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可能成为继煤、石油、天然气之后的接替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对如何能够准确地探测、评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开发水合物资源还缺乏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实验测试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先进配套的实验测试技术,获取丰富准确的实验数据,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实施了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测试技术研究”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能量密度高等独特的资源优势,被誉为未来的战略接替能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虽然我国已分别在南海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钻获了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但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强国相比技术差距仍然很大.鉴于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比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成本低、开采安全系数高、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建议当前我国应选择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重点部署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并采取制定国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研发基地等措施加强其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和开发,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不仅会堵塞海底运输管道,而且有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水合物的分解会使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导致海底地层结构强度破坏,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加大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可能是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的直接原因,水合物的出现也致使BP公司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鉴于此,在勘探开发我国南海常规深水油气资源时,需要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勘探,开展水合物风险控制研究并监控和建立水合物风险的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从而稳步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替代能源的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4.
加快青海省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延林 《青海科技》2009,16(6):26-30
2009年12月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继2007年5月在我国南海北部探获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本文对加快青海省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研究与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评价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 ,论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战略意义和有关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建议及应采取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成 《今日科苑》2007,(15):21-22
2007年6月5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资源调查获得重大突破。此消息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全世界能源资源界的广泛关注。6月19日,亲历这次勘探全过程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海啟博士回到北京后接受了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7.
他较早师从我国著名天然气水合物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吴必豪研究员.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他是参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之一,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开展了大量前期基础性工作:他全面参与了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过程,为青藏高原冻土区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卢振权研究员。  相似文献   

8.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世界各处取得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DSDP/ODP站位的地质构造特征等资料,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有利成矿地质条件,东海冲绳海槽在地质构造上处在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上,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一个半深海弧后盆地,因此参照活动大陆边缘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模式,综合分析了东海冲绳海槽的大地构造,地质特征及温压条件,认为东海冲绳海槽具备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并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值得作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9.
深水油气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的主要热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就地质矿产而言,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等能源资源;洋底的多金属结核、海山区的富钴结壳、磷块岩和深海多金属软泥,以及洋中脊的硫化物矿床等矿产资源。1992年第二届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海洋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工业革命以来,矿产资源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开发,终将枯竭。据专家估计,美国到2050年其石油资源将枯竭,我国由于油气勘探起步较晚,有相当一部分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因此石油资源枯竭的时间将会推迟。海洋油气勘探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因此海洋油气勘探晚于陆地近一个世纪,而深海的油气勘探又晚于浅海近30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对墨西哥湾、南大西洋和我国南海的深水油气勘探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
刘丽真  李毒明  李亮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18-218,243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页岩气是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美国页岩气勘探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世界范围内的类似页岩层序中寻找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热情,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正在我国油气资源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项新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我国的能源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中心和青海煤田地质局105勘探队在前期木里盆地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基础上,开展三维地震探测和钻探,取得重要进展,为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青海木里盆地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三维地震勘查”项目由神华集团青海公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投资,主要完成人有于常青、李永红、卢振权、杨文采、王伟超、瞿辰、王琪、谈顺佳、罗愫、周宇、张平川、程振炎、李惠民等。  相似文献   

12.
周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280-280
石油、天然气是现在全世界主要的能量资源,这两种资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量资源。随着现在技术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3,(16):45-47
2002年5月17日在广州召开过我国首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学术研讨会,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他们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以及核工业部门等。会上对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热烈讨论,对这一新型资源在世界的潜力及其意义,作了充分的做估计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国家加强地质工作,实施地壳探测工程,提高地球认知、资源勘查和灾害预警水平的战略部署,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专项。该专项下设9个项目,其中由吉林大学承担的项目9“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sinoProbe-09)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探索研发,在大型软件平台、大功率陆地电磁勘探系统、无人机地磁场探测系统、无缆地震勘探系统、万米超深陆地科学钻探重型装备和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国家即将全面开展的地壳探测工程(深地)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周松源 《科技通报》2000,16(Z1):53-59
浙江的油气勘探在东海海域取得了突破,沿海第四系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了经验,建立了小规模产能,但陆上油气勘探主体没有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浙江的油气地质条件相当复杂,海相盆地有较好的烃源条件,但经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改造和破坏,整体封盖条件已不具备;陆相盆地缺乏生油条件。其次,缺乏适合南方海相领域特殊性的油气地质理论指导,找油观念落后;勘探技术不配套,关键技术不过关。浙江的常规油气勘探可以坚持不懈地探索,需要认真总结油气地质规律。提出一个找油理念,认为浙江油气光辉灿烂的明天要靠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浙江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如浅层生物气、致密砂岩气、甲烷水合物、煤层气、沥青、水溶气、深源气、碳酸盐岩复杂油气藏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开展海相页岩气形成富集条件研究,进行页岩气地质评价、资源评价、选区评价等技术攻关,对推动我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保障我国天然气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国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的支持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学等单位共同开展了以"中国海相页岩气形成富集条件研究、勘探评价技术及应用"为重点的页岩气地质理论与勘探评价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中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中长期规划(2010-2030)研究”项目,在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最新成果和重大战略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不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路径,结合我国实现情况及面临的严峻挑战,设计出未来二十年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路线图,提出战略明确目标,部署路线,并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研究了水合物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指导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立,其前身是2001年建立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水合物实验室,2012年5月被正式批准建设,2015年6月正式挂牌运行.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十余套水合物模拟实验装置,开发了系列水合物探测技术,可实现不同目的的天然气水合物室内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前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现代化的勘探技术开始涌现出来,同时也直接推动了相关勘探仪器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现代勘探工作的制定来说,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并且也有效的缓解了当前人类发展的资源危机。而在如今大量物化探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相关隐伏矿所表现出的预测质量也开始大幅度提高。主要针对物化探技术的有效性定量评价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域战略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天然气勘探开发现状、天然气供需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管网建设及下游消费市场等多种因素,提出了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区域布局:(1)中部区天然气资源基础雄厚,勘探开发基础好,离经济中心较近,是近中期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基础和主战场;(2)西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当丰富,但远离东部经济中心,要以“西气东输”工程为契机,开拓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场面,使之发展成为继中部区之后的战略接替区;(3)海域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具有临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优势,应摆在优先开发利用的战略地位上,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天然气产量,优化沿海地区能源消费结构;(4)东部区天然气资源相对贫乏,但市场条件优越,天然气需求旺盛,要挖潜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气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