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审判权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是以普通法系(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司法制度为支撑的,存在固有的缺陷。审判权的行使无法涵盖整个高度复杂的司法过程,检察机关事实上行使着大量的以作出裁判为内容的司法权。我国的宪政体制奠定了构建审判权和检察权双中心地位的宪政基础,检察权的内容和统一的司法准入制度决定了这一构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世界两大法系所决定的司法制度和法律传统的不同,各国的司法审查原则及其制度,也各不相同。正确划分司法审查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对人民法院如何行使行政审判权及行政机关如何行使行政审查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民法院对显失公正行政处罚的变更权也称司法变更权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 ,运用国家审判权直接变更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它是法院行政审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变更行政机关的不当行政行为 ,是法院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的一种司法监督 ,尤其是对行政机关行使处罚权的一种有效制约 ,是一种积极的司法行为 ,具有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民事执行权的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行民事执行管理体制的积弊是司法体制改革不够深入的重要表现,民事执行权本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权,应当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行使。这将使审判机关摆脱“执行难”的困扰专心行使审判权,且使执行权的配置及其管理体制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一规定说明,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适当性,换句话说,也即不适当具体行政行为不具可诉性。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并不符合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的理论以及法的价值要求,因而,笔者认为,对不适当具体行政行为,应允许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亦应对其进行审查。 我国行政诉讼法之所以规定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不审查其是否合理,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立法者认为,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裁定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属于审判权的范围,而确定行政行为是否适当、是否合理,则是行政权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国家审判权由国家法院统一行使.不能由地方分割,我国现行的县市基层中级法院隶属地方权力机关等法律规定不符合宪政原则。我国国家四级法院的设置和院长、法官的任命,都要遵从宪法、法律和职业自律等双重管理机制。建议在初审法院设置小额、轻罪法庭,适用法律原则与习惯审判,统一司法执行。  相似文献   

7.
周会茂  尹强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1):57-59,62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长期以来民事审判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被国外誉为“东方经验”。该制度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于及时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带有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法院调解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司法实践需要,暴露出该制度的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该制度作用的发挥。本文剖析了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司法行政机关,是政府管理司法行政事务的职能部门,亦即行使司法行政权能的专门机关。我国的司法行政机关,经历了一个设而又撤,撤而又复设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司法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管理的组织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虽然经历了几次重大调整,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先从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国际比较的角度,论述我国司法行政机关应行使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由人民群众的代表与法院的审判员共同审判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的一种制度,是公民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形式。文章探讨分析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制度构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陪审员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限制政府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主要目标的宪政建设必须依靠司法才能得以完成。在司法活动中,公检法三机关是三个重要的主体,各项司法改革的措施也都是围绕着三机关的关系进行的。在宪政视野下我们审视了传统的公检法关系,提出了我国公检法三机关的设置以及三机关的关系模式违背了宪政以及司法的原则。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司法改革与宪政建设,笔者论述了重新科学界定我国公检法关系的原则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税收司法是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人民法院在宪法与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处理有关税收刑事诉讼与税收行政诉讼和税收民事诉讼的活动。在实践中,税收司法存在诸多的困境,阻碍了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最高人民法院的巡回法院,是符合中国国情、合理调整审判权分配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实现司法独立与保障人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判权的特殊功能在于审查、监督行政权力.行政审判权面临的问题是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不力,其中既包含了历史传统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是现实环境交错作用的产物.因此,有必要对行政审判权进行重新配置,对行政审判权的功能重新进行定位,从制度上赋予行政审判权更加超然的实际地位,在法官选任和组成上使行政法官队伍区别于其他法官队伍或有更高的要求.在宪政建设不仅是"宏大叙事"也是"微现论证"的语境下,通过重新想象与重新配置后的当代中国的行政审判有可能成为宪政建设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是我国多年司法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目前法院调解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应对法院调解程序进行法律规制,从立法上对可调案件范围、调解程序开始阶段、调解方式等予以明确界定,进而减少调解活动的随意性,使法院调解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诉讼案件申请上级行政机关裁决,法律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效率低下。美国、英国、日本通过司法的途径解决行政权限争议。构建我国机关诉讼制度,要明确原告的主体资格,严格限定受案范围,确立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审理方式,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判决类型以确认判决为主。  相似文献   

16.
民事抗诉制度的设置,是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误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不相适应,影响了当事人民事诉讼处分权的行使,也不能体现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原则,因而不科学,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胝哩,决定重新进行审理的再审程序,它是一项具有补救性质的重要的诉讼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正确认识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具体完善,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机制,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时,决定重新进行审理的再审程序。它是一项具有补救性质的重要的诉讼制度。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正确认识我国现行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具体完善,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机制,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行政强制执行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现状和弊端,提出行政强制执行权应由行政机关统一来行使;设定科学合理的执行程序,再加上司法机关对行政强制执行的司法监督,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减轻法院负担,保障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有序实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司法审判权制度移植自西方国家,但受到我国传统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司法审判权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异化现象。这些异化现象既影响了审判机制解决纠纷功能的发挥,降低了审判效率,又制造了新的司法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笔者认为应在充分认识审判权性质的基础上,坚持审判权的中立性、独立性、正当性和被动性,科学构建我国审判权的运行机制,使我国的司法审判权逐步形成独立、公正、效率等品格,为司法审判权运行进入正常轨道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