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训练学生"仰卧起坐"时,体育教师不仅要知道一些训练的原理,还需要创编出一些有趣有效的辅助性练习方法,才能提高训练的实效性。一、"仰卧起坐"动作练习的一些原理(一)腹肌练习的固定形式按腹肌不同的固定形式,可选择"上固定"的练法如悬垂举腿、仰卧举腿等;"下固定"的练法如负重仰卧起坐等;"无固定"的练法如仰卧两头起等。按腹肌不同工作类型,可选择向心工作、离心工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发展腹肌肌力,人们常采用仰卧起坐进行练习,而且相当普及,连中小学生都知道。随着动作规格的演变,仰卧起坐有不同做法,如:膝关节伸直的仰卧起坐;膝关节弯曲的仰卧起坐;以及仰卧两头起等。大多数人习惯用膝关节伸直的仰卧起坐进行练习。可是新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却规定,女生通过仰卧起坐《标准》时,必须采  相似文献   

3.
根据体操动作腹肌用力的特点,提出了几个适合中高级体操运动员腹肌力量的练习方法及理论依据。练习方法:一、负重仰卧起坐。用增大阻力矩的方法来增加腹肌的负荷;二、屈膝仰卧起坐。其优点是可限制强有力的髂腰肌参加工作,预先屈膝可缩短力臂增大阻力臂,从而使腹肌负荷量增大;三、几个动静结合的腹肌练习。先做倾斜骨盆的动作,再完成腹肌练习,在这类练习中肌肉的用力方法更近接体操动作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都采用仰卧起坐来发展学生腹肌力量,但对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腹部肌肉力量较薄弱的小学生来说,选用的动作,练习的次数和组数,呼吸方法等环节的恰当、正确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到仰卧起坐的练习效果,甚至还会由此而造成腹部肌肉损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育课中要让学生做好仰卧起坐而有效的发展腹肌力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展腹肌力量的有效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腹肌力量是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关键之一。通过腹肌力量练习方法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发展腹肌力量的三种有效方法:负重2-3kg仰卧起坐;屈腿卧起坐;单腿或双腿抬起的静动结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少山  茉莉人 《健与美》2023,(10):32-34
<正>如同搓衣板般的腹直肌和分离度高的腹斜肌一定是好身材的标配。你可能会认为每天必须做大量的仰卧起坐才能获得六块清晰腹肌,然而,事实上,如果你的锻炼目标是塑造强壮、功能强大的核心肌肉群,传统的仰卧起坐并不是最有效的练习,下面这些方法能帮你打造炸裂腹肌。  相似文献   

7.
二级练习1.骨盆提起(1)要点:不要利用腿的动量快速完成练习动作。做动作时要缓慢地抬起脊柱的下部,用躯干肌肉力量使双腿缓慢提起,双膝向肩部靠拢。2.板凳仰卧起坐要点:这是一个高级练习,开始做时上体可能不能抬起很高。但不要以加快速度来试图使胸部与大腿的距离缩短。因为这样只会加大躯干的动量,而不会增加腹肌的练习效果。4.板凳腹斜肌练习要点:与做板凳仰卧起坐一样,练习时要保证动作缓慢,在控制之中。快速的动作会使你上体的动作幅度加大,但那是躯干动量的作用,对提高练习效果没有帮助。3.屈膝左右摇摆要点: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正常呼…  相似文献   

8.
对15名男子游泳选手腹直肌在仰卧起坐练习下肌电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向心收缩过程,还是离心收缩过程,斜靠仰卧起坐姿势时,锻炼效果最好;(2)在仰卧起坐动作练习时,采用斜靠仰卧起坐动作且使用加速起(快起),减速落(慢落)的运动节奏,对腹直肌训练效果较好;(3)提出了练习仰卧起坐动作的动作要领。  相似文献   

9.
一、强化素质练习 良好的腾空是形成正确落地的前提,正确稳定的空中动作需要强有力的腰、腹肌来作保证。而落地前高举大腿的动作则需要高度发展的髋部肌肉,尤其是髂腰肌的协调发展。练习方法有: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俯卧挺身、收腹举腿等练习。  相似文献   

10.
1分钟仰卧起坐简单易练,易取得好成绩。因此,90%以上的女同学都选择它为考试项目。但在考核中,仍有部分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其主要原因在于腹肌力量差。 让我们看某女生是如何从开始时只能摇摇晃晃做几个到最后取得较理想成绩的。她的练习计划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作练习,每周3次,每次做5—7组;另一部分是在家里,利用睡觉前后的时间在床上练习。在床上的练习方法如下: 一、仰卧收腹直举双腿或两腿交换举10~20次 仰卧收腹屈腿上举10~20次 仰卧起坐10~20个,以克服自身体重发展腹肌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健美操训练中 ,腰腹肌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更是不可缺少的素质练习之一 ,不论地面上的难度动作 ,还是空中的难度动作都离不开腰腹肌的力量。下面介绍几个练腰腹肌力量的专门练习。1 仰卧起坐。仰卧在垫子上 ,两腿弯曲分开 ,脚踩垫子 ,两臂抱头后 ,上体迅速前屈 ,至膝部。(图1)2 仰卧举腿。另一人把练习者的腿向下推 ,上举腿时 ,两腿并拢 ,下落腿时要有所控制。(图2)3 仰卧两头起。上体上起时手要触及脚背 ,两腿伸直 ,然后 ,上体与腿同时下落 ,配合要协调。(图3)4 在斜板上仰卧起坐。仰卧的斜板上 ,脚高于头 ,做仰卧起坐。(…  相似文献   

12.
一、辅导及练习方法 1.体育课上首先讲清动作要领,理论部分的讲解,是学生建立技术动作概念的基础。然后根据屈腿仰卧起坐的全过程,着重讲重点。如:腰腹肌的运用,并以边讲边示范的方法为主,使学生通过直观,进一步领会动作的顺序、结构和重点。 2.对腰腹肌力量较差,完成动作较为困难的学生,可给予适当的助力,帮助其完成起坐动作。 3.技术动作规范的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仰卧起坐练习前,教师采用倒计时督促学生迅速自由结合并站在练习垫子的旁边,对于不能及时站到垫子旁边及没找到同伴的学生要求其进行下蹲练习,多数学生的行动迅速了许多,有位男生却总是挨罚,他甚至说:"罚就罚呗,反正我不想做仰卧起坐。"分析:教师采用倒计时的方式督促学生迅速到位,有一定的效果,让学生用下蹲动作代替仰卧起坐,也有一定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1分钟仰卧起坐”是中考体育的必考项目之一,主要是考查初中生腰腹肌群的力量和耐力。在当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仰卧起坐练习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导致练习方法单一、枯燥,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练习仰卧起坐动作,并将练习效果迅速转化为中考成绩是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部分青少年朋友为不能找到发展腹肌快速收缩能力的有效方法而苦恼,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练习方法,在此简单介绍给同行。一、动力性练习(等张练习)1.屈腿仰卧起坐仰卧在体操垫上,双手交叉抱头,肘关节稍外展,两腿、两脚并拢,大小腿呈90度,两踝固定(亦可由同伴协助),连续快速收腹起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3月的一节体育课,为了恢复学生常态下的身体素质,我安排了耐久跑和仰卧起坐作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完成了准备部分和耐久跑练习后,我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讲解了仰卧起坐的动作方法和练习要求,并就练习的目的作了简要的阐述。按照惯例,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个组,进行仰卧起坐练习,多数学生准备好了,只有几个男同学还在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7.
练习目的:发展同组同时模仿练习时的腹肌和斜方肌的力量。 一组队员围成一圈,队员间隔一臂距离。然后坐躺于地板,且每人双脚朝内,屈膝抬起接近90°,背斜靠约45°。其余组队员站立于坐卧队员的背面,双脚可让其倚靠。当某一坐地队员每完成仰卧起坐动作时,将球掷给任一做完上体自转一周的队员,其他旁边的坐地队员也必须模仿自转一次,然后,接球队员掷球给旁边队员,依次进行同样练习。特别指出的是某一队员在做仰卧起坐的同时,其余坐地队员必须同时自转一次。可以传递2、3、4个等多球练习。持续时间45~60秒,间歇30~45秒,然后与其余组交替,循环…  相似文献   

18.
立定跳远能力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腿部力量和腰腹肌力量。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项目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得到以下几点体会。一、立定跳远的基础练习学生的弹跳能力是立定跳远的基础素质,我们可以多进行摸高、跳台阶、深蹲跳、单足交换跳等。学生的腰腹肌力量也是关键因素。加强手段有:1)双膝倒挂:膝关节压住双杆一边,用脚背钩住双杠另一边,使身体倒下、起来,连续做11-20次,然后放松,再做。2)仰卧起坐练习。3)两头起练习。二、立定跳远的摆臂动作体会立定跳远的预摆动作一般1至3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19.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枪运动员仰卧起坐练习分析宋树国,商洪英仰卧起坐是各项目用以发展腹前壁肌肉力量素质最常见的练习手段,也是标枪运动员发展躯干专项重量性力量素质的主要练习手段。它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三点支撑开始用力,我们称之为三点支撑仰卧起坐。这一练习与投掷标枪时涉及的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3):54-55
<正>篮球比赛的时间越长,对学生的体能消耗就越大,攻防效率降低。核心力量的练习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神经肌肉系统的协调能力。笔者通过篮球为载体,在篮球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核心力量。一、仰卧起坐式目标锻炼部位:腹直肌练习方法:学生双手持球仰卧于垫子上,两腿屈膝左右分开比肩略宽,脚平放于地面,双手持球于头上方,腹肌主动收缩发力起身,迅速成坐姿同时用球击地,以此反复(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