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讲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得力量,从此改变了自己性格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故事简单,学生容易读懂。可怎么让学生明白掌声的意义和内涵呢?我思考着,准备导演一出课文情景剧,让学生和英子交朋友。  相似文献   

2.
一掌声是什么,不是什么 《掌声》一课记叙了身体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很遗憾,《掌声》是一篇没有改编到位的语文课文。例如,课文第4自然段明明写了两次掌声送给小英,第6自然段在小英来信中却说“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掌声”。  相似文献   

3.
《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因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同学们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从而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关心别人,特别是要关心身处困境的人。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掌声》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的故事:小英因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偶然的演讲使她不得不面对同学们的目光,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小英鼓励的掌声;从此,小英以微笑面对生活,变得自信开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真切的关怀。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紧扣文眼"掌声",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及细节描写,采用对比品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掌声》(苏教版第五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相似文献   

6.
高亮美 《云南教育》2008,(11):44-45
教材简析:《掌声》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文章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相似文献   

7.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  相似文献   

8.
洪海鹰 《甘肃教育》2014,(15):93-93
正《掌声》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课文。文章以饱含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自卑的英子,在台上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变得乐观开朗。针对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如何以儿童的视角定位教学设计呢?笔者在反复琢磨作者、编者意图,反复研读中年级语文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设计。一、找准起点,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  相似文献   

9.
《掌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0.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交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真把我当作作者了: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再现】课文《掌声》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堂上我低沉的语调、眉宇间透出的哀伤,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贴近学生生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小英的情感变化——师:小英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怎么读能表达你此时的心情你就怎么读。(配上舒缓的音乐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2.
<正>《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让学生在爱的知识海洋中徜徉。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透过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小英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  相似文献   

13.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突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我?"让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真把我当作作者了:  相似文献   

14.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1.谈话导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学习一组以“爱”为主题的课文。2.朗读单元导语: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师:爱还可以是同学们的掌声!4.揭题,齐读课题:掌声[设计意图]课始就将学习课文置于单元主题之下,以“爱”为暗线,以“掌声”为明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出示生…  相似文献   

15.
一位青年教师带学生学习《掌声》,对课文进行粗略梳理后就急于引导拓展:“英子从忧郁变得活泼开朗,是同学们的掌声改变了她。这掌声代表什么?”当有学生说到“爱心”时,这位老师急于出示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先让我们把课文《推敲》读几遍,然后叫大家按照黑板上的提示复述故事内容。同学们的眼睛里个个放出兴奋的光芒,仿佛闪着智慧的火花。随着大家一一精彩发言,热烈的掌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17.
一串句子,一个故事——概述中学表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板书:木笛)读一遍。(生读)同学们课前把课文读了几遍?  相似文献   

18.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  相似文献   

19.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老师先让我们把课文《推敲》读几遍,然后叫大家按照黑板上的提示复述故事内容。同学们的眼睛里个个发出兴奋的光芒,仿佛闪着智慧的火花。随着大家精彩的发言,热烈的掌声在校园里久久回荡。处在围拢周身的热闹中,我依然安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