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评价在教育工作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观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学科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情感、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评价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力来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对学生评价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察.本文在过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四个评价原则下,提出三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为了全面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更新评价理念,把评价引人英语课堂教学,引人教学整体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林星华 《广西教育》2008,(19):78-78
评价问题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以往的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具体表现在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综合能力的考察,过于注重量化,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中小学的考试与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所形成的考试评价制度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又有了很大的差距了。现行的考评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语界对小学语文考试制度进行的改革尝试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但是 ,旧的评价机制、考试制度与课程改革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笔者将其概括为四个“忽视”:一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与选拔功能 ,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二是评价指标单一 ,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主 ,忽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查 ;三是评价方法单一 ,多采用书面形式 ,过于注重量化 ,注重教师的评价 ,忽视作为作业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 ;四是过分注重终结评价 ,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笔者认为 ,…  相似文献   

8.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多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针对这些在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此次课程改革提出:“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9.
学生评价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问题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以往评价过份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具体表现为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综合能力的考察;过于注重量化,过于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同伴、家长等成员对学生的评价未得到重视,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被忽略。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应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评价:学生评价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受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和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学生评价存在过于注重甄别选拔功能、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目标内容偏狭及忽视差异性等问题.发展性学生评价应通过确立全面的评价目标内容、实施多元主体的差异性评价和综合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实现对传统学生评价的超越,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兴林 《湖南教育》2003,(15):41-41
传统音乐教学评价的缺陷传统音乐教学评价重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分关注教学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其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评价方法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忽视了质的评价;评价主体主要是老师,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性。这种评价体系使得评价的教育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与促进功能遭到扭曲,致使许多学生对音乐望而生畏。新的音乐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我认为,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方法、功能、主体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真正实现教学评价功能的转变,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的“三好生”评价制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评价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它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模式机械,方法单一等。这种评价标准与课程改革目标的对立,已经成为课程改革深化的拦路虎,束缚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发展性原则,而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面对新的评价体系的改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都有深刻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5.
黄宙 《教师》2013,(6):95-95
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功能片面,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单一,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别差异;评价过程僵化,过于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机械,重视纸笔测验和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评价方法不够重视。发展性评价因此而生。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评价标准突破了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倾向,淡化了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了区别对待和注重学生纵向发展与进步幅度的评价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只是关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伊始,人们就意识到“现行的评价制度同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和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重视学业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转向过程和发展性。更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趋向多样,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而且.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评价的甄别与奖惩功能,忽视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过分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评价方法比较单一,而缺少新的评价思想和新的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等。我国高校课程评价改革的趋向是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现行学生评价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