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瑕的童心     
他,是我外甥。看到这张照片,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那时外甥还小,正是“五岁六岁狗也嫌”的年龄,姐姐很忙,也有点烦他。因母亲喜欢孩子,小外甥便得以在我家长期寄住。有一天,我发现他“鬼鬼祟祟”地走到院子的一个角落,迅速地扒了裤子,小鸡鸡四下“扫射”一通,紧跟着提起裤子便跑。起初我没在意,后来竟在那儿发现一棵鲜嫩的西瓜苗。以后便见他常常“光顾”照看,倒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发现那细细的瓜蔓上缀了几朵小黄花,还招来一两只蜜蜂翩翩起舞呢。后来由于工作太忙,我便无暇顾及此事。然而有一天,姐姐突然提出要接小外甥回家,说他…  相似文献   

2.
许丽 《师道》2005,(8):39-39
一个网友讲了这么个故事:“外甥读小学。某日老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完后,就问,曹冲聪明吗?我外甥回答得很坚决:不聪明!老师很吃惊,就不让他继续发言。按课程继续进行……放学的时候,老师没有忘记我外甥别于他人的回答,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问,为什么曹冲不聪明?我外甥的回答是:他也真笨的。干吗要用石头?人站上去不是很好吗?还不用搬来搬去的!老师当场傻了。”  相似文献   

3.
天涯论坛上有个网友讲了这么个故事“:外甥读小学。某日老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完后,就问,曹冲聪明吗?我外甥回答很坚决:不聪明!老师很吃惊,就不让他继续发言。按课程继续进行……”后来舅舅在和外甥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为什么曹冲不聪明?外甥的回答是:他也真笨的,干吗要用石头?人站上去不是很好吗?还不用搬来搬去的!外甥的答案是多么富有创意啊。我不禁想起了一则《新乌鸦喝水》的寓言。说有三只小乌鸦比赛,看谁先喝到小口径瓶子里的水,其中两只小乌鸦按照老前辈的办法,忙忙碌碌到处拣石子以提高水位,而第三只小乌鸦却独辟…  相似文献   

4.
警长接到巴特夫人打来的报警电话:巴特先生被绑架了。巴特是镇上的首富,拥有百万家产。警长驾车赶到了巴特的乡村别墅。巴特夫人告诉警长:“两个小时以前,我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那人说‘巴特现在还活着,如果你希望巴特继续活着,那么请付给我20万英镑’……接到电话,我才知道巴特被绑架了,那是昨天晚上的事。”警长问:“昨天晚上您在哪儿?”巴特夫人说:“昨天我到姨妈家去了,今天上午才回家,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罪犯没说以什么方式交付赎金吗?”警长问。“他只是让我把20万英镑准备好,什么时候交钱,交到什么地方,他说会再打电话的…  相似文献   

5.
许丽 《教书育人》2005,(12):35-35
天涯论坛上有个网友讲了这么个故事:“外甥读小学。某日老师讲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完后,就问,曹冲聪明吗?我外甥回答很坚决:不聪明!老师很吃惊.就不让他继续发言。按课程继续进行……”后来舅舅在和外甥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为什么曹冲不聪明?外甥的回答是:他也真笨的,干吗要用石头?人站上去不是很好吗?还不用搬来搬去的!  相似文献   

6.
最好的老师     
习惯闷闷吃饭的外甥突然讲起他的老师。外甥郑重告诉我,他认为最好玩的老师是美术老师。我不明白他为什么用“最好玩”这个词语而不是“最好”。“为什么?”“我画了一个储钱罐,是猪。他说我画得像一条萝卜。”外甥很开心地笑了。但在我看来一点趣味也没有,这个美术老师也没有表现出“好玩”的地方。不过外甥对这个细节却记忆的很深。“那你就是画得不像了!”我说。他羞郝一笑。姐姐把他送到补习班学画画,如果说他有什么特长的话,画画勉强算一项吧!我理解他为什么不用“最好”来评价美术老师了,假如听到的是“你画的猪很像啊!”那外甥会何等…  相似文献   

7.
外甥的名字     
外甥还未出世的时候就张罗着起名字了,尤其是姐夫又看书又翻字典的。后来姐说:”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呢。瞎忙活。”姐夫脖子一歪:“准说不知道,儿子,肯定是儿子!我一定给我儿子起个最好的名字,咋说是瞎忙活呢?”姐夫那豪气冲天的样子把姐逗乐了。名字还未起好,外甥就来了。“儿子,我的儿子!”欣喜若狂的姐夫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那几天在路上不管遇见谁,他都笑眯眯地冲人家一笑,一点头,让不认识的人愣半天。外甥从医院回到家,姐夫就更忙了:炖鸡,熬稀饭,洗尿布,还时不时逗逗他的儿子。凡事都亲力亲为,就把起名字的事搁下了。  相似文献   

8.
你在听吗     
有一次,我从院子前经过,看见八岁的小外甥趴在地上,表情认真而又凝重。我很奇怪,问他在干什么。他抬起头说:“舅舅,你听蚂蚁说话的声音!”我笑了笑,说不可能。小外甥认真地说是真的,我笑了笑走了过去,留下满身是土的小外甥。  相似文献   

9.
和小痞子真正恋爱是在高三下半学期。他没时间来看我,我们打很多很多电话。我知道小痞子把吃饭的钱都用来给我打电话,我心疼他,所以骗他说现在学校不允许高三学生带手机,以后我拿公用电话打给他。
  第一个情人节,小痞子快递来一株玫瑰花和一盒阿司匹林。“An aspirn every day,while she is away.”是《玻璃之城》里最浪漫的情节,我对小痞子说过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还最喜欢韵文说:“你要知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爱你。”  相似文献   

10.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09,(10):57-57
把太阳关掉 我的小外甥很喜欢睡觉。有一次,他中午睡觉的时候,阳光照到了他的脸上,他觉得不舒服,大叫道:“把灯关掉!把灯关掉!”告诉他是阳光后,他又不耐烦地叫道:“把太阳关掉!把太阳关掉!”  相似文献   

11.
老张其人     
一个天气晴朗的下午,市委“关于全体在编民办教师转正”的红头文件姗姗来到我们村小。“老张要是还活着,不定多高兴呢!”一句话,使大家的情绪沉了下去。老张在我读一年级时就是民办教师,到我师范毕了业结婚生子孩子又读一年级了,他还是民办教师。老张干了35年民办,同年龄的公办教师早就退休了,可他不能退———事实上民办也没退休这一说,他们得等转正。民办等转正,就像等一个老是说话不算数的情人,等得心惊肉跳如履薄冰。老张的口号是生命不息,等待不止。由此,他的“听电话癖”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校长室电话铃一响,他若没课,必弹簧般跳起,垂…  相似文献   

12.
记得外甥牙牙学语的时候,我第一次让他叫“舅”,他就说“叫舅”。——他还让我叫他“舅”哩!但是不出一个星期,再让他称呼我的时候,他就懂得叫我“舅”,而不对我说“叫舅”了。由此,我想到语文学习的先学后理原理。 外甥学会叫“舅”,需要把舅舅的指令“叫舅”与自己吸收的其他紧密相关的语言材料,比如“叫爸爸”“叫妈妈”比照分析,才明确了“叫”和“舅”  相似文献   

13.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无论过去他是否爱过后来却忘了,又或者是否是从未爱过。当你无法成为他心里的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心便不会记得你。虽然他知道你还深爱着他,但他宁可选择装作不知道。当他不爱你的时候,请不要在你不开心,或者是遇到麻烦而彷徨的时候去打搅他。也许他会在接到你的电话的时候,淡淡地安慰你几句,却也仅此而已。也许你会再想要一点什么,于是说:“我们见面吧。”而他肯定心有烦躁了。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爱,你的人,就会显得廉价许多。你占了下风。他会说:“好,不过我现在有点事情。晚点的时候你再给我电话吧。或者我给你电话也可以。”而你这时千万不要当真,他只是找了个不是很高明的理由来搪塞你。请,不要真的去等,不要骗自己。  相似文献   

14.
幽默公园     
懒小孩儿子:爸爸的袜子您在洗,我的袜子比他的还小,为什么您不洗小的而洗大的?妈妈:爸爸工作忙,你也该自己做点事了。儿子很快洗好袜子。妈妈:你没洗净,应该这样洗.......儿子:这次洗净了,下次您洗什么呢?乌龟我有一个小外甥。一次,他从医院看病回来后,一直带着哭腔说:“我要变  相似文献   

15.
李杉杉 《学前教育》2023,(10):20-21
<正>杨扬两三岁左右的时候特别喜欢在家抢着干家务活,我做什么,他不管能不能干也要跟着干。看见我在擦桌子,他就会抢着拿桌布,还会学着我的样子拿起来就擦,手小没拿住,就会把东西摔了。我墩地,他就会跑过来抢墩布,如果不让他拿,他就会急得直喊。杨扬发音比较晚,小班的时候有些字的音还发不准确,那个时候他的语言表达还比较简单,一着急就又摇头又哭,嘴里不停地说“我墩墩”,手上还不停地做着墩地的动作,伸着手要去拿墩布,可以看出他很着急。  相似文献   

16.
“丁零零……”随着清脆的铃声,我信步走进教室,“Class begins.”开始了我的一节英语课。今天的教学内容是“Robots will doevery thing”。我在导入新课之后领学生读单词“robots”。在读的时候,我总是听到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读“肉包子”,是滕贵帅!一个每节课都出状况,让我头疼的孩子。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屡次违反纪律,不是与同桌打架,就是摆弄小玩具,或者在同学们一起回答问题的时候尖叫。只要一批评他,他马上就承认错误,可过后照犯不误。表扬,我用过;批评,也用过,效果都是暂时性的。我对他真有些无可奈…  相似文献   

17.
“偷读”记     
要说起本人的“偷读”经历,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提醒我,书分好坏,只能读“好书”,而不能读“坏书”.可我一直都是“兼容并蓄”,并且内心里还更偏向他们所说的“坏书”.于是,我和父母之间,就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时候,家中的小人书、漫画书等“坏书”,都被我爸藏了起来,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问他呢,他也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父亲.他出生在浙江的农村.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他就考上了大学,是那个时代中国主旋律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我爸40岁的时候,我出生了. 按理来说,他中年得子,一定会溺爱我的.可是,不!记得小时候,他经常“慈爱”地把我叫到身边:“马丁,过来.知道什么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吗?站好了!瞧你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成天油嘴滑舌,数学成绩还没我当年的一半好!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呢?你哪点像我?” 我父亲对我的评价很“高”:一个吃不起苦、扛不起事,没有继承他优点的“小混蛋”.  相似文献   

19.
旦旦是我的小外甥,今年14岁,在北京的一所重点学校读书。 今年旦旦过生日,我没像每年一样给他买“惊喜”——我把不准什么具体物件能让他惊喜。我问他:“你想要什么?”他眨眨眼睛说:“小姨,你觉得如果我给斯皮尔伯格写一封信,告诉他我爱死了他的电影,你说,他会给我回信吗?”我当时立即想起了一个故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马上就给旦旦讲了。  相似文献   

20.
果同学不能像每个中国孩子一样流利地读中文和写中文,是我心里永远的一个痛。 他小的时候,我是他的第一个中文老师。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而他一碰到中文就很“弱智”,我忍不住就要骂起来。果同学总是不解地看着我,问,妈妈我做错了什么?当然.他什么也没做错。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本来就不应该是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