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教师职业成长逐渐引起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日本大学教师职业成长概况,以东京大学为研究个案,探讨了教师职业成长与学科竞争力提升的关系并阐述了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日本不再由国家教育机构统一规定大学体育为必修课程和毕业的必要条件;我国则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大学体育课程为一二年级必修课程并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结构分为健康科学教育型、终生体育教育型和身体教养教育型三大类;我国较普遍采用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宏观指导的俱乐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结构尚未分化为不同类型。日本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致力于构建整合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的、能与其他学科选修科目比肩的运动科学类选修科目,这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的私立大学迅速发展,私立大学的数量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0%以上,大学教育高度依赖私立大学。私立大学获得发展契机主要是基于日本战后政治上民主化改革,要求教育自由化以及为了实现贸易立国的战略目标,财团大力投资高等教育。美国殖民当局作为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指导者,美国的私立大学也成为日本私立大学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日本大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课程改革作为大学改革的切入点,已在取消教养学部,加强专业教育等方面付诸实施.根据大学审议会建议,日本的大学将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进一步重视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的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和日本两国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陆续开始改革,相较于日本,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步伐稍显缓慢,改革内容也相对保守。课程设置上,目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统一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即大学一、二年级公共体育课为必修,但日本大学目前已此无硬性要求。课程形式上,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要求开始多于15个体育项目,而日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采取“理论+实践”模式。课程考核上,我国沿用百分制,日本采取等级制。通过对中、日两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比较发现,日本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部分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毕业因社会认同度低、社会不公感强、生活压力大、社会资源有限等原因在面临权益受损后,处境艰辛。在制度化维权不畅的情况下易采取危害社会的非制度化维权行为,与国于己,危害极大。必须通过加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畅通制度化表达和维权渠道来提高大学生制度化维权意识,将非制度化维权的意识扼杀在摇篮里。  相似文献   

7.
校本教师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化重要途径的必要性,可以从教师知识构成、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当前我国教师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使校本教师培训真正成为必要途径,必须要注意中小学与大学之间的伙伴关系、校本教师培训的制度化、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比较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各方面存在差异,分析当前我国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五重困境,提出既要从理念上增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意识,又要从外部制度环境和支撑条件方面积极寻求出路,探索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尤其受“科研是硬指标 ,教学是软指标”论调的影响 ,出现了部分大学教师不愿参与标本室、实验室管理的现象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 ,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和改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对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应制度化并定期考核 ,使之成为教学环节上的一个硬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去的方法,以及在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从而可有效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