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2012—2014年文化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R&D活动数据,构建中国文化制造业R&D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BC-DEA模型和SE-DEA模型对各细分行业的R&D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制造业整体效率水平较高,但没有达到最佳状态;3年内R&D效率小幅波动上升,部分行业波动幅度较大;不同行业之间效率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效率较低的行业,R&D规模特别是R&D经费投入上有待提高。为此,应当做到: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优化R&D资源投入配置;提高R&D人员综合素质,完善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推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高校R&D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DEA模型对中国31个地区的高校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58.1%的地区高校R&D效率非DEA有效,整体上中国高校R&D的规模收益未达到规模收益的最适阶段。建议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加、减少或重新配置R&D资源,以提升中国各地区高校提高R&D效率。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各省(市、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程度,将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划分为四个类别。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划分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四类省(市、区)间的"高等学校R&D经费支出"、"从事R&D活动的人员数及投入时间"、"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数(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差异。国家应继续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第二、第三地区的高等学校政府应加大R&D投入;第三、第四类省份,除了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和增加高等学校的R&D投入外,还要调动从事R&D活动人员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义务教育投入的二元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历年数据,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来衡量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旨在研究1996年至2002年全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及发展趋势;2002年各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2002年各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以及各地区城镇、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本研究最终揭示了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在城乡和各地区之间都有很突出的二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究2001~2013年安徽省高校R&D投入、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量、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数和高校发表学术论文数的数据发现:安徽省高校R&D投入与安徽省高校出版科技著作数量、高校发明专利申请数和高校发表学术论文数分别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安徽省高校R&D投入能促进高校科技产出;但是安徽省高校R&D投入对三者的影响程度有差异,高校R&D投入对发明专利授权数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对高校发表学术论文数的促进作用非常微弱。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基于山西省1995-2011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山西省经济增长与R&D经费支出、财政科技拨款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尽管山西省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是经济增长变动导致了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变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的增加不是山西省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科技投入不是推动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山西省科技投入强度偏低、R&D支出结构不合理、R&D活动产出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从《洛桑报告》、R&D/GDP的相关指标看,我国企业科技竞争力水平低下,总体创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在于政府R&D投入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薄弱,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R&D人才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R&D投入模式,协调产学研合作关系,发展企业R&D中心,健全R&D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8.
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我国高校2000-2015年的科技创新数据进行的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用于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和产出效率都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设施要素主要有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性经费投入、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  相似文献   

9.
该文选取湖南18个主要产业园区资本、劳动、R&D经费支出为投入要素,应用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及各要素冗余。按照R&D投入强度分类,测度不同R&D投入强度园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报酬、R&D投入要素冗余情况,分析R&D投入对园区技术效率影响并寻找提升园区技术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强度与产业园区产出技术效率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D投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有明显的冗余。  相似文献   

10.
根据内蒙古2001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内蒙古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和R&D经费内部支出对内蒙古的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作用,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在R&D活动的三大主要执行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中,科研机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根据以上结论对内蒙古今后的科技投入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