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 1 5个春秋。班固写《汉书》花了 2 0年心血。王充写《论衡》费了 30多年精力。许慎写《说文解字》花了 2 2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 1 9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 2 7年。徐宏祖写《徐霞客游记》花了 30年精力。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用了 2 0年时间。顾炎武写《日知录》花了 30年。名著心血知多少  相似文献   

2.
贾忍挺写《齐民要求》花了10年。曹雪斧写《红楼梦,花了1。年。左思写《三都从,花了10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花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徐孟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运动》花了36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年。哥德写《浮士德》花了6Q年。艰苦写作的范例@柳如~~  相似文献   

3.
徐霞客是明代旅游的一个先驱人物,他经30年的实地考察写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从这本巨著中可折射出明朝旅游在不同时期的盛行情况,旅游热盛行的城市以及明朝旅游者们在旅游思想上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行云 《报刊之友》2008,(12):11-13
2007年9月2日下午,三辆越野车载着《无锡日报》“行霞客路,沐奥运风”大型采访活动第10批队员,整齐地停放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徐霞客故居旁的胜水桥边,15时55分,在苍松翠柏围绕的徐霞客墓前,队员们向徐霞客故居纪念馆赠送了由全体队员签名的一面旗帜和由队员拍摄收集的沿途各地徐霞客塑像图片纪念册,酒放了各路队员采集到的长江水.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2日下午,三辆越野车载着《无锡日报》“行霞客路,沐奥运风”大型采访活动第10批队员,整齐地停放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徐霞客故居旁的胜水桥边,15时55分,在苍松翠柏围绕的徐霞客墓前,队员们向徐霞客故居纪念馆赠送了由全体队员签名的一面旗帜和由队员拍摄收集的沿途各地徐霞客塑像图片纪念册,酒放了各路队员采集到的长江水.  相似文献   

6.
杨晓光 《新闻窗》2011,(3):70-70
20世纪40年代,在西方报业掀起了一股深度报道的热潮。随着电视采录设备的更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播电视与报刊的竞争也将目光投向深度报道。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深度新闻调查节目《60分钟》成为热门节目。从90年代开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电视新闻深度调查节目。  相似文献   

7.
现在提倡写短文,而且新闻体裁还规定字数,在长风日炽的今天。以字衡文,出于不得已。如何把短文写好?使人读后真有“尺水兴波”之感,是很值得研究的。前苏联作家契诃夫说,“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古代精短文章,光焰夺目。《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左传》加在一起,也只有40万字。《论语》只有11750字,老子的《道德经》,仅有5000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徐霞客游记》中的野生动物史料档案价值入手,首先详列《游记》视域中的历次虎迹寻踪,进而对徐霞客行叙中的人虎之间的种种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自然档案史学如何进一步"发潜德之幽光"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没想到,那位作家惋惜地说:“可惜现在中国缺少一部《铁流》。”想到自己经历的战争,比《铁流》描绘的更加丰富、生动,萧克于是萌生了写一部类似小说的想法。不久,他将这部构思中的小说命名为《罗霄军》。“躲飞机是写作的最佳时间。”回忆《罗霄军》写作过程的时候,萧克乐观而幽默地说。创作这部40多万字长篇小说的初稿,前后花了萧克两年多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10.
40年代:她拨动了落寞的心弦 20世纪40年代,大陆出现了第一次‘张爱玲热’,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传奇》《流言》的时期。1943年,张爱玲身在“沦陷期”的上海。她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  相似文献   

11.
陈敬芝 《兰台世界》2012,(18):41-42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其著作《徐霞客游记》通过其亲身旅游经历,描绘了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特别是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特色化"衣食住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描绘。  相似文献   

12.
离《档案与建设》创刊20周年只有一个星期的时候,我急忙动笔,以了却我写一篇纪念《档案与建设》诞辰20周年征文之愿,于是就有了上边这个题目。  相似文献   

13.
龚志聪 《军事记者》2005,(10):33-34
8月中旬一日,《军事记》主编来电话,约我写篇“新闻人”专栏稿件,让我自己写自己。10多年前有人写过我。最近也有人做了准备写我,而我怕被写得名不副实,好说歹说谢绝了。这回《军事记》“有请”,而且信任有加,焉能“不识抬举”!可是,写什么呢?我于1970年8月9日早晨告别执行生产任务的某步兵团政治处宣传干部岗位,从安徽白湖农场出发,一根小扁担,一头被服一头书,挑到20里外的路边汽车站,  相似文献   

14.
《小灵通漫游未来》初版本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全书不过7万字。这本小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写于1961年,出版于1978年。众多读者时隔20年后,仍记起这本科幻小说,使我十分感动:1998年,先是上海《青年报》“记起”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二十周岁”,来电约我写了《从“小灵通”开始的未来之旅》一文,接着上海《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中文电视台、沈阳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上海《青年报》等十几家报纸、电视台、电台推出了回顾《…  相似文献   

15.
提起金庸,人们首先会想到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位著名的报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以一介文人的觉悟开始创办《明报》。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20余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明报》已成为香港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有影响的大报。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  相似文献   

16.
江沂 《中国档案》2005,(11):60-61
2005年3月,现代文学馆建馆20周年,在珍品展上展出了一页巴金先生《春梦》的残稿。注解写到:“1928年巴金创作的中篇小说《春梦》残稿,此即《家》的雏形。”残稿为一页大32开稿纸,已经磨损泛黄,左侧有一行巴金先生的真迹:“《春梦》一九二八年计划写的中篇小说残稿巴金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这是巴金先生1991年捐赠给文学馆的,被定为馆藏一级品。虽然只有薄薄的一页,但这却是一部堪称丰碑的伟大作品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优秀作品而享誉中外文坛。20世纪60年代初,老舍先生曾来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8.
采得百花成蜜后,俯仰春秋思起缘2006年,是《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创刊20周年。20年,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回顾过去;20年,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念展望未来。20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年成史,以史为鉴”(孙家正同志为《年鉴》创办10周年的题词),“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吴冷西同志为《年鉴》创办10周年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布莱德利(Ed Bradley)因患白血病在纽约曼哈顿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去世,终年65岁。“以报道天下新闻为己任”的《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右下角用较大篇幅加以报道。《华盛顿邮报》头版还加边框突出了这一消息,给出的版面甚至远大于“布什约见新当选的民主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这条热点新闻。而纽约长岛的《每日新闻》(Newsday)更是在杂志封面似的头版以布莱德利的照片做主图。  相似文献   

20.
我心目中的《贵州档案》——写在《贵州档案》创刊20周年之际@典延纯$山东海阳市档案局!原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