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制造的关键性结构材料,因合金化程度很高,国际上称其为超级合金(Superalloys)。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钢铁研究总院)牵头,联合国内相关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高品质特殊钢核心技术(二期)“大尺寸高温合金结构件材料研制及热加工技术”项目。该项目面向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品质高温合金的重大需求,以项目承担单位在高温合金研制生产方面的长期积累为基础,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内大型冶炼与热加工设备能力大幅度改善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通过系统的基础与技术研究攻关工作,解决大尺寸高温合金结构件材料研制及热加工技术中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该项目包括三项研究内容,分别是:重型燃机核心热端部件超大尺寸高温合金涡轮盘、性能与粉末涡轮盘相当的航空发动机用变形高温合金涡轮盘以及大型复杂薄壁高温合金精密铸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88,(4):289-295
力学是研究物质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方法是,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测,把复杂的现象提炼成主要控制因素明确的力学模型,再通过实验、分析和计算作出对实际的定量预测.力学研究是大量自然现象和工程实践从定性描述变为定量规律的必经之路.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重要宏观自然现象的解释与定量预报都离不开力学.  相似文献   

3.
磁、光功能材料是信息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基础材料,界面精细结构表征和调控是其研究的关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北京市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王荣明教授及其合作者围绕"材料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理论,选择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具有磁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磁光效应及催化性能的过渡金属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发展在原子或纳米尺度上的合金化和异质结构化以及纳米尺度层次化、梯度化和结构阵列化等材料的设计策略和制备方法,对该类材料的表界面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在磁、光功能材料设计体系、表界面结构和组成可控制备、结构与性能相关性机理及应用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对纳米材料的合成、微结构和特性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专家简介:李喜德,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微纳米力学、实验力学、航空航天结构和材料力学、智能材料力学与传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实验固体力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在计算机层析三维重建,时间序列分析,定量无损检测与识别以及微纳米实验力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材料开发方式为试错法,从开发到应用一款满足功能需求的新材料往往需要耗费10余年的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理论模拟方法开展目标材料的精准化设计,已经成为材料开发的一种便捷方式.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邓伟侨教授长期致力于理论机制与材料设计研究工作,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纳米材料高效结构优化、功能预测及材料设计"过程中,围绕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发展性能预测的理论新方法,实施材料的数智化筛选,成功开发出多款高性能能源环境新材料,为相关领域的材料研究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尺度理论模拟方法包括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组合方法,以及从头算动力学模拟.多年来,厦门大学王斌举教授一直从事溶液和蛋白质环境中化学反应过程的多尺度模拟相关工作,在水介质中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多尺度方法研究金属酶的电子结构、催化机理与活性调控、氧化还原酶中的活性氧物种以及金属酶介导的电子转移机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积累,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7.
纳米科技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在超高时间/空间分辨尺度下研究纳米材料的原子及载流子动力学特性与物性之间的关系.当材料进入到纳米尺度后,其原子和载流子等动力学特性都强烈依赖于它的结构和尺度,二者决定了其物性和相关的器件行为.目前研究传统宏观材料性质与动力学特性的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这些技术或缺少...  相似文献   

8.
热量的产生、储存及传递是我们周围常见的现象,也是现代能源动力、社会生活的基础.热物理学是航空航天的基础学科,和燃烧、推进、气动设计、能源管理等紧密相关.随着飞行速度的提升,其在飞行器设计及动力推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比如高速飞行时所遭遇到的"热障"就一直是制约飞行器发展的瓶颈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院长文东升教授多年来深耕热物理学领域,交叉创新,创造性地把热 / 热力学和材料、化学、物理等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材料化学与工程的结合、实验和模拟技术的结合,系统研究揭示热量的产生、储存、传递机理,以及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在微纳材料设计及制备、多尺度模拟计算、高超声速力热耦合、高效防除冰技术、纳米流体、纳米燃料等方向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正提起固体力学,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联系到钢铁、合金等坚硬的功能材料,或是飞机、火箭等坚固的大国重器——事实上,正是过去几十年基础建设及国防工业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固体力学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关于软材料、柔性结构的研究也日渐成为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力学是工程技术的基础。20世纪人类在航空航天、原子能利用和大型机械设备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便是力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典型案例。当前,力学学科已经从经典力学,经过应用力学和技术科学,发展到系统力学的新阶段,人类的众多重大工程需求迫切需要发展系统力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超常环境下系统力学问题研究与验证专项拟通过高超声速巡航飞行、高速列车长时间安全服役、深海油气高效分离与输运等重大工程和复杂介质系统典型案例,按照系统力学的研究思路,揭示它们在超常环境下工作及服役的力学原理,提出系统解决方案,突破高超声速巡航飞行、高速列车的载荷谱分量预测和系统优化、深海油气水高效分离和输运等关键技术,并进行试验验证。同时,面向复杂介质系统力学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多相、多场、多尺度和多过程的耦合机制,发展系统力学新理论,引领力学学科发展方向,凝聚一支系统力学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1.
固体尺度效应宏微观关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微米尺度金属试样的实验结果及尺度效应现象、关 于考虑尺度效应的唯象学理论——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关于金属/陶瓷界面断裂的宏、微观 理论结果的差异及尺度效应、关于薄模脱胶问题的尺度效应及近年来提出和发展的几种材料 细观结构的断裂过程区模型。较系统地刻划了固体力学尺度效应宏微观相互关联的理论和方 法。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9,(9)
金属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应力与应变关系的曲线,是根据标准试样所承受的载荷与变形量的变化绘制的曲线。金属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反映了金属材料在单向恒温静拉伸载荷作用下发生脆性、塑性、屈服、断裂等各种力学性能形变的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的横坐标为应变,纵坐标为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是材料在其他载荷和环境条件下力学响应分析的基础。钢铁材料在自然界中的数量、材料质量、工程用途等多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钢铁作为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代表,对其性能的研究也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铅粘弹性阻尼器是利用铅的剪切及挤压屈服后产生垫性变形和粘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其充分利用了粘弹性阻尼器小变形作用下就能发挥耗能作用和铅剪切型阻尼器屈服位移小、极限恢复力大的优点.因此,可以用作结构的风振反应控制和地震反应控制,并且避免了金属耗能器风载作用下的易产生疲劳破坏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智能岩石力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能岩石力学是为突破“数据有限”和“变形破坏机理理解不清”的“瓶颈”而提出的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分支 ,在岩石力学专家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参数反演、本构模型识别、开挖过程全局优化、集成智能分析等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指出多场耦合智能模型、多尺度模型、精细仿真、Internet模型、遥控试验系统、综合集成系统等研究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变革思维方式 ,加强原始创新和破坏性创新 ,建立智能岩石力学分析平台是本学科发展的关键对策  相似文献   

15.
潘城 《科技风》2024,(11):115-117
岩石力学作为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核心学科,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传统岩石力学实验仅能够提供有限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破坏特征,无法深入揭示岩石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从而限制了学生对岩石破坏机理的全面理解。因此,引入UDEC数值仿真技术来弥补传统岩石力学实验的不足。通过模拟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并研究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明确UDEC数值模拟在观察岩石破坏演化过程中的优势。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岩石变形和破坏的理解,还加深了他们对岩石破裂机理的认识。学生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仿真的双重培训,能够从微观角度更好地理解岩石力学特性的差异,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激发科研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的拉伸、压缩变形与断裂特征,总结了不同非晶合金材料拉伸与压缩断裂的不对称性,观察到具有剪切变形行为的非晶合金,其压缩塑性随样品的高径比减小而逐渐增加;提出了剪切带旋转机制来解释具有高塑性非晶合金材料压缩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偏转,总结了钨丝和原位析出枝晶对非晶合金复合材料韧化效果的不同作用,讨论非晶合金材料压缩剪切断裂、劈裂和破碎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超 《中国科技纵横》2014,(13):276-276
研究了Cu-0.2%Zr合金和Cu-3%Ag-0.5%Zr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材料热处理工艺为:固溶920℃×1h,水冷;纵向冷变形30%;时效450℃×3h,空冷,试验温度500℃。结果表明,CuAgZr合金组织均匀性高于CuZr合金,CuAgZr合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比CuZr合金高出50MPa-60MPa,结果符合Hall-Petch关系。两种合金的高温拉伸断裂方式均为沿晶韧性断裂,CuZr合金比CuAgZr合金具有更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18.
正在金属材料领域,高温合金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对于这种材料而言,其在高温环境中受到热腐蚀成为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原因。当前,很多学者针对高温合金的热腐蚀性能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很多观点,陆陆续续提出多类型的腐蚀机理模型,不过针对各种不同类别的高温合金腐蚀机制彼此之间的作用依然没有足够充分的理论支撑。高温合金热腐蚀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意义对于高温合金这种金属材料来说,它发生热腐蚀反映就是当其处在高温燃气的条件下,因为接触到了环境中的硫燃  相似文献   

19.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是体现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衡量材料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准确的掌握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和屈服强度,也是强度实验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验过程中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准确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拉伸速率、拉伸材料等。主要对拉伸实验基础上的金属材料屈服强度测试的基本理论、具体操作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物理模型试验是模拟滑坡变形破坏过程和揭示滑坡致灾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在满足相似的条件下,通过模拟滑坡地质条件及降雨、库水、地震等诱发因素,可以定性或定量地反映滑坡岩土体的受力特性,揭示降雨、地震等诱发滑坡的力学机制,真实地模拟滑坡变形破坏特征演化过程。本文在现有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有关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首先根据物理模型试验的发展历程和相似理论内容对相似材料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开展不同尺度的滑坡物理模型研究及监测技术在试验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认为未来的研究应重视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的应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非饱和土质坡体的模型试验等综合使用多种研究方法、跨学科的进行研究,并且注重监测技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