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白马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由淮安市水利规划办公室主持实施,该项目从健康湖泊的理念出发,通过清除内源污染、减少外源污染、净化水体水质等措施,实现湖泊原有功能的恢复、水质改善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目标,创立湖泊生态保护新思路。在具体实施中,针对白马湖的现状,主要从清退围(圩)网养殖、恢复湖区水面,退圩清淤、去除内源污染,重点污染源截流改道、削减外源污染,植物生态修复、净化湖体水质,体制机制研究、形成湖泊管保新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实施。该项目获国家水利大禹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水利科技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淮安市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等。  相似文献   

2.
研究运用纳米枝术(碳纳米管)、植物性灰渣、微生物菌等有高科技技术及材料对富营养化水质进行净化处理。研究制备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并选择北方某城市污染较为严重的自然水域1和污染较轻自然水域2进行水质净化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所选择水域1,铺设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7天后,水质DH值、色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及总磷分别下降了17%、80%、55%、15%、16%、66%、25%、52%和66%。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对于水质较差的自然水域1净化效果明显。BB菌与碳纳米生物质灰净化砖。能够很好地降低自然水域2水质的氮磷,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湖泊的污染现状、污染特征以及湖泊污染水体的主要修复措施进行了介绍。对湖泊污染的特征主要从富营养化、有机有毒污染物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湖泊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业工程措施和生物修复技术做了重点论述,指出生物修复是湖泊污染水体修复的长期的环保的修复方式,同时对于不同特征的污染水体,应根据其污染特点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4.
自然水体的净化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35297.2),刘文杰发明. 本发明专利属生态环保领域,它提供了一种净化景观水、城区河道、天然和人工湖泊等自然水体的"直接净化生物修复处理方法".本发明应用了多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无需将污染的自然水体进行"异化处理",而是要在水体内直接净化和生物修复,它突破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科学、实用、经济、长效地解决了治理自然水体的问题,最终达到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和生态属性,达到"还水于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小议饮用水水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来说,我国目前集中式饮用水源可以分为河水、湖泊水库和地下水三类.由于这三种水存在的方式和流经的地区不同,水质质量也不相同.河流水质普遍受到多方面的污染;湖泊水库水体不易流动,动植物繁衍往往使藻类过量繁殖,受到富营养化威胁,水体容易产生各种异味.湖库水中来自天然土壤的蒸发残留物,硬度和碳酸盐等成分,比河水含量高,河水又比地下水舍量高.地下水温度比较稳定,在夏季地下水比河流湖泊水温低.总的来说,就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实际情况选择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是最适宜的.分析当前常规水净化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阐述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水质转化的安全风险与过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天然水体和水处理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着一系列的水质转化,本文 针对这种转化的 安全风险和过程控制的重要方面进行了论述。由于水质及其循环利用的复杂性,水质转化过 程实质上是一个复合污染形成和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包含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 应 ,而这些反应往往在不同的介质和界面发生,可能导致更毒性的污染物生成、污染效应协同 等结果,进而构成水质的生态安全与健康风险。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在水 处理中通过控制水质转化过程、保障水质安全的典型方法。同时,根据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提出并简要阐述了有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处理受污染水体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重视.合理的利用开发水葫芦对水质的净化十分有利,而且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是一种富有环境改造价值的科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3)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膜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的产物,不涉及化学反应,在处理水体中污染物时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水处理技术。膜法水处理技术中有膜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共同参与,能够有效实现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控制,对水体的净化效果更佳,出水水质更高,属于水处理技术中深度处理的一类。本文从膜法水处理技术和生活污水入手,分析并探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生物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有大量污水产生.这些污水含有许多污染物质,如果直接排入水体势必造成严重污染,如湖泊水体发黑发臭、海洋赤潮等各种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污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污水通过一种特殊的泥,让泥吃掉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我们称这种泥为"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快速扩张使得围绕城市的河流以及湖泊受到大面积持续污染。怎样抑制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深度恶化以及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治理污染水体的实用性方法(物理净化法、化学净化法、生物净化法和自然净化法等),以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面积为31平方公里、蓄水量6.04亿立方米的云南阳宗海——这个高原湖泊水体——中去除砷污染绝非易事。我们的水体降砷工作一直是在污染源未完全截断的条件下进行.一旦污染源彻底消除,我们采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沉淀吸附法一定能使阳宗海湖泊水体砷浓度降低到污染前可以饮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革新》2011,(11):35-3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在不断加剧。每到夏季,一些重度污染的湖泊水域就会频发蓝藻,严重影响湖泊生态。但随着一项被誉为“湖水透析机”的新设备问世,此种状况有望大为改观。前不久,由安徽雷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水体泥底氮磷磁加载去除技术及设备”在合肥通过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3.
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对水体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用于集中处理生活废水、水产养殖尾水等。本文综述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机理及生态浮床、人工湿地、净化塘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环境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生在无锡的太湖蓝藻危机是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标志。我国虽然有很多湖泊,但是绝大多数淡水湖泊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水环境总体水质在下降。使得许多以湖泊(水库)为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既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由于像太湖等湖泊是发育在长江中下游洪泛平原上的,营养背景较高,加之这些湖泊水浅,沉积物常常因为悬浮而释放,即使外源污染控制止了,由于内源污染的存在,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将依然存在。这会大大加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难度。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控制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和流域管理的原则。由于各个湖泊类型不同,因此,各种治理的技术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即应该先诊断、后治理。  相似文献   

16.
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湖四圈"中的一个重要圈层,是低污染水强化净化的重要水域,也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 针对湖荡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污染物拦截与净化能力下降的现状,"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7),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形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发集成了河湖相联复杂水系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和城市景观湖泊西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并以滆湖和西湖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工程示范,推进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7.
浅议住宅小区景观水体污染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不但对居住小区的硬件设施要求智能化,而且对整个居住小区的外部人文景观、绿化和自然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景已是高尚住宅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然而,由于居住小区内的水体为封闭水域,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很容易使水体受污染,并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小区内水体的清洁、无污染已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1,小区景观水体变质的原因导致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1.1,天然地表水源的条件差一般景观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源水的地表水受到的污染日益严重.曝气生物滤池能改善和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运行稳定可靠、费用低等特点,是一项经济实用的饮用水处理新工艺.本文综述了曝气式生物滤池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就其今后的研究与应用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湖泊水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植物富集氮磷元素净化修复水体。文中以西安市园林造景水体为背景,研究沉水植物重建对水体氮磷元素含量的影响。选择3种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温丝草和扁草,将它们移栽至实验室内污染底泥中,经过45 d运用硫酸钾氧化法检测水体总氮、总磷含量;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及钼黄比色法分别检测氨态氮、磷酸根磷含量。结果显示:单株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总氮去除率大小顺序为温丝草竹叶眼子菜扁草;对水体中总磷去除率大小排序为竹叶眼子菜温丝草扁草。分别配置不同种植密度沉水植物,分析水体中不同密度程度的沉水植物对水体中氮磷元素去除效果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沉水植物种植密度增加,净化效果也随之提升。通过实验证明沉水植物对藻类有强抑制作用使水质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