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海子诗歌中除了能读出其清澈明朗干净温暖的诗风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王者般的风范,即建立诗歌王国,成为自己的诗王。那种霸道豪迈野心勃勃的冲动与激情彰显了他对诗之境界的无限攀登和追求,直至极致。这种青春理想和精神渴望,使海子单薄的身体中蕴藏着惊人的力量和信念,他拥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精神家园。王冠作为一种象征,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它熠熠生辉在诗人纯净的土地上,像太阳一样给予希望、温暖、关爱。王位精神给予他创作灵韵,在诗歌中追寻希望、光明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当代学院派诗人海子在结束自己25岁生命的前两个月写下的一首撼人心魄的诗。初读这首诗,你会觉得诗人有“积极”的追求,“幸福”的向往,在努力追求尘世的“幸福”。可当我们细细咀嚼之后,你会品味出诗人海子内心无比的苦涩和无奈。这种苦涩和无奈表现了诗人海子人格的二重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挣脱世俗、极力追求自己惟一的“幸福”———对诗坛“王位”的渴望。诗中表现出对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又蛰居京郊昌平,埋头写诗。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自己与家人、亲友、社会一天天隔膜…  相似文献   

3.
作为民族诗人的海子,其诗歌虽是以汉语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与丰富博大的西方诗学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宏大的"大诗"追求也是力图要调和诗与哲学的千年之争,完成维柯式的"诗与真理的合一"。海子的诗歌确实深受德国浪漫派等西方文学的影响,然而海子诗中所体现出的天才般的创造性、强烈的"陌生化"的美学效果、和复杂深刻的人类性内容也是不可否认的。海子不仅是民族诗人,还是"世界诗人",其诗歌也是"世界诗歌",其《太阳·七部书》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世界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回顾海子     
王东东 《河南教育》2010,(11):40-41
海子是最受大学生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这从他的诗在大学生中的传诵程度便可清晰地看出来。在"百度贴吧"的"海子吧"中,有很多人用"纯净""自由""理想""飞翔"等词语来形容海子,其实,这些词语都是指向海子诗中所透露出的精神的。诗人已经走了,但是他的诗进入了高中课本和当代文学史,影响着越来越多青年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抵近诗的内核是我们背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名篇后的期望。年轻诗人王东东对海子的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新教材选了《面》这首抒情短诗,是很有眼光的。通过它,读可以一窥海子抒情诗的持质及其诗学理想、笔想就第三代诗人的诗学追求尝试解析这首诗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歌中流传广泛的一首抒情短诗。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充满亲情的生活图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和温暖。然而两个月后。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附近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产生了某种分离,怎样理解海子的幸福?本文试图结合海子整个诗歌创作过程和他的诗歌理想去阅读分析。关于海子的诗歌及其本人传奇的命运正是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因此我想以此作为生长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歌的主旨,引导学生走近海子,理解海子,进而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认识生命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
因为海子独特的艺术风格,当代人们多认同他是一个抒情诗人。但在他寄托了诗歌理想的长诗和诗剧中却有着更多的诉说。海子提出的“民间主题”有着特定的含义,只有对它进行剖析才能看到海子诗歌理想的内核,获取海子诗歌的价值取向;海子不是一个忙于解构的诗人,而是一个醉心于重构的艺术家。海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如何寻找文学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8.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离开了世界,留下了"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抒情诗歌,读海子的诗,正如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一样,诗中丰富的意象既表达了海子的诗歌理想,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世界,情感纯粹而真挚,本文从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出发,探究诗人的理想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9.
水意象与海子的诗国理想之间存在若密切联系。“海子”的笔名包含诗人以“海之王子”身份坚持抒情化创作道路、建立纯净诗歌王国理想的涵义:海水、河水、湖水、雨水、泪水、血滴等各种水意象,或隐或显地象征着海子毕其一生所坚持的“诗国理想”。  相似文献   

10.
海子的《秋》虽然短小,可是不少人拿它没有办法。特别感到难以理解的是诗中有不少难解的“逻辑结”。但是,如果我们以西方哲学家“追问”的精神再执着一点解读此诗,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疑问,正是诗人留给我们的引路彩标。  相似文献   

11.
重读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本切入海子诗歌,同时解读海子本人。海子诗歌内洒从命题和意象两个方面得到呈现:命题足海子对世界的假定和命名.意象则作为求证的结果消解命题,最终从诗的本质上观察到海子理想的毁灭。  相似文献   

12.
在国外著名诗人中,裴多菲以一首诗歌奠定了他在全世界青年读者心中不可磨灭的地位。学习裴多菲的诗歌,我们需要从生命、爱情、自由的角度来理解诗人是如何用生命来实践他对民族深爱的诺言。  相似文献   

13.
海子作为20世纪的天才诗人,开创了中国当代感伤的浪漫主义先河。西方死亡哲学将死亡定义为人生的警醒者,激发人们质疑现有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的真谛。由于时代造成的悲剧性格,海子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归宿,在诗歌中大量描写死亡意象,抒发对世俗世界和物质生命的排斥感,并且最终选择了献祭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著作丰富,今留存诗歌约九千三百首。在这近万首题材广阔、风格各异的诗篇中,流传最广、质量最高,最能代表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是那些爱国诗篇。陆游以诗歌为武器,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投降主义;同情人民疾苦等几个方面在南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赋予了爱国主义以特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一个把生命当作诗,以诗来书写生命的诗人。孤独、家园与死亡是他诗中生命意识之表现最为突出的几个侧面。通过对这几个意象系统的精心营构,闻一多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丰富复杂的生命世界和一幕幕斑驳陆离的生命场景。透过意象之维,可以读解闻一多诗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刘克庄是我国南宋后期的重要文学家,虽然他的诗作远远多于词作,但人们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词作,尤其是关心人民疾苦和国家安危这一类词。历来认为他是南宋继辛弃疾之后的又一位爱国词人,词作主调是爱国的,激情高昂,风格豪壮。事实上,受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影响,他的前期词作壮怀激扬,志深意长,而后期词作则低吟消沉,遁迹避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坛著名的实力派诗人江一郎是从乡村语境创造诗篇的高手。他以特有的敏感和睿智直接潜入生活与生命经验的底部,透视人生,拷问死亡。弥散于诗行间的是草根诗人的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他的诗作内敛而有张力。江一郎对庸常生活的挖掘能力和感悟能力令人惊异,他沉潜于诗的技巧,烘托意境,驱遣手法,锤炼语言,把握节奏,其诗呈示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诗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八十年代杰出的现代诗人海子凭借独特的意象体系屹立于中国现当代诗坛。早期的海子在短篇诗歌的写作中大量使用阴柔优美的母性意象,其可分为母性身份意象、母性身体意象和母性物体意象三大类。单纯敏感的个人性格、与众不同的哲学观点以及人类普遍的母性崇拜是海子短诗中大量使用母性意象的原因。海子既继承了中国现代母性书写传统,又借鉴了西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母性意象群。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是清代的一位著名爱国诗人 ,他的一生是外交官、政治家兼诗人的一生。黄遵宪一生创作了 10 0 0多首诗 ,《人境庐诗草》是其代表作。该诗集取材广博 ,内涵丰富 ,格调高雅 ,凸现了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黄遵宪主张诗人要关注现实 ,强调诗歌的社会功利 ,并且极力倡导以口语入诗 ;其艺术见解和创新精神在晚清诗坛上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对于当代中国的诗歌创作来说 ,依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湘的诗充满着深厚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同时又特别讲究诗情、诗意、诗形、诗韵,注重诗的音乐的美。他的诗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是相谐和的,其诗学观是以爱国思想、民族意识为主导的。在朱湘看来,作为真正的诗人,要在对自然、人生的歌咏中,显现诗人的内在的本真情感,而这本真情感的显现又必须在诗形上符合“诗的真理即是美”的审美标准,因而关注人生社会、亲近自我情感、注重艺术美就成了朱湘诗学思想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