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内容不同解构,发现教师在科学课堂中的不同的价值追求。前不久,两位老师执教同题课《把固体放到水里》,观察两位老师的课堂,对比两位老师的设计,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引领孩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体悟科学本质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4)
近来,参加无锡海峡两岸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台湾两位老师的《创作儿童诗》《介绍我自己》和无锡、上海两位老师的《吹乒乓球》和《运用新方法指导作文》。课堂与讲座满满的,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个性在作文中尽情飞扬"。一、猜猜老师小时候[案例]师:看看这三样物品,猜猜老师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投影"玻璃弹子")生:老师小时候爱玩玻璃弹子,像个男孩。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小学科学课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小学科学课堂,依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主要是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怎样打造省时高效的科学课堂,让科学课能够真正走出低效率、耗时长的问题,我认为老师们应该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5.
课堂背景任老师是一位小学科学教,执教已七年多。《面包发霉》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界》中的第三课。任老师先后次讲过《面包发霉了》一课,她经对本课的教学活动作过多次入思考。两次教学呈现出的教情景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们将两节课的课堂实录中相同两个教学环节作一对比,进行析,或许会有一些收获。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体上的霉;能够通过设计控制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描述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知道霉一种真菌;知道食物发霉的原;掌握防止食物发…  相似文献   

6.
钟平 《教师》2014,(1):106-106
正案例这是一节湖南省桃源县漳江小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汇报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3课《梦幻中的城堡》,所教班级是三年级221班。课还没开始,教室里已坐满了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上课铃响了,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要当着这么多领导和老师的面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非常漂亮的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想!"学生兴奋地回答,语气显得有些迫不及待,(点击课件)"请看大屏幕,她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国庆前夕,我来到海滨之城厦门,参加第三届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活动。短短两天时间里,我有幸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和六位教师的课。第一天"同课异构"由李若宁、梅慧民、陈骞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二天"同课异构"由李兆云、程波、刘夏丹三位老师共同演绎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关爱他人"。我用心聆听,感受颇多,收获满满。  相似文献   

8.
构建简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喻伯军老师说":要走向简约的课堂,就要大胆地缩减课堂教学的环节,整合细小的环节,力争把一节课的教学环节缩减到三至五步。"这就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教"、"精讲",要做到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环节简化、问题简要、课件简明,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师生的课堂幸福指数。"三学两练"五步教学模式,即学生自学、同伴互学、教师导学、课始基础知识练习、课末巩固拓展练习五环节,真正走向有效教学,实现高效课堂。《一片树叶》的教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简约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一、课始基础练习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由他指出字词,请两名同学上黑板默写。写好后完全由他给分并点评,其他同学默写情况由组长全权负责,并且在小组评价表上  相似文献   

9.
怎样让每堂科学课都上得简约而有效,这值得我们思考。追求简约的课堂成为科学教师的努力方向。基于这些思考,笔者以《动物》《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简单电路》这三节内容来进行阐述,论述简约课堂的构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一些做法,分别是:简洁明了的教学内容、简要精炼的教学目标、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简明实用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让每堂科学课都上得简约而有效,这值得我们思考。追求简约的课堂成为科学教师的努力方向。基于这些思考,笔者以《动物》《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简单电路》这三节内容来进行阐述,论述简约课堂的构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简约化的一些做法。分别是:简洁明了的教学内容、简要精炼的教学目标、简约有效的教学设计、简明实用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燃智慧的火花》和2004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中的《课堂竟能如此美丽———特级教师孙双金采访记》两篇文章都列举了孙双金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孙老师让学生质疑,一位学生(黄菲飞)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孙老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探究后仍“举步维艰”之时,孙老师从“风”这个角度予以巧妙点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下子豁然开朗:“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  相似文献   

12.
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是其本人教学机智的最直接体现。2013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培训",并在金华度过了珍贵的40天学习时间。学习中期,班内选出了2位学员到金华环球小学进行教学展示。其中尤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课前,两位老师均不知道展示地点的电脑色系有问题。课上,这一问题就给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带来了不小的突发状况,而两者的应对则引发了笔者对于教师  相似文献   

13.
黄爱华老师的课聆听过很多次,每次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每次都得到一种震撼。在"千课万人"小学数学研讨观摩会上,又一次聆听到黄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再次如沐春风。一、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伙伴。本节课,黄老师只是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一位老师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选择猫、鸡、青蛙、鱼、蝴蝶、乌龟等动物中的一种进行观察,并要求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开始上课了,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个个都非常兴奋,因为观察动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发现,都急着要告诉同学和老师。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同学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老师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时,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同学,重复内容不说,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课堂上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惟恐老师没看见…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一位老师上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选择猫、鸡、青蛙、鱼、蝴蝶、乌龟等动物中的一种进行观察,并要求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开始上课了,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各个都非常兴奋,因为观察动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发现,都急着要告诉同学和老师。但考虑到能让更多的同学将自己的发现在班上得到交流,老师要求学生交流汇报时,观察同一种动物的同学,重复内容不说,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学》编辑部举办的“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朱乐平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深为朱老师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所折服,与听课的学生一起享受了一次数学理性思考的盛宴。  相似文献   

17.
黄中南 《广西教育》2010,(10):44-44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文。两位老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的要求,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分头备课,形成了“同课异构”的课堂形式,然后集中在横县云表镇中心学校分别在不同班级上课。从课堂效果看,两节课对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聆听数位优秀老师的精彩课,其中有两位老师在课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9.
锡山区自2001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果和经验。"十一五"期间提出了"三品课堂"引领全区课改工作向更深处发展,课堂三品化的过程也成为全区教师实现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历程。要打造小学科学学科的品质课堂,让每一堂课都具有内质,耐得起细细品味,必然要归结到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归结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归结到教学是否有效的范畴中来。下面以港下实验小学尤春来老师的《导体和绝缘体》一课为例,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课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一种有效载体。近期,我们以"小学数学概念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题,由两位扬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于老师和杨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流程,力求体现"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的课堂模式;教学内容,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课入手,确定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认识面积"。两位执教教师的课堂,虽风格迥异,但精彩纷呈,均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