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声拟态词不仅在结构、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规律.并且在其看似纷繁复杂的发音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从横光利一的最后一部新感觉主义小说《上海》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的元音和辅音两方面着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的拟声拟态词进行考察,初步探讨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内在发音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能够表达自然界和人的声音及样态的词汇。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日语的主要特征词汇之一。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而言,拟声拟态词的学习也是难点之一。追其原因,是因为在中国的日语教育中并不重视拟声拟态词的教学的缘故。本论文以日语精读教材《新编日语》为对象,主要围绕着教材中拟声拟态词的实际情况及编撰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期对我国日语教材的编写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数量极多,且分布广泛,是日语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汇,如何翻译拟声拟态词很有研究价值。该文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三个汉语译本中筛选出典型例句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语翻译方法。同时还将对翻译日语拟声拟态词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莹 《华章》2011,(35)
日语的感情表达方式是极其丰富的,除去最能代表感情词汇的形容词形容动词以外,日语中还存在大量的拟声拟态词,这些拟声拟态词由于数量之多表达意义之广泛,给学习者带来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通过笔者自身的一些学习经验,从中日拟声拟态词的比较中,总结出一些学习方法,希望对广大的日语学习者与爱好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所占比例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特征,因其生动形象的修饰特点在日语中被广泛使用。从形态、意义、用法等各方面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使学习者对日语拟声拟态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日本童话作家宫泽贤治被称为拟声拟态词的达人。他作品中的拟声拟态词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由于拟声拟态词在汉语和日语中的种类和词性上无法做到完全对等,造成了翻译的困难。本文以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为研究对象,以周龙梅的中文译本为例,将作品中出现的拟声拟态词与译文进行对照分析,探讨翻译拟声拟态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周伟 《考试周刊》2014,(27):69-70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作为日语词汇的一个分类,由于形象性及具体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动词化类型及特点做了概略的总结归纳,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姚维 《考试周刊》2010,(28):111-112
日语的拟声拟态词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出现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更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报纸标题、广告、商品名等各种场合。但是,在日语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拟声拟态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却是一大难题。我在日语教学中发现,当学生接触到生动鲜活的日语视听资料或其他读物时.对其中大量涌现的拟声拟态词显得束手无策。然而熟悉日语的人都知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拟态词,会话才变得更生动,文章才能给读者带来更多身临其境的体验。那么在日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拟声拟态词呢?本文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它们不仅多见于日常生活对话和漫画、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而且因其模拟声音的变化使语句节奏明快、音声和谐,模拟形态变化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而大量出现在日语广告中。以日语广告中拟声拟态词的首尾接龙、同音重复、词形变换以及语义双关现象为例,着重分析其语音、语义及词形特点,进一步揭示日语广告中的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功能、形象色彩和语言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拟声拟态词是日本人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生动语言。因其数量众多、意义丰富、用法灵活,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大难点。在中日交流日益繁盛的今天,对其的习得教育具有实际且重大的意义。以中国人学习者拟声拟态词的习得研究为中心,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展开整理,并对国内欠缺的拟声拟态词基本词汇的相关研究进行重点介绍。通过对当下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取长补短,以期为相对匮乏的国内相关习得研究提供思路,促进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教育习得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汤欣 《语文知识》2013,(1):123-125
日语拟声拟态词均属副词类,拟声词是摹拟声音的词汇,拟态词是描写状态的词汇。而在汉语中,拟声词又叫象声词,归属特殊词类,拟态词则属形容词和副词。拟声词、拟态词多是日语的一大特色。本文提取川端康成的《雪国》里的这两类词,从词形构成、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静态的分析展示其使用特点,以及与汉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很多拟态词在句子中发挥着副词的作用,先行的研究论文在日语拟态词的翻译、语音特征、语法功能以及词性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其后续动词的特征分析较为少见。按照情感、动作、状态、感觉对拟态词进行分类,分析其后续动词的特征是本论文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很多日语学习者来说,除了日语中敬语的使用方法之外对拟声拟态词的理解和运用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种类繁多,而且具有丰富的描写力和表现力,所以在日语的各个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可谓是日语语言中的鲜明特色之一。所以拟声拟态词在日语学习中决非是无足轻重,微不足道的。通过对日语中拟声拟态词的定义、特征、性质等方面的讨论及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它的了解和运用,更加贴切地理解并灵活地运用日语,从而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是日本人根据日语的语音特点创造出来的,在其产生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心理习惯、文化传统的重大影响。它数量庞大,出现频率高,报纸杂志上随处可见,广播电视节目里不绝于耳。但是汉语中拟声、拟态词却并不是特别发达,所以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拟声、拟态词无疑是他们学习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拟从日语母音、子音的象征效果和清浊音的对立两方面总结、分析拟声、拟态词的发音和表达效果之间的一些规律,希望对日语学习者在拟声、拟态词学习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中有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包括拟声词、拟态词和拟情词三类。其中拟情词是非常感性和抽象的,与日本文化和语境密切相关,也是非母语者理解和翻译的难点。本文从拟声拟态词的隐喻性为出发点,考查对日本文学作品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实例,探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韩国语词汇中,拟声拟态词被称为"最能够集中体现韩国语民族特性的词"。它数量庞大,修饰效果极佳,可为句子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其在词汇词义、语音文法和词汇构成上与其他词性都有所区别,并在韩国语词汇构成多样化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韩国语拟声拟态词的特性主要有语音、词汇词义论、句型论、词汇构成等几个方面,其主要用语音变换来体现语言色彩的差异,最常用的有母音变换法、子音变换法以及收音变换法。  相似文献   

17.
日语拟声拟态词使用频率非常高,它能够增加会话的生动感。中国的日语教学往往对日语拟声拟态词不够重视,教学中常常偏重发音、构成和语法,忽略音韵与词义之间的规律性。本文通过分析日语拟声拟态词的音韵特征,以及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探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拟声、拟态词是日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论在报刊、杂志、电视还是小说、散文中,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都随处可见。日语拟声、拟态词使用灵活,随意性强,而且种类繁多,一直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拟声、拟态词在汉译的过程中,很多情况都要翻译成汉语中的象声词,但汉语中的象声词数量很少,因此,拟声、拟态词的汉译很难达到一一的对应,很多时候要根据语境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我是猫》是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幽默诙谐的语调、以"猫"的视角来反观人类"虚伪"的生活,意义深刻;同时,作品中频繁的使用拟声、拟态词,更显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9.
曹向梅 《考试周刊》2014,(22):79-79
拟声拟态词丰富和多用是日语的一大特点。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日汉拟声拟态词词典》中收录的拟态词为主要分析对象,着重对日语中的拟态词在语义使用上进行分类阐述,并与汉语中常用的拟态词在语义的使用上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日汉辞典》中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为研究对象,从词形构成、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归纳出有关雨的拟声拟态词的特征,以期总结出一些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规律,并探讨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希望有助于非母语日语学习者对拟声拟态词的掌握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