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专家档案:苗丹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家,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全国征兵心理检测技术中心主任、全军医学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军事人员心理学选拔、特殊军事环境认知与行为影响、心理战防御研究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支撑项目、863项目、921项目、国防部重大专项、军队指令课题等20余项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在SCI/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20余篇。主编专著11部。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新疆维稳、国庆阅兵等重大军事任务。现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军军事卫生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专家档案:陈水明,博士,教授,博导,1968年3月生,分别于1990年7月、1993年3月在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获工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2月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力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数个纵向项目的研究工作。另外还主持或参加了数十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已获得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西北电网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华东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  相似文献   

3.
张相洪生于1964年4月,科技新星,专业技术7级,文职级别4级,我军著名饮食装备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分配到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工作,1998年任高级工程师,从2002年起担任饮食装备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饮食装备的研究,主持完成科研课题近20项,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2、第5),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2、第5、第7、第9),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1、第5)。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主编教材5部,著作2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2篇被EI收录。获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二类和三类岗位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饮食装备研究室曾获"总后勤部学习成才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和"先进研究室"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赵振业1937年生,河南原阳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博士生导师,航空部、北京市劳动模范。196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专业研究。40多年来,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有所建树,合金设计有所发明,应用技术研究有所创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等国家级成果奖5项,合金发明专利2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航空科学基金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合金钢设计》专著。  相似文献   

5.
曹惟庆教授1948年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历任中国机械传动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个项目,承担及参加机械工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部、一机部等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完成科研专著《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构组成原理》、《机械学》等专著及主编教材《机械设计》,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及EI收录10余篇,培养硕士生20余名,博士生14名。  相似文献   

6.
《云南科技管理》2010,(4):78-78
<正>1.项目主持人简介李恒,男,汉族,1 963年1 2月生,1981年1 2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任红云红河集团副总裁。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3个项目获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个项目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中烟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主持在研科技项目4项。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是我国设立的层次较高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具有探索性强,未知数多,研究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校(第二军医大学)自1985年开始组织申请基金的工作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5项;获研究经费286.6万元;目前已完成研究课题40项;其中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上海市专利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级别的奖10余项;共发表论文1700余篇;培养研究生170名;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金课题来之不易,它经历了严格的评审和筛选,必须倍加珍惜。我们坚持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从计划落实,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总结验收等多个环节入手;抓住重点,发挥科学管理的综合优势,使管理和研究工作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艳 《科学中国人》2007,(2):140-140
赵征男,1949年10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专业,1989年10月于新西兰Massey大学获得食品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现任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干酪科学与工程研究室主任。天津食品学会理事、农业部学生奶计划专家组成员。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副主编《乳酸菌及其发酵制品生产技术》,参编《食品技术原理》。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6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主持完成多项教学改革项目,1992年—2004年三次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王立平1967年7月生,博士,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研究方向集中在先进制造装备及其控制、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及其控制等方面,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其它课题1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5篇、ISTP收录13篇,获著作权及发明专利6项,黑龙江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1项,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1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金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1项。现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发改委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专业组评审委员等。  相似文献   

10.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1992年3月由国家批准建设,1994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分别于1996年、2001年、2006年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8项。现任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延栋教授。  相似文献   

11.
黄敏 《科学中国人》2008,(3):100-103
沈敏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医毒物学学科带头人。198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5年分配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化学室,从事毒物分析的科学研究、检案、教学工作。1987年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任副研究员,1998年任研究员,2004年任所长。1996年进入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人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3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任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司法部及上海市等十几项重点科研项目。在系统毒物分析、体内毒品及代谢物分析、毛发中滥用药物分析和毛发中毒、药物鉴定标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达到了该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水平。其中"体内毒品及代谢物的系统分析体系"等项目获司法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项。沈敏主持的"血、尿中乙醇、甲醇等挥发性毒物的分析方法"和"机动车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的规定"已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和上海地方标准,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全省星火计划项目数量比1996年有较大幅度增加,共安排各级星火项目805项,其中国家级立项74项,省科委安排144项;市(地)、县(市)级587项。同时,组织了92项申报1998年国家级星火项目。1997年评选出省级星火成果奖33项,其中星火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8项。1997年浙江省星火项目总投资比1996年有所增长,达27亿元。但从1997年投资情况分析,各级政府投入星火计划经费有所下降,投资增长力度主要来自  相似文献   

13.
江恩慧,女,1963年生,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国际大坝协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主席、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在动床模型相似律、黄河下游防洪及河道整治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相关成果在黄河治理开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确保黄河岁岁安澜和黄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八五”至“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水利行业公益专项、重大创新基金项目等12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被SCI、EI检索;出版专著1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河流时空自塑模型”(专利号:ZL200910177289.3)、“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试验方法”(专利号:ZL200910177288.9)等10项,获实用新型专利“高含沙洪水揭河底模拟实验用胶泥块的制作装置”(专利号:ZL201220014995.3)、“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三级流路塑造坝系统”(专利号:ZL200920217653.X)等9项,获软件著作权1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  相似文献   

14.
姜泊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教学名师和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姜泊教授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诊治的研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和全国大肠疾病学组组长,是在大肠癌早期诊治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9部。  相似文献   

15.
主人公小传王福生,男,1962年8月出生,安徽省枞阳县人。1984年8月考入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同年入伍。1992年7月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12月调入三。二医院工作,1995年7月入党,1996年2月至1998年8月赴美国纽约西奈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通过人类基因研究来开展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其新药的开发。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生物工程研究室副主任、现为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被确认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5月被首批聘为院“首席专家”、2001年7月被确认为博士生导师,是全军生物技术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微生物学会理事。现为美国目《Science》杂志国际会员。被《中华传染病杂志》等6家学术杂志聘为编委或特邀编委。先后参编专著4部,发表论文、综述达10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01年度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重点课题、北京市重点课题各1项。  相似文献   

16.
人物掠影他从事肝胆胰外科20多年,迄今已主持完成了14项全军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7.
陶松垒,一个在平凡岗位中制造了传奇的人。他没有专业的学历,却是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第一批申请专利的人之一,几十年来,他共获得机械、电子、化工、土木以及日常生活类专利30余项。他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他曾获商业部重大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际发明奖2次  相似文献   

18.
<正>一、2007年科技工作回顾2007年山东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据初步预测,2007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9.2%,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0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香美女,1951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中央保健会诊专家。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肾脏衰老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两次担任“973”衰老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先后获得国家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及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SCI收录论文全文54篇,累计影响因子196;被SCI他引451次,被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1828次。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8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曾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金星”,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国家药品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中华内科、中华肾脏病等8种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20.
张正斌,1962年3月27日生于陕西省合阳县,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员。从事小麦抗旱节水生理遗传育种研究。曾获2009和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6年度河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2和2000年度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二届优秀青年科技奖等10多项。组织并发起了2006年第一届国际生物节水理论与实践大会。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小麦抗旱生态育种》,《遗传传递力和遗传变异力的概念与发展》,《小麦遗传学》,《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中国旱地和高水效农业研究与发展》,《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