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列举类技法的重要作用及其局限性列举类技法是一类最常用的创造技法,但其重要性还是常被人忽视。因为现在人们对列举类技法的认识,往往还只是表面地认识到希望点列举法或缺点列举法等所具有的“简单实用、重点突出”等方面上。笔者认为,事实上,这是对列举类技法的一种极大误解。列举类技法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在于,它是所有创造技法的一个共同基础,是进行创造发明的一个开门人。它的真正特点是“实用但不一定简单”、“重点突出但最好源自系统思考”。创造技法发展到今天已超过百种,最常用的大概有30多种。列举类技法,包括希望点列举法、缺…  相似文献   

2.
读了贵刊1998年第10期云龙所著《如何用好希望点列举法》。他的希望点是灯泡长寿,并说,国外有人致力于长寿灯泡的研究,已开发出理论上讲寿命无限的电子灯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灯泡进入千家万户非常遥远。我有一个应急之策可供生产厂家参考,我想会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它就是六灯丝日光灯。目前生产的日光灯两端各有一条灯丝,只要有一端灯丝烧断,整个日光灯就报废了,需要购买新的。本设计在日光灯两端各再增加两条灯丝,烧断一条还有两条灯丝可继续使用,这样就能使一个灯管使用寿命增加三到四倍。本设计是这样实现的:如图…  相似文献   

3.
发明的契机蕴藏在对现状的不满里。这样说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有对现状不满的思想,才能产生改变现状的动机和办法,满足已有的东西或成绩,就不会有新的创造,也就无进取可言了;二是从创造技法上看,人们对现状不满,才能说出不满的理由和找到不满的原因,才能产生希望和提出解决办法;这些,正是创造技法中的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等技法要求你做到的步骤或方法;三是从发明创造的历史看,很多优秀发明的出现,都是对现状不满而进行改革获得成功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美国的李普曼,不满橡皮与铅笔的分…  相似文献   

4.
在创造技法宝库中,缺点列举法无疑是一件闪闪发光的宝器。尤其是在金无足赤、珠无完圆的现实社会,运用这一创造技法去发明创造显然天高地阔,大有用武之地。翻开创造学书籍,找到有关缺点列举法的章节,用不到半个钟头你或许就会对此技法了解清楚,甚至还会胸有成竹地运用起技法来。入门固然不难,难的是真的将技法的内涵及运用要旨吃透。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能否找到缺点列举法的“智慧泉眼”,即能帮助你踏实创新的精髓。缺点列举法的运用程序如图所示。针对图示模式,我们分析实施过程中的智慧泉眼。运用缺点列举法的出发点是满足消…  相似文献   

5.
发明创造技法可以诱发人们潜在的创造能力.世界各国相继总结出的发明创造技法有300多种,在这里只简明扼要地介绍几种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6.
市场导向型发明创造技法(一)肖云龙经典创造学中介绍了许多创造心理导向的发明创造技法,不过,为了使发明创造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有利于发明创造成果的商品化,仅依赖于经典的发明创造技法是不够的。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发明创造者,还应当学习和掌握各种市...  相似文献   

7.
搞发明创造,除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之外,还要有一颗好奇的心。所谓好奇心,就是人们积极探索新奇事物的一种自然倾向,或者说是人们喜欢新奇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使人们一发现新问题就有瘾,一听到新方案就想掌握,一看到新产品就想研究其思路;有了这种心理状态,人们就具有了发明创造的内在动力,就有了走向不可知领域去探讨的重要力量,一句话,好奇心是一个想搞发明创造的人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很多发明都是发明家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搞出来的。如,德国著名化学家维勒,不但是化学元素铝的发现人…  相似文献   

8.
职务发明共有制──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划分为两类:一是职务发明创造,它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完成的发明创造;二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它是除职务发明创造以外的发明创造。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其专利申请权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归发明创造者所有,这一问题现在没有什么争议。对于职务发明创造,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单位拥有申请权以及申请获准后的专利权。这种规定是否最好?比如发明创造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付出了艰巨的劳动搞出某项职务发明创造,但单位不同意申请专利,自己又不实施或转让,而发明创造人不能申请…  相似文献   

9.
市场导向型发明创造技法(四)肖云龙四、市场定位分析法市场定位分析法,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定位概念上的一种分析性发明创造技法。任何产品相对其他产品而言总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并给消费者留下某种个性形象,这种属性或形象就是产品的市场位置。比如说,人们常常用苦、甜...  相似文献   

10.
创造是一种思维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与物质外壳。语言的不同组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概念。能不能通过变换语言的组合方式,产生无穷多的概念,以激发人们的思维呢?能不能通过制作一种实用可供操作的用具,把这种抽象的组合变成具体形象可操作的工具呢?北京科瑞升创新文化发展中心董事长、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吕玉桂先生集自己十多年来的发明创造经验,发明的组词创造技法与发明创意魔方,实现了这一千百年来创造者们的梦想,为广大发明创造者提供了一种新颖实用的创造技法与工具,为创新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一、组词创造技法及原…  相似文献   

11.
老调新弹(二)──缺点列举法黄俏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有意识地列举分析现有事物的缺点,并提出改进设想,便可能获得新的创造成果,相应的创造技法就叫作缺点列举法或改进缺点法。运用技法的心理基...  相似文献   

12.
赵大明 《百科知识》2021,(23):11-16
日晷的起源 到底是谁发明了日晷?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也不可能有标准答案.因为从"立竿见影"这一自然现象到"立竿测影"度量时间,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发现过程,而不是某个聪明人在某天早晨日出时灵机一动的发明.根据这种测时原理和方法做出一个可以称之为仪器的工具或装置,当然属于发明创造,但也不会是某个人短时间内独自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发明创造,是指人为地创造出某种地球上本来并不存在的东西。广义地讲,第一次使某一东西增加了新的功能、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生产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东西,都属于发明创造的范围。发明创造是生产技术进步的突破口,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发明创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的发明创造也会给个人带来成功与超越。但长期以来,发明创造是人类语言中最神秘的字眼之一,很多人在谈到发明创造时,都认为这是少数人才有的特殊能力,10多年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为什么人类能创造…  相似文献   

14.
市场导向型发明创造技法(五)──创造新型消费法肖云龙有位才华出众的影星在谈到自己的成功诀窍时说:“我不按观众兴趣去演,而是通过创造新的兴趣去赢得观众。”影星的经验之谈,对发明创造者有何启发呢?按照消费需要去发明创造,能获得成功,这已为大量的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5.
长寿现象只能靠基因才能世代相传吗?其实未必!爷爷长寿,孙子也多半会长寿,这种现象很常见,也符合科学逻辑:人的长寿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子孙。不过,这个逻辑真的是不能改变吗?没有长寿爷爷,就注定不会有长寿孙子吗?最近,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在线虫身上做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增寿实验"。以前曾有研究发现,改变线虫的一些基因会延长其寿命。而这次实验,研究小组则避开了直接改变基因的做法。他们从线虫的生长环境入手,例如通过  相似文献   

16.
一、物场全息发明法物场全息发明法是建立在物场和信息概念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发明创造技法。这种技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发明创造所需要的智慧能量∑E,视为各种物质流∑F和信息流∑C通过组合、杂交、变异和突变等手段产生的效应。这种物场全息发明法的普遍表达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17.
长寿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梦想,寻找长寿良方的步伐从未停止。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FOXO3A"的基因能够助人长寿,此前一个美国研究小组也发现,这种"长寿基因"在95岁以上、具有日本血统的美国人体内也普遍存在。科学家据此认为,这个在不同血统人身上存在的"长寿基因"应该就是人类关键的"长寿基因"。这个发现意味着  相似文献   

18.
用好缺点     
对于一个善于创造的人来说,无一事一物不可以成为创造的源泉,当然,缺点也不例外,缺点列举法就是创造学学者们提炼出来的一种专门利用缺点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之一。要想利用缺点进行发明创造,首先要学会发现缺点,但由于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事物司空见惯,从而懒得对其“吹毛求疵”。因此,要想发现缺点,不妨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召开缺点列举会。会议的方式可以参照奥氏头脑风暴法(即BS法)进行,从而获得某产品尽可能多的缺点。二是进行用户调查。因为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最容易发现产品的不足,通过用户调查这种方式所获得的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创造已被不适当地拔高到只存在于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政治家群体,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正由于这种文化思考,一般人都被创造神秘论所左右。这几年来,江泽民总书记几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科技宣传声势也很大,但许多人仍对自己能否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本领持怀疑态度,总认为创新思考和发明创造都是高不可攀的。可见,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就要破除公众对发明创造的神秘感。什么是创造?请看两种定义给人的感受。在中国的一本…  相似文献   

20.
(四)关于发明创造思维1、发明创造思维的基本过程(1)首先要有发明创造的欲望。(2)寻找发明创造目标、形成发明创造意志。这一阶段思维过程如下:①深入到市场或生产、生活当中,从消除缺点,或增加功能,或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或改变外观,或创造全新功能物等角度,找到具体的发明创造目标。②针对具体的发明创造目标,发挥大脑发散搜索和编辑功能,不断编辑形成各种幻想事物表象。例如:听到一位秃顶的人诉说头发少的苦恼后,便以此做为具体的发明创造目标,在大脑中形成“毛发再生水”的幻想事物表象。③发挥大脑判断功能,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