语课本》,制作“基本英语”唱片,出版《基本英语留声片课本》,进一步推广社会“基本英语”教育。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中,“双基”被发展为“四基”,这有深刻的意义。“四基”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怎样把握新增加的“两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更是在学习《课标》中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限于篇幅,本文着重谈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