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底层民众普遍经历了物质生活贫困。由于独特的经济、社会和宗教环境,英国乡村家庭内部救济、庄园共同体济助和基督教慈善救助等诸多济助因素,共同构建起多元化救助体系。其根植于传统社会的救助网络,保证了乡村贫困人口在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能够生存下来,缓解了社会贫困压力,避免了社会动荡,为乡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济助体系由宗教慈善向世俗救济、临时性施舍向长期救助、随意性自愿救济向近代政府法制化公共济贫的过渡,开启了英国社会保障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英国并不是资本主义最先萌芽的地方,但英国却是资本主义最先发展起来的地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英国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王牌资本主义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在研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时,研究英国资本主义是如何迈出第一步,即英国社会是如何实现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的这个问题十分重要。要研究这一问题,就必然要涉及到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乡村工商业。本文拟就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工商业发展的原因、状况以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英国村庄共同体为研究对象,从庄园档案资料入手,通过对村庄共同体的独立法人、治安、军事以及税收等职能的论述,指出村庄共同体在中世纪英国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世纪时期的英国村庄共同体并非是原始社会的"残余",而是拥有一定自治职能的重要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4.
村庄共同体是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重要的基层组织,它的形成与发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村庄共同体是在古代村落的基础上,既保留了古代社会中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同时又融入了中世纪敞田制下的条田制等新元素发展起来的;随着敞田制村庄的形成,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又赋予了村庄一定的社会职责,从而使得中世纪的村庄成为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共同体组织。村庄共同体的形成不仅奠定了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而且还创造了中世纪乡村社会"私有共享"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中世纪较为孱弱的个体权利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早期英国自由农民主要是庄园中的自由持有农。他们形成于英国庄园化的过程中,主要来源于进入英格兰的法兰克人和原丹麦法区的索克曼人和少量维兰。  相似文献   

6.
在中世纪西欧的庄园制度中,对土地的经营与管理方式随西欧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中世纪早期,领主与佃农以划分份地和劳役要求为基础形成经济和社会关系;租佃制兴起后,领主不断将自营地划分小块租与佃户,收取货币以维护稳定的经济收入.货币关系介入土地经营是社会结构演变的结果,也促进了领主与佃农收益状况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曾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请个中国厨子,娶个日本太太,再找个法国情人。"住在乡下,拥有自己的一小块世外桃源,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因为从古到今,英国的贵族们都是乡下人,他们把乡村变成了一座座传奇庄园。英国的庄园都在偏远的乡下。一般是一村一庄园,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内的建筑大多沿袭16世纪伊丽莎白时期的文艺复兴和哥特风格,采用半木结构,庄园内有庭院、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还有名人和他们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欧洲中世纪时期"骑士精神"盛行一时,到了中世纪晚期逐步走向衰落,其原因在于采邑--庄园经济的衰落使骑士制度逐步瓦解;战争的平民化和雇佣军的盛行使骑士队伍萎缩;基督教的腐朽弱化了"骑士精神";不适应军事和战争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庄园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物质基础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商品交换活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西欧实现商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中世纪早期王权和教会组织对商业活动的保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0.
自中世纪以来,英国在财产继承上长期实行长子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历经几个世纪在英国社会最终确立。这一继承制度的确立和推广,确保大地产长盛不衰,并在英国社会转型之际,释放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有利条件,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变革的进程。同时,受这种继承制度的影响,英国社会形成了限制王权的二元政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中世纪晚期英国村庄多具有共同体的性质,村民们在村庄经济事务、法律生活中都能"自我调控"管理,社区的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也具有很强的民意色彩。村庄共同体的"自治"性制约了庄园领主的权威。  相似文献   

12.
王玉亮博士的《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共同体研究》以中世纪晚期英国自然聚居的村庄为研究对象,展现了村民们在社区事务管理中自我调控管理的能力和影响。该书的出版为我们研究英国中世纪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中世纪的英国农民。  相似文献   

13.
一庄园制度的起源庄园是欧洲中世纪时期农业生产的基层单位,也是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基层单位。“典型的庄园”包括着一个农村和周围的田地。但是普通的庄园,并不如此整齐。较大的庄园往往包括着几个农村,小的庄园有的只占着一个农村的一部分。庄园的土地是封建领主所有,而直接生产者的农民通过各种地和形态,从封建领主的手中取得占用一部分土地的权利,进行个体生产。庄园上的土地,普通分为三部分:(一)领主自用地,(二)农民们的份地,(三)庄园居民共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居住状况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世纪晚期的英国,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多数农民对其住宅进行了改造和重建。居住形式的变化,住房结构的改善,房屋质量的提高,使当时英国农村居民的居住状况全面改观。农民居住状况变化是转型时期英国乡村社会深刻变革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影片简介: 电影《高斯福得庄园》得名于一座坐落于英国乡村的庄园。故事发生於1932年,威廉·麦克考都爵士(麦克尔·甘鹏饰)和他妻子希尔维亚夫人(克里斯汀·斯考特·托马斯饰)在他们美伦美奂的乡村庄园内为亲朋好友们举办了一个狩猎会。然而,他们和众多佣人所不知道的是,一起谋杀案也在悄悄的进行中。导演马斯特罗·罗伯特·奥特曼首次尝试谋杀悬念类影片,就让我们同英国的贵族们一起,经历了一个悬疑丛生的凶杀案,同时也领略了英国贵族以及下层社会人物的众生相。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庄园经济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物质基础的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商品交换活动日益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西欧实现商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中世纪早期王权和教会组织对商业活动的保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7.
前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乡关系,既不同于中世纪的城乡对立关系,也不同于近代城市统治乡村的关系,城乡经济日益加强,城乡之间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加速了乡村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英国因此率先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由农耕世界向工业世界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1450—1650年是英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该时期英国地方行政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欧洲经济-社会史的重要内容,其中富裕农民群体的公共政治生活尤其引人瞩目。本文将聚焦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英国乡村社会精英群体的公共政治生活状况,即富裕农民担任地方行政管理职务、担任陪审员等方面情况,从一个方面反映英国这一时期地方自治的特点,同时有助于理解和说明富裕农民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地方自治之家,与英国的其他制度一样,它的地方自治制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从地方政府的管理机制与地方社会的治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理清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世界各国由中古农本封建主义文明向近代工商资本主义文明转型的先驱和典范。长期以来,各国史学界为了认识把握这次社会转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认识英国中世纪转型时期的城市化,对把握认识英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脉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