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第十册第一单元第一小节“圆的认识”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放在学生学过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这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是相适应的。目的是借助对圆的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  相似文献   

2.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说明:本节课主要教学<圆的认识>,包含了3个知识点的学习:一是圆的概念教学;二是圆的特征教学;三是圆的画法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一】从画圆的角度设计让学生学会画圆是"圆的认识"这节课的一个目标。从画圆的角度来考虑"圆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就是把画圆不仅是作为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更是当做手段,认识圆的特征的手段。这种设计重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强调学生在画圆的活动中思考与认识圆的特征。主要的教学环节如下:第一个环节:用圆  相似文献   

4.
《圆的周长和面积》是高小算术课本第四册《求积》一章里的重点。这节教材包括四项内容:(一)关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二)圆周率的概念,圆的周长的计算法则。(三)圆的面积的计算法则。(四)扇形的认识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其中形成圆周率的概念、求圆面积的法则是教学上的难点。下面谈谈我教这节教材的打算。关于圆的一些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周、圆心、半径、直径,会用工具画圆。教学的第一步,指出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圆形物体,例如,车轮、钟表面,硬币等,从这些大小不等、材料不同的圆形物体,抽出它们的共同特征,使学生初步树立圆的概念。第二步,给学生看从实际物体抽象成的图形,指导学生认识圆,以及圆心、圆周,半径和直径,使学生知道:圆是指圆周所包围的部分,是  相似文献   

5.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 ,学习了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包括了以下教学内容 :1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圆锥的教学 ,因此这节课又是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认识数学的严密性。就本节课来说 ,圆柱体的体积是推导出来的 ,是…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 圆的面积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灵活计算圆的面积和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以及为以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的教学的第一课时。2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的几种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低年级虽然已初步认识了圆 ,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由认识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是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因此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奠定基础。同时 ,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3 教学目…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等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对概念或公式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深化,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瞻前顾后,确定教学重点在教某一内容时,要看到这部分教材前有哪些知识与它关系密切,之后又有哪些内容以它为基础。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节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r=(d/2),在后面圆周长计算和圆面积计算时可以直接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至于单元教材的重点则是求圈的周长和面积。  相似文献   

9.
<正>课前思考“圆与弧的认识”是尺规作图单元教学第一课时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学习圆、使用圆规并认识弧。现行人教版教材把“圆的认识”和“弧的认识”分别安排在六年级和九年级进行学习。为什么要在第一课时就认识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尺规作图内容核心是构造“交点”,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材里,"圆"是平面图形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这节内容笔者教过很多遍,也听过不少相关内容的观摩课。在新课程的洗礼下,笔者反思了一些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布置学生爱做的作业 笔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临下课前,简要作了小结:"圆是一种很美的图形,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由它作为基本图形构成的东西,比如:圆形广场、圆形水池、旋转餐厅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及圆的弧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圆的认识”,应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图,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认识圆是轴对称圆形。但教材中引入的实例,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把和圆混起来。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下述四个问题。一、用实物或实物图引出圆的概念,把圆和圆面区别开。引入圆的概念,应结合教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由教师举出硬币、钟面,车轮等圆形的物体,让学生认识它们的表面是圆形的面。然后再启发学生列举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圆面的例子。这时学生会继续举出钮扣、饼、飞盘…….至此学生初步建立了圆的表象。接着教师又提出:男生玩的铁环、篮球架  相似文献   

14.
【课前思考】圆的认识是一节经典老课,很多名师和新秀对此作过精彩演绎,笔者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也发表过《圆的认识教学对比与反思》的文章。如今,重上这节课,在浏览了各种版本的教材发现,基本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如何在原先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要从研究学生入手。于是笔者在课前对全校3个班125名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初步掌握圆的特征。2.培养学生对于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圆的特征。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源于生活,引入新知(电脑播放录像1:海特花园的生活场景)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比如,我看到了1个长方形的花坛。师:其中,对于圆,我们只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初步认识了一下,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拼组图形(教材第25页~26页),是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节课实际是图形分解与组合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拼摆,加强对学生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在高小算术课本第四册《求积》一章中,《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三节是教学的重点。圆、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部分教材,使学生掌握关于圆、圆柱、圆锥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计算技能,发展空间观念,对他们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都十分必要。现在把我的教学打算写出来,和大家研究。一、圆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节教材引进了有关圆的一些概念,讲述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要求主要是: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圆周、半径、直径,会用工具画圆;2.使学生形成圆周率的概念,掌握它的近似值,知道求圆的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公式,根据已知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根据圆的周长求出圆的直径或半径;3.使学生知  相似文献   

18.
“圆的认识”这一节教材中。圆的概念比较抽象,半径、直径,学生容易混淆。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比较多,例如圆的画法,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等。所以,教师不容易讲好。怎样才能上好课呢?我的体会是:利用演示,化难为易。现按先后次序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及圆的弧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7~78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要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及六年级圆的面积与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可见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但知识和认知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