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伊夫&;#183;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183;格拉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183;施罗克,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或歧化)反应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2.
吕寅 《新高考》2006,(7):60-65
一、诺贝尔化学奖 1.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法国科学家YvesChauvin、美国科学家RobertH.Orubbs、Rich—ardR.Schrock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所做出的贡献。已知烯烃的交叉复分解反应机理为双键断裂,换位连接。  相似文献   

3.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10月5是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3位有机化学家——法国学者伊夫·肖万和美国学者理查德·施罗克、罗伯特·格拉布,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反应之一,在当今世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制药业和塑料工业.  相似文献   

4.
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卡宾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烯烃里的碳—碳双键被拆散、交换、重组,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法国的肖万提出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机制;美国的施罗克和格拉布二人继承和发展了肖万的烯烃复分解反应机制,研制出了有效、实用的催化剂。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更高,副产品更少,产生的有害废物也更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每天都惠及人类。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伊夫·肖万,美国的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因为致力于发展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而赢得荣誉,该方法使烯烃里的碳-碳双键的断裂成为可能,并使它们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特殊催化剂的辅助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复分解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其定义为: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其发生条件为:(1)有难溶物产生;(2)有易挥发性物质产生;(3)有弱电解质(水、弱酸、弱碱)生成,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即能发生.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向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下面从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出发。简单分析一下常见的几种复分解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7.
复分解反应:这是初中化学的一个概念,是指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反应时引出的,本文剐着重介绍有机化学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多年以来,有机合成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已赦广泛认可为最重要的催化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8.
法国的伊夫·肖万,美国的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分享诺贝尔化学奖,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拜读《我对复分解反应定义的理解)(见《化学教学》87年第六期35页,下称A文;90年第一期40页,下称B文)和《谈复分解反应的本质》(见《化学教学》94年第九期45页,下称C文),本人受益非浅,很为文章的独特见解拍案叫好,然而,笔者对复分解反应定义与作者的不同见解,也很想借此机会与原作者和其它同志商讨.看来,"氧化物与酸或碱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是上面文章争论的焦点之一.如COZ与N。t()H溶液反应,A文认为不符合"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条件而否定'已是复分解反应.B文则把它分解成两个"基本反应",认为是…  相似文献   

10.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名法国科学家和两名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委员会在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而获奖的.这一方法是研究碳原子之间的化学联系是如何建立和分解的,是一种产生化学反应的关键方法.以他们的发现为基础,学术界和工业界掀起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设计合成新型有机物质的热潮.新的合成过程更简单快捷,生产效率更高,副产品更少,产生的有害废物也更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是“绿色化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一、复分解反应的判断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简单表示为:AB+CD=AD+CB。根据上述定义,可得出判断复分解反应的依据:(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是化合物;(2)反应中要相互交换成分(交换简单离子或原子团);(3)反应物与生成物都必须是两种。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把该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如Ca(OH)2+CO2=CaCO3十H2O,反应虽符合判断依据中的(1)、(3),但不符合(2),即反应中没有相互交换成分,所以不是复分解反应。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在两种化合物相…  相似文献   

12.
【背景材料】2005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教授伊夫·肖万、美国教授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又称换位合成法,是指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的碳碳双键切断并  相似文献   

13.
“盐酸”教案四川省通江县二中(635700)徐祥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2.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3.理解复分解反应;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盐酸的化学性质;2.指示剂在酸碱中的颜色变化;3.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有...  相似文献   

14.
俞远光 《广东教育》2006,(7):100-101
况。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分析: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情 (1)有气体产生。 (2)有沉淀生成。 (3)有弱电解质生成。  相似文献   

15.
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生成物中必备下列条件之一,即(1)有气体放出,或(2)有沉淀析出,或(3)有水生成。否则就不能发生。其实,即使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也不一定能发生,因为它的发生对反应物也有一定要求。一、复分解反应对反应物的要求1.酸+碱→盐+水参加反应的酸和碱中至少有一种可溶,反应可能进行;若两种反应物都难溶于水,则反应就不能进行。如HCl+NaOH=NaCl+H2OH2SO4+Cu(OH)2=CuSO4+2H2O(不溶)Cu(OH)2+H2SiO3≠(不溶)(不溶)2.酸+盐→新酸+新盐参加反应的酸必须可溶于水;如果反应物…  相似文献   

16.
覃秋明 《广西教育》2012,(28):50-51
一、教学过程及学案设计思路(以酸、碱、盐教学为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的反应能否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复分解反应中的先后律 1.与H^+反应 (1)向含有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一般总是OH^-率先与H^+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一、特征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用表达式表示为AB+CD=AD+CB。它的基本特征是:(1)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2)生成物是由两种反应物物互相交换成分(即交换简单离子和原子团)而得到;(3)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只有同时具备上述特征的反应才是复分解反应。如反应CO。+Ca(OH):一CaCO。++H刃。虽然具备特征(1)、(3),但不具备特征(2),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规律与反应条件规律1酸十碱~盐十水反应条件酸或减必须有一种溶于水。当酸为可溶性强…  相似文献   

19.
1.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第一大题第9小题 【试题】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双键断裂、两端基因重新组合成新烯烃。若CH2=C(CH3)CH2CH3与CH2=CHCH2CH8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  相似文献   

20.
理解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重点),掌握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难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知道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熟悉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大反应类型,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中考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