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我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使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方法,考察了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条件构成以及较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下,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治理机制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优良的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对缓解环境污染现状有重要作用;其次,当制度化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不健全,公众为了争取自身合法的权益,只能诉诸于非制度化的方式改变环境污染现状;最后,我国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更多的是通过非制度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制度化治理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的战略目标,但在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上,缺乏全方位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智慧城市治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SOP(主体-对象-过程)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型,从两两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各自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根据所构建的治理模型,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刘万利  贾宪州 《软科学》2009,23(7):141-144
从宏观层面角度,对模块化组织中"强势"和"弱势"核心企业模式的形成和角色进行了分析;在对模块化组织的组织设计、价值创新机制形成、组织治理模式等进行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组织的制度、结构、流程以及治理模式进行了设计,以更好地发挥模块化组织"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控制污染源头的视角出发,构建长三角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对江浙沪三地污染物源头控制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上海防治污染效果最显著的源头控制路径为"技术进步—产业演进—污染物减排"的间接路径,江苏和浙江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路径是"能源优化—污染物减排"的直接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型化、高参数、高危险性特种设备不断增加,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面临新挑战,数据孤岛、数据安全、监管效率等问题突显。智慧监管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能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立足于特种设备现状及其安全治理实践,选择"联盟链+私有链"的模式作为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治理区块链模式,进而在分析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主体交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联盟区块链的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治理数据共享机制及智慧治理机制,实现特种设备安全治理智慧化,解决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中的数据孤岛和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的治理模式被迫从传统"垂直化"向网络的"扁平化"转变。以阿里巴巴"合伙人"与海尔"小微创客"两种治理模式为案例背景,采取开放式编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的逐级编码程序,并运用"复制逻辑"进行跨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网络治理模式创新涉及网络治理环境、网络治理目标、网络治理结构和网络治理机制4个核心要素,其分别寓意网络治理模式创新过程中的治理环境和压力来源、治理群体和目标导向、治理主体和网络结构以及治理机制和运行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网络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城市转型与发展的进程,也为智慧城市治理提出新的模式和范本。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对智慧城市进行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该研究基于智慧城市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立足数字技术变革治理体系这一视角,分别对智慧城市治理效应和治理过程进行分析。首先,研究将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重要的治理手段,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 model, DID)来检验智慧城市的治理效应是否存在。在效应检验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包含173份中央政策文本的智慧城市治理政策文本库,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法,围绕治理行为者和治理行为变迁来分析刻画治理过程。通过研究发现,智慧城市的正向治理效应显著存在,“强治理”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智慧城市治理过程是一个三阶段的动态演化过程,治理行为者整体呈现出多元化和协同性趋势,尤其是从治理结构看,三阶段的共现网络分别呈现出行政指令式、独立离散式和多元均衡式的特征。从治理协同性看,协作广度和协作深度均呈现“U”型特征;治理行为整体凸显“服务平台”和“参与者网络”的核心内涵,变迁过程呈现倒“...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拉开了智慧时代的帷幕,依靠科技赋能提升治理能力的风潮正在席卷全球。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类棘手的公共卫生危机时,传统治理模式难以有效回应特殊形势下的复杂矛盾,我国智慧抗疫模式取得的成功进一步催化了"智慧工具+治理"的模式演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驱动下,我国地方政府利用智慧工具的辅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准治理理念为引导、采用整体性治理方法、发挥多元主体的差异性优势,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江河(湖)的流域性质,说明水资源只有通过流域管理机构、政府间、流城内的企业与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合作--区域公共管理.当今世界上对水区域(流域)公共管理两种比较典型的模式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行政区域分层治理和流域一体化治理相结合模式和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流域一体化治理模式.我国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表明我国水资源迈向区域公共管理的理念.但由于现行水法对流城管理机构法律地位模糊,缺乏对政府行为的制衡机制;而高度集权的政府"内向型行政"体制,使得政府间合作十分困难;以及缺乏流域内相关利益人参与机制、民主监督乏力等,表明我国的水资源区域公共管理理念与实践上的困境;因此,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针对上述缺陷,重新构建我国水资源区域公共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农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面源污染严重等水环境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收集困难等农村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加强生态农村的建设、污水治理方案、对生态农业建设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对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cities, with a focus on supporting and recommending perform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for sustainabl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SCN). It highlights that governing a smart city is about promoting an effective environment of collaboration in the government and implying adaptive policy-making to construct new, internal and external human collaborations. Considering the smart governance as a 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external stakeholders including citizens and a socio-technical system, we conduct in this paper an ethnographic mixed method by combining a qualitative method that studies actors’ collaboration and engagement in co-governance with a quantitative method that is based on graph theory to provide numerical analys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While the qualitative method aims to discover organizational “smar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CN structures or configurations, the quantitative method aims to find “smart indicators” and metrics to evaluate these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e result of this mixed method is an analytical recommender framework of the relevant SC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in terms of robustness,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2.
马军旗  乐章 《资源科学》2021,43(11):2277-2288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本文使用2007—2018年全国流域重点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治理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效果,且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呈现出显著的长期治污效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机制分析表明,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发挥了显著的制度激励效应,通过提高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③从空间角度而言,与黄河流域中上游城市相比,生态补偿政策对下游城市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影响。据此,从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重视中上游地区生态转移支付、建立多元主体联防联治水污染治理体系等角度提出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开发开放的纵深推进,泰达开展社区治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泰达的社区建设具有典型的“后发优势”特征,秉持先进的社会治理理念,泰达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共同体”特质的“泰达模式”,其实践过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建设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研究将城市建设视为一个信息市场,构建以"信息价值链+智慧城市"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系统性探究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活实验区"和"创新区"的协调运行机理。该模式将城市中政府、企业及公众置于同一平台下,实现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整合、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
李国平  王奕淇 《软科学》2016,(11):24-28
首先,构建多个地方政府之间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理论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纳什均衡最优小于整体的帕累托最优,二者呈现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其次,利用我国2012年62个主要水库和湖泊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行政单位数量对水资源质量的影响,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解决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亚男  费锦华 《资源科学》2021,43(5):872-885
实施雾霾污染精准治理是应对局部地区雾霾污染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01—2016年263个中国城市PM2.5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构建了决策树递归分析方法,量化了雾霾污染分区因素和治理因素的交互影响,进而识别出雾霾污染精准治理区域及其治理因素。结果表明:①地理区位、行政级别、产业结构、区域规划、经济地带是识别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精准治理区域的分区因素,据此本文识别出4类城市雾霾污染精准治理区域。②对于沿海城市,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第二产业占比有利于提高雾霾污染治理水平;对于非沿海城市,降低人口密度有助于缓解雾霾污染,其中非沿海、非省会城市提高科技进步水平也可以有效控制雾霾污染。③中国城市雾霾污染治理分区因素的长期演变趋势与中国“五年规划”期间的国家政策具有高度契合性。因此,科学施策、精准调控有利于雾霾污染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17.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26
Test beds and living labs have emerged as a prominent approach to foster innovation across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technical domains. They feed on the popular “grand societal challenges” discourse and the growing insight that adequate policy responses to these challenges will require drastic transformations of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like. Test beds and living labs represent an experimental, co-creative approach to innovation policy that aims to test, demonstrate, and advance new sociotechnical arrangements and associated modes of governance in a model environment under real-world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this distinctive approach to innovation. Our research draws on theories fr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 and Innov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in-depth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wo case studies – an urban smart energy campus and a rural renewable energy network. Our analysis reveals three characteristic frictions that test beds face: (1) the limits of controlled experimentation due to messy social responses and co-creation activity; (2) a tension between lab-like open-ended experimentation and pressures to demonstrate success; (3) the opposing needs of local socio-cultural specificity and scalability, i.e. the inherent promise of test bed outcomes being generalizable or transferrable because the tested “model society” is presumed to represent a future society at large. These tensions suggest that thinking of test beds as mere technology tests under real-world conditions is insufficient. Rather, test beds both test and re-configure society around a new set of technologies, envisioned futures, and associated modes of governance – occasionally against considerable resistance. By making social order explicitly available for experimentation, test beds tentatively stabilize new socio-technical orders on a local scale in an “as-if” mode of adoption and diffusion. Symmetric attention to the simultaneous co-production of new technical and social orders points to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innovation governance in test-bed settings: Rather than mere enablers of technology, test beds could serve as true societal tests for the desirability of certain transformations. This will require rethinking notion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planning with a view towards reversibility, and greater scrutiny of how power is distributed within such settings. Likewise, rather than envisioning test beds as low-regulation zones to drive innovation, they could be strategically deployed to co-develop socially desirable governance frameworks in tandem with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real-time.  相似文献   

18.
环境审计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污染治理是环境科学领域最复杂的难题,也是社会科学应用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治理模式.环境审计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是作用于刺激--反应模型,促进主体主动履行环境治理的适应和学习行为,生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规则,并递延遗传.环境审计通过与府际治理、政策规制的耦合,实现治理路径创新,包括:利用环境政策审计,不断健全完善流域水污染监督激励合约;利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多部门、跨区域、多中心合作治污;利用环境绩效审计,促进政府提供优质环境公共产品;利用环境合规性审计,促进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遵从.  相似文献   

19.
陈林  肖倩冰  蓝淑菁 《资源科学》2021,43(2):341-356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研究“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降低京津冀晋鲁蒙、长三角、珠三角3个目标区域内城市的雾霾污染水平,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探索该政策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雾霾污染治理。进一步,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大气十条”政策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雾霾污染治理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回归结果显示:①双重差分回归中,全样本下,“大气十条”的政策效果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下,政策对京津冀晋鲁蒙区域产生了显著的雾霾治理效应,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没有产生明显的政策效果。②中介效应模型中,京津冀晋鲁蒙区域“大气十条”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且为部分中介效应;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则为完全中介效应;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③面板门槛回归中,京津冀晋鲁蒙与周边区域样本、长三角与周边区域样本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污水、污泥大量排放,污水污泥合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问题成为了水污染治理与能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构建区域水环境-经济-能源系统动态最优化模型,模拟分析2012—2025年福建省9市污水污泥再利用、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增长间均衡发展路径。研究发现:①引入先进技术的环境综合政策系统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COD年均减排3%,能源消耗为14500万t标准煤的约束下,通过技术引入和政策调控,到2025年,福建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7亿m3,新增污泥处理量37.6万t,GDP年均增速达到8.6%。随着环境约束增加、技术投入加大,经济增长具有边际递增效应;②环境政策手段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滞后性,地方政府应制定系统的中长期财政计划,以确保环境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③引入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的政策系统为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运用创新的技术实现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目标,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