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13例严重颅脑损伤后脑积水,12例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效果良好,讨论和分析了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机理并提出CT扫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认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病情无明显好转而又排除了颅内复发性、迟发性或遗留性血肿情况下,就应想到有脑积水的可能。应做CT扫描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为脑动脉瘤破裂、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较少见的原因有各种血液病、脑膜炎、脑肿瘤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因出血破入脑室内或穿破皮层而至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本院神经内科自1979年至1985年的7年期间,共收治了50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占本院同期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114例总数的38.5%。说明老年人患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非罕见的疾病,本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本文提出50岁以上的病例作一临床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3.
报告57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21%,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大多数病人为车祸致伤,伤后立即持续昏迷,CT显示无占位效应的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以及脑室、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改变。本文结合文献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脑基底动脉环的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或动脉硬化,损害破裂后,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疾病。1 临床表现1.1 该病患者多为青年及老年人1.2 起病急骤,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无先兆,突然起病。少数患者在动脉瘤破裂之前出现头痛,头晕、复视,半身麻木,或抽搐等症状。1.3 多数患者出现突然剧烈头痛,数小时头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池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腰大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腰穿组)和大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对照组)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及病程。结果:腰穿组降颅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程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腰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病理及发病机制方面分述了脊髓积水症与脊髓空洞症的本质区别,并从现代影像学的改变方面提出了诊断的不同点。指出脊髓积水症多与环枕畸形台并存在,第四脑室正中孔扩大是发生中央管扩张的主要原因。采用环枕区的减压术、中央管与脑室分流或与蛛网膜下腔分流,可使脊髓积水症的病情缓解或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录:应用MSCT(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正常新生儿的脑室结构和脑容积,为新生儿脑发育状况评价及颅脑疾病诊断提供CT解剖数据.方法:从进行颅脑CT扫描的新生儿中选取43例无异常发现者的CT图像进行测量,首先在CT机上选择测量距离值示标,分别测量侧脑室前角最大距离等7项指标,每个指标均测量三次,取其均值,并计算脑室指数;利用容积测量软件,用等灰度法均匀涂布所选区域,测量脑容积等9项指标.结果:获得正常新生儿脑室结构CT测量指标平均值和新生儿脑容积9项指标的平均值,且左右小脑半球容积及左右侧脑室容积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MSCT可准确可靠地测量正常活体新生儿脑室结构和脑容积,从影像学角度认识正常新生儿颅脑的CT解剖.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颅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的狭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并发症。在SAH病人中30%-70%可出现脑血管痉挛,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损害,是增加病人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SAH导致CVS的机制研究有了一些较新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椎管给药是根据脊椎解剖学特点所设计的一种选择性、区域性治疗措施,特点是将药物注入椎管后有效地提高了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使药物直接参与脑脊液循环,直接作用于脑室内膜,脑底及脑表面的软脑膜,以及走行于脑池及蛛网膜下腔中的颅神经和血管,局  相似文献   

10.
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环境、家庭教育等之外,还与疾病有很大的关联。那么,哪些疾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呢?1、脑积水:正常情况下,胸脊液的生成与吸收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不论是生成过多还是吸收循环受阻,如先天性侧脑室至回脑流出孔闭锁、通路旁生长肿瘤、外伤感染之后形成粘连等情况,都可造成脑积水。脑积水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相当关键。如果病情发展到颅内压增高,使脑实质受压,就会影响其智力发育。本病多数在出生后6个月内出现症状,其中以出生后第一个月发展最快。倘若发现下列情况,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出生后头颅增长迅速或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终池持续引流在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中能否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和颅内高压的发生。方法 :通过对 2 4例SAH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12例 ,除腰终池持续引 3~ 5d ,余常规治疗药物等同。结果 :治疗组无 1例发生脑血管痉挛 (CVS) ,对照组 4例发生CVS。结论 :腰终池持续引流 ,在短时间内将颅内血液引至体外 ,可以迅速解除脑血管痉挛 ,防止蛛网膜粘连 ,缓解颅内压力。  相似文献   

12.
升高:vru增多症、紫势能芥奎,甲状腺功铯减退穰。 降低:V口缺乏瘟、夜盲癌、干眼病,锌臻亳症、阻塞性黄疸、甲收腺功能宛进症、外伤等。 升高:口服V“制荆嚣量。 降低:脚气痛、脑性脚气痛综各症。 升高:口服V镕制荆过量。 降低:vn缺乏瘥、腑瞬细菌争裁减曩、舌燹、口角蔓,鞠囊楚。 升高:慢性粒细胞性匈血嚆、急性肝凝、肝昏迷t真性红翻咆螬多症。 僻低:巨幼红细胞性贫逝、恶憔贫血、V—r2穗龟症。 井赢:口服v。制剥过量。 降低:坏盘褊、v。缺墓症、v c摄八不足等。化验报告解读——小儿维生素检查@戈建军…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 ,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 ,2 0 0 0 .11~ 2 0 0 2 .10月 ,我科共收治了 6 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 ,其中 12例曾经误诊 ,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误诊的 12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6 7岁。全部为住院病人 ,误诊时间为 2~ 5d ,后均由头颅CT见蛛网膜下腔或脑池脑裂内高密度影及腰穿获得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而确诊。1.2 误诊情况 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疼 5例 ,神经症3例 ,高血压 2例 ,椎动脉供血不足 2例。痛性眼肌麻痹 1例。2 误诊类型及原因2 .1 误…  相似文献   

14.
陈炜  陈璇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6):46-47,6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急性发病9例,缓慢性发病6例。发作年龄12-48岁。其主要症状为体位性头痛,神经征以颈项轻度抗抵多见。侧卧位腰穿压力〈70mmH2O,脑脊液分析:除RBC、WBC与蛋白质轻度增多外,其余大多在正常范围。经补液及综合治疗后病情好转,仅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结论:原发性低颅压性头痛主要特点为直立位头痛.经补液及激素治疗有效。本病应警惕硬膜下血肿的发生,并注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80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体征不典型,很容易忽视,预后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更好地认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在护理上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12,(12):74
据2012年7月2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29日报道,西雅图儿童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与巨脑症相关的基因突变,以及与包括癌症、脑积水、癫痫、自闭症、血管畸形和皮肤生长障碍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3个相关基因突变AKT3、PIK3R2和PIK3C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扫描对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37例患者所有病变均位于幕上,表现为颅板下弓形等密度影.单侧病变者32例,双侧病变者5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向健侧或向血肿相对较小的一侧移位,脑沟、裂、池不同程度变浅或消失,侧脑室不同程度变窄、移位.结论:CT扫描能够比较准确的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位置、大小、范围,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脑损伤早期脑微循环和脑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Feeney's脑落体撞击致伤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选用Wistar大鼠,应用内源性过氧化物酶(EPOX)细胞化学示踪微血管。结果:急性脑损伤后2—72小时脑微循环改变的总体特征为“稀”、“细”、“淡”,即伤区及周围血管稀少,管径变细,颜色变淡,提示,脑损伤后早期脑微血管处于高度收缩状态或管腔狭窄、闭塞,血循环减少。结论:脑微循环障碍、脑缺血是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要重视防治脑微循环障碍,纠正脑缺血。  相似文献   

19.
医护信箱     
有人说:宝宝头大,肯定聪明。请问头的大小与孩子的智力成正比么?专家的回答:不一定!为什么呢?小儿头颅的大小和智力没有正比关系,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头围都有正常的范围。新生儿平均为34厘米;1岁时平均45厘米~46厘米:2岁时平均47厘米~48厘米;3岁时平均48厘米~49厘米:6岁时平均49厘米~50厘米。宝宝头围不长或长得过快都是不正常的。头围过小,多见于小头畸形、大脑发育不全、脑萎缩;头围过大往往是脑积水、肿瘤、巨脑症等造成的,两种情况智力均有缺陷。遇到以上情况一定要请医生给以诊断、指导,以防延误病情,给宝宝造成终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重要、最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上以迟发型脑血管痉挛最常见,多发生于出血后4——12天,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笔者对20例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