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煤矿区钻探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依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2020年获批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团队,2021年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创新团队始终立足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需求,致力于煤矿区地面与井下煤岩钻探理论研究、钻探装备研发、钻探仪器与工艺技术开发,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井采掘活动的延伸,煤层瓦斯含量与压力增高,瓦斯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煤矿生产。由于常规钻机钻进能力小,钻进距离近,预抽期较短造成了矿井瓦斯抽采不能满足矿井的生产衔接需要,矿井抽、掘、采比例失调。为解决瓦斯制约高效生产的安全难题,高河能源公司引进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公司VLD-1000钻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ZYWL-6000D钻机、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ZDY6000LD钻机、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ZDY3500L(A)四家共计5台井下定向千米钻机在高河能源有限公司井下施工瓦斯抽采长钻孔。  相似文献   

3.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2,(2):17-20
我国首次实现低阶煤煤层气产业化开发利用继美国褐煤煤层气成功开发之后,我国首次实现了低阶煤(褐煤)煤层气勘探开发重大突破,"低阶煤、多煤层、薄煤层煤层气开采压裂组合及投球分压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近日,该项目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煤炭大国,煤层气的储量十分丰富.煤矿区煤层气地面钻井开发具有获取清洁能源,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多重效益,且不受井下采掘工程进度限制,生产周期长,是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多年来我国钻井类型和成井方法单一制约着煤层气的地面规模化开采.如何通过科研攻关和现场实践,开发出适合我国煤储层特征的煤层气开发技术,并研制配套装备,是破解我国煤层气地面开采技术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一直在国家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煤矿水害事故严重制约着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有效防范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近年来,一批批科学家针对煤矿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开展研究,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水工环研发中心主任王皓也在根治煤矿水害、保障煤炭安全高效开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经过多年努力,他们在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赵庆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中国石油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经理、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从事煤层气地质勘探,曾承担和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股份公司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重大生产项目和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以姓氏笔画为序)一、"发明创业奖·人物奖"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王锡娟(女)北京康辰药业有限公司2.匡勇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三所3.华桂潮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4.李超鞍钢集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5.邱则有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6.何琳海军工程大学7.张跃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陈明发海南亚元防伪科技有限公司9.陈喜红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10.赵步长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11.黄斌香上海市凌桥环保设备厂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1):86-87
<正>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由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沙江中游公司)本着"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原则,按照国家发改委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运行)方针,牵头并协调各项目公司(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云南华电鲁地拉水电有限公司,大唐观音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历时  相似文献   

9.
鹤参3井钻遇石头河子组10个可采煤层,累厚82.84m,其中15#、18#、21#三个巨厚煤层67.35m,含气量5~7m3/t,cH4浓度95~98%,这在厚煤区有很大工业前景,实现了在鹤岗手找煤层气零的突破.南山~新一矿靶区面积38km2,煤炭精查储量23亿吨,煤层气资源量155亿m3以上,是个小而肥的目标区.下一步要作好鹤参4井和生产试验井施工,求取煤层气的工业产能和储量,为商业性开发立项和布置小井网工业试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平台系统与应用验证》项目实施取得关键突破。该项目由云南电网公司牵头,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参加。自2019年7月启动以来,项目以能源互联、能源与城市互动为应用主线,研究物联网智能感知终端平台化关键技术,构建了开源、可重构终端平台系统软硬件架构,研制了智能感知终端硬件原型系统及RISC-V片上系统样片(图1),开发了轻量级操作系统,确定智慧城市各应用场景下部署的终端数量和功能性能要求,形成典型应用场景下智能感知终端系统应用验证的部署实施方案(图2)。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9):1096-1097
正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城县恒丰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内蒙古生原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北龙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刘忠华  汤婧  吕晶 《内江科技》2011,32(12):22+57-22,5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大量文献,总结了我国煤层气的开发现状,认为我国煤层气的开发上有较大的空间。并提出了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一步为我国煤层气开发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楚雄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现有公交车372辆、公交线路61条、营运里程750多千米。为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楚雄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投资1100万元开发应用了公交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被推荐为楚雄州2012年度"党政一把手"项目,并被省科技厅列为2012-2014年度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2CA019)。项目综合运用GPS定位技术、网络通讯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矿井水害严重的国家,奥灰岩溶水害和遍及全国煤矿的老空区水害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尤为严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煤矿防治水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现有的理论技术难以满足煤矿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很难遏制水害肆虐的势头.2012年起,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牵头,联合华北科技学院、冀中能源集团和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开展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煤矿水害隐患探查与防治关键技术及示范"的科研攻关.  相似文献   

15.
刘兴洲(1933.3.17-)冲压发动机专家。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65年在原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航空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航天科工集团总公司科技委顾问、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三十一研究所研究员、科技委高级顾问.曾任某型导弹副总设计师,副总研究师,主持研制成功二种型号的低空超声速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机弹一体化冲压发动机燃烧室试验研究、"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可行性及概念研究报告"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等项目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6.
淮南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赋存总量高达5928亿m^3,地区地质构造复杂。通过分析煤层气地质特征、提出勘探开发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评价勘探开发前景,提出合理建议。该区地质构造相对复杂,煤层赋存状态和煤体结构均较复杂,区域差异大,煤储层渗透性低,含气饱和度低,这些给勘探开发带来了难度。但地理位置优越,含气总量高、煤层厚,煤层多和局部地质构造优越等有利条件为该区煤层气开发带来巨大潜势。建议制定勘探开发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开发,实施采气采煤一体化,优势区域优先开发,加强构造煤层区煤层气开发研究,实现煤层气开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勘探开发水平对资源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现有的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水平的建议。该研究对优化煤层气藏地面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本项目属于2005年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5年10月开始,2007年12月结束。属于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200万吨/年焦化工程"内容之一。项目主要研究、开发了我国第一座.5.5米高低灯头宽炭化室废气循环TJL5550D大型侧装捣固焦炉和与之配  相似文献   

19.
由于煤矿区煤层气的开发部署是一项十分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选择开发区、对地质进行评价、布置井网、钻探施工等一系列的整套专业工艺技术,再加上煤矿区煤层气的开发本身就具有投资大、技术性强、风险大、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对于煤矿区煤层气的开发部署是煤矿区煤层气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方法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蒋敏华研究员,1960年生,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经理)、党组书记。自1982年来到该单位,蒋敏华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成长为技术开拓者、项目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以及团队领导者,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