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起车夫,陆海空三军熟悉他的人可不少。而通过报刊.影展的摄影作品知道车夫其名的人则更多。近几年,车夫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获奖,使得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期望更多地了解他。车夫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怎样获得了成功?黑红的脸膛,强健的体魄,身着戎装的车夫,好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他1964年入伍,从放映员、摄影干事到军内外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车夫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提起车夫,陆海空三军熟悉他的人可不少。而通过报刊,影展的摄影作品知道车夫其名的人则更多。近几年,车夫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获奖,使得熟悉和不熟悉他的人,都期望更多地了解他。车夫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怎样获得了成功? 黑红的脸膛,强健的体魄,身着戎装的车夫,好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他1964年入伍,从放映员、摄影干事到军内外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车夫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少年时代的车夫喜欢绘画,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迷上了摄影。20多年来,他挎着心爱的相机,把镜头对准沸腾的军营和火热的生  相似文献   

3.
我与速写     
1987年我访问西藏归来,抱着试探的心情,给《人民日报》文艺部寄去几幅拉萨的速写,没想到在同年12月4日的《大地》美术专页上,发表了我的一幅西藏大昭寺的速写。我的作品竟然能登堂入室,真叫人兴奋不已。编者在“来自生活的速写”栏目下,写了一段短文,指出:“速写是画家深入实际、直面生活的记录;是画家训练观察能力、积累素材的手段;也是画家与人民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的彩练。”其实,画画不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也并非一名专业画家,这只不过是我的一个业余爱好而已。但自己长期从事出版工作,也并非没有一点因缘的关系,这些年我画过山山水水自然风光的速写聊以自娱,也结  相似文献   

4.
人力车是近代上海交通工具之一,坐人力车是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车夫拉车奔跑的图景,构成了上海街头一幅流动的风景线.人力车夫是上海城市的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特色,所以从其社会形象中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人力车夫的整体评价,可以透视出人力车夫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调适的努力,有助于深化对人力车夫群体的立体了解. 一 人力车夫是随着人力车的引进而出现的一个庞大下层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5.
一幅好的新闻速写,在报纸上有时就是一个版面的闪光点。报刊上的新闻速写曾有过辉煌时期。20世纪60年代尤为突出。那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速写画家,比如叶浅予、阿老、赵士英、董辰生、陈衍宁等。他们的速写均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但是,80年代起新闻速写日趋减少。近年来又有人呼吁让新闻速写再度繁荣,但应声稀疏,终不见成效。新闻速写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新闻速写以简便的绘画工具和快捷  相似文献   

6.
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南疆战场上,王伟国虽不是英雄,但他的名气可大得很。老山前线的将士几乎都知道他的名字。王伟国是炮兵某部的宣传干事。他冒着硝烟战火,手捧照相机拍下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摄下了一幅幅英雄形象,大家亲切地称他是  相似文献   

7.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从高空尽览我们祖国美丽的万里河山,而云南教育出版社和云南美术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大型画册《壮丽中华》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这一缺憾。这部由《解放军画报》社记者车夫集30年拍摄之辛苦,从他在万里蓝天1300余航拍小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170幅作...  相似文献   

8.
作者简介冯明,吉林省长春市人,1960年生,毕业于长春联合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分校装璜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现为《深圳商报》美术编辑。他的黑白画、宣传画、速写在中央和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千余幅。  相似文献   

9.
速写七幅     
叮尸l!攀’犷’!~仁一主_上‘滚、人民日报社外景李瑞年速写矛‘之一勺,声叮、场八看看有什么好消息阿老速写月.飞。i阿新华通抓社外景囊户上二万幸速写报纸刚刚出版张大国速写.25..l彝“卜二蕊,、,气帕、一种砂了..尸.户‘护一.一尸妇户‘.艺冲点,价扁摇‘闷‘钻‘. -.匕.翻J~、户......月闷臼~~嘀”.‘,t‘,‘必 ...臼,.....勺口口,.夕一 .协.电.‘朴.长众广播大厦全景罗尔怒速写 阿先速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夏青同志.肠.{.‘户。今天晚上的电视节目开始了阿索速写一27.速写七幅…  相似文献   

10.
在报刊上,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耐人寻味的新闻速写,它构图新颖,别具意境,黑白分明,富有形式美,报刊的版面上有这样一幅好新闻速写既突出地烘托出新闻性又使版面获得富有趣味或情调浓郁的表现,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报纸美术     
四月份,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联合举办了报纸美术作品展览,共展出插图、漫画、速写、版画以及部分国画、油画等19个画种共843幅作品。这里选登了5幅作品。  相似文献   

12.
多为报纸增色添彩──由省长赞速写谈起刘晓刚去年9月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送来一函,并附9月3日大众日报画刊,上面有王建功副省长一段批示:“报纸、刊物天天、期期照片不少(这是必要的),偶见一两幅速写、素描之类,很觉新鲜,其宣传效应,可能不亚于屡贝不...  相似文献   

13.
一本色调素雅、印装考究的小书摆在我的面前.质朴的封面上,一帧书影衬出一幅十分简洁传神的速写肖像:清瘦的面孔、稀疏的白发,明亮的镜片后面,是专注深邃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仿佛正倾吐着睿智热诚的语言……欣赏了崔注中的速写佳作之后,我们还是细细浏览一下这位书装界老前辈张慈中先生半个世纪的杰作之林吧.  相似文献   

14.
有220多件作品参加角逐的1990年首都新闻美术作品评选,已于9月初揭晓。30件优秀作品获奖,其中有14个版面和专栏设计,9组刊头、报头和题图设计,3组速写,3幅(组)插图,1幅地图。本刊许林的刊头设计获二等奖。评选活动是由首都美术记者协会举办的。  相似文献   

15.
王震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13岁就从乡下到省城,在长沙打工。当过码头工人、人力车夫,有时流浪,后来当了铁路工人。当年他在职工运动和共产党员的影响下,参加了革命活动,随即加入CY和共产党。 王震身经百战,战无不胜,被称为铁将军。又因不断率军作战,穿越枪林弹雨,无暇刮胡子,胡子既多且长,也被称为王胡子。最近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的《王震传》(上),生动地描述了他战斗的一生。 老干部们都知道王胡子非常爱才,他很喜欢同作家在一起,而且无话不谈。他十分爱惜和敬重知识分  相似文献   

16.
雷锋的画像有很多,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这幅速写《雷锋在补衣》,却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幅画像。那么,又是谁第一个为他画的这幅画像呢?他就是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9周年前夕,笔者就这幅画像是如何产生的访问了已转业地方并退休的杨宝威同志。杨宝威转业前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团职创作员。他1950年参军,抗美援朝时在志愿军某工兵团宣传队任宣传员,1954年回国后长期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某工兵团,与杨宝威所在团是兄弟部队。当年11月前…  相似文献   

17.
速写,在绘画艺术中是画家积累生活素材的重要手段和经常运用的独立的一种绘画形式。如果把速写这种绘画艺术手段运用到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即称之为新闻美术速写。实践证明,速写在报纸宣传报道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速写与速写的特征速写这个词是随着西方绘画传入中国而产生的。英语是Sketch,即快速概括地描绘物象的意思。从技术上说,速写是在比较短暂的时间内,把某一刹那间目光所及的物象扼要地记忆下来,再用简约的线条把物象的构成规律——特征,运动规律——动态,准确地描绘出来。速写具有瞬间性和纪实性的特征。一个画家要进行创…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从小就展现出绘画天赋,在成为作家后还为自己的文学作品绘制多幅插图。张爱玲擅长人物速写和漫画,笔法简单朴素却十分传神,勾勒出人物的神态和性格。她的绘画作品在表现中西文化交融的同时,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诗言志”,这大多用在那些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身上。杨先生的诗作说不准是否有“言志”的成分;但是我确信一点,杨先生的诗任说“高雅”也好,“打油”也好,说它是“诗画像”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因为那些诗,从多方面把他的为人、形象、性格、喜恶、情感都活脱脱地展示出来了,读着他的诗,就宛如在欣赏一幅幅生动、诙谐的人生速写。杨先生喜欢运用自嘲戏语,发泄、释放自己的情感。他曾给自己的诗集取名为《银翘集》,并解释说:“我的打油诗多是火气发作时写的,用‘银翘解毒丸’来散火最合适。”他的自嘲诗很多,都挺风趣。例如,“少小欠风流,而今糟老头,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恃欲言无忌,贪杯孰与俦,蹉跎惭白发,辛苦作黄牛。”  相似文献   

20.
丹东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赵国春近日走入市档案馆,将他的速写集《昨天的丹东》捐赠给市档案馆收藏。赵国春自幼喜欢绘画,并有四十余载绘画功底。上世纪70年代,赵国春常用速写画法,真实记录"文革"期间抓革命、促生产以及农业学大寨等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