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孝”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无价瑰宝。"孝"字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孝"是会意字,表示老人在上,晚辈在下,儿孙搀扶老人。"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传统源远流长。它是华夏民族赖以繁衍生存,繁荣昌盛的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基石。传统文化对践行孝道的具体建议是:尽心尽意赡养父母;孝亲需加强自己的修养;"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顺父母要有紧迫感。倡导孝道在当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释“孝”     
"孝"字最早见于金文,西周语料中,"孝"的对象全为死去的先祖考妣,结合"孝"的字形,可以得出"孝"的本义是专门针对先祖考妣的祭祀,其行为主体是宗子,行为对象是先祖考妣。当这种行为的主体和对象都发生改变时,"孝"就由"祭祀"引申出"善事父母"义,成为"孝"的核心义项,并进一步引申出其他义项。"善事父母"这一行为的中心义素由"行为"变成"人"的时候,"孝"就由"善事父母"引申出"孝顺的人"。当"善事父母"中的限定义素减少,只保留了一个义素"善","善事父母"引申出"一切善德的通称"。"善事父母"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赡养,因此,"善事父母"又引申出"畜养保育"义。"善事父母"的主要内涵是关于子女怎样对待健在的父母的,当父母去世后,这一行为就延续为子女如何对待过世的父母,"善事父母"又转移为"和丧事有关的一切活动"。  相似文献   

3.
"孝"的词义源流发展经历了以下过程:人类"孝"意识的起源、发展和成熟导致了"孝"最初意义的形成;"孝"字产生之初的本义为"善事父母";"孝"词义在后世逐渐引申出多个义项;我国当代的"孝"是对传统"孝"的辩证继承。  相似文献   

4.
"孝"作为父母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最基本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文章以《论语》为中心,认为"孝"应从养亲、敬亲、谏亲、继志做起,子女对父母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奉养和精神上的关怀,而且还要能够做到谏亲、继志,这样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相似文献   

5.
连鹭霞 《海外英语》2012,(23):185-186,203
《辞海》中注释"善事父母曰孝",这是中国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中国自古就提出"孝道",并产生和发展出独特而纯粹的"孝"文化;然而,西方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待老"文化。中西"孝"文化是开展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比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孝"的本质,取长补短,促进中国孝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佳话。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要把"孝"渗透到教育中去,努力发扬孝文化的精华。我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中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使不少学生感到迷茫。传统的孝文化也越来越失去最初的精华。面对这一现状,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拯救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孝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12,(32):54-55
正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内容包括"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等。在一次网络调查中,大部分网友认为新版"24孝""很有道理,会用这个标准孝敬父母",也有网  相似文献   

8.
高明的《琵琶记》是从早期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高明在改编过程当中,是否真心要将蔡伯喈塑造成"全忠全孝"之人,是否真的要为书生蔡伯喈翻案。本文就从蔡伯喈的"三不从"出发,力改原先一味的称赞,重新详细的分析"全忠全孝"的蔡伯喈。  相似文献   

9.
神行太保:金秋到,时节好,月饼飘香口水掉……那啥,我是说,小记者,齐返校,新闻新事早报道——孝,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可这天,我却目睹了如此之"孝"。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学生"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二是中学生的新变化加大了"孝"教育的难度;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陈旧;四是学习评价体系存在知行脱离的现象;五是没有专门的"孝"教育教材。文章针对"孝"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二、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三、更新观念,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孝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四、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五、制定专门的"孝"教育教材。  相似文献   

11.
吴健 《班主任》2011,(8):31-32
在"一校一品"的创建工作中,我校选择"孝文化教育"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我们五(1)班承担了"亲子共谱‘孝道之歌’"的子课题,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孝文化、宣传孝文化,进而践行孝文化,与家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力争形成人人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31名9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6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90后大学生的"孝"观念传承了传统孝道中的核心成分,他们非常认同"孝"的价值,也愿意在物质和精神上对父母给予支持和关怀。但同时,大学生"孝"观念体现出新特点:(1)在整体"孝"观念上,"孝"的伦理道德色彩弱化,感情色彩增强。(2)在具体的"孝"的行为上,"孝"与"顺"相分离,以相互尊重代替对父母的谦恭服从。因此,在进行孝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培育和激发亲子间的感情,减少道德说教的成分,增强亲子间的平等沟通,促进代际之间的理解,有效促进"孝"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是源远流长的古训,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许人人都能理解"善"与"孝"的关系和意义,但要真正把"孝"落到实际生活中,那就不容易了.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我爷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肖文燕 《海外英语》2016,(15):132-13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礼乐文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孝"的不可对译对儒家典籍的外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外推造成一定的困难。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对孝的翻译也是不同的。该文通过语料库对不同译者在《孝经》和《论语》中"孝"的英译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以期对"孝"的翻译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孝"和"孝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了在学校中倡导"孝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就"孝文化"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培养学生诚信和感恩方面、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方面以及树立忠心报国远大理想方面的价值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汉代以"孝"治天下,公开提倡以"孝"为本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墓葬形制,由中原地区的竖穴土坑墓向横穴式室墓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孝"的重要理念在其中的作用。西汉武帝在贵州设置郡县以后,大量汉族官吏、军伍、豪民进入贵州,中原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制也先后在贵州传播开来。结合贵州的汉墓考古资料,进一步探究中原"孝"文化对贵州汉墓形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虞"非孝"观是20世纪初期中国"非儒反孔"思潮中的典型代表。"非孝"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巨变的时代,其形成与社会环境变化与吴虞本人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非孝"观念在近代的首次提出,既提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破冰,亦活跃了自宋明理学以来的学术氛围,成为五四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革新的重要旗帜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校培育"孝"文化,应注重营造适于"孝"德生长的校园文化;要加大推进"孝"德教育进课堂的力度,在思政理论与实践环节突出或渗透"孝"德教育内容;发现和培养大学生身边的"孝"星榜样,充分发挥"孝"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灵异记》中有几则"不孝"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日本人的亲子观。由于古代日本不存在"孝"观念,在全面接受儒、佛思想后,必然会产生冲突。本文以《日本灵异记》中的"孝"与"不孝"为研究对象,从《日本灵异记》中展现的亲子关系、从亲子关系的变化看《日本灵异记》中的"孝"、《日本灵异记》中的"孝"的知识背景三方面来做出阐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这几则不孝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人虽然接受了"孝"思想,但并未完全消化,且具有儒、佛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玲 《文教资料》2007,(20):114-115
中国和韩国都是信奉儒教思想的国家,两者在德育尤其是"孝"德方面有一定的同源性。但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及各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导致了两国在"孝"德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实践行为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体现在继承性差异、践行性差异以及社会性差异几个方面。从比较中分析得出了中国"孝"德目前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在借鉴韩国"孝"德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的"孝"文化,以解决中国的"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创造中国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