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为重点学习项目编排的。四篇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山中访友》的作者把自然界的景物当成自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分析】《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本单元的鉴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重在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古典诗歌意境之美、情感之丰,领略诗歌手法之精、语言之妙。作为本单元赏析示例课文,《春江花月夜》的欣赏,  相似文献   

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以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为重点学习项目,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山中访友》和《草虫的村落》,两篇阅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还有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一”。从内容上看,四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相似文献   

4.
【教材解析】《开国大典》一课先后编入浙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与浙教版教材不同的是,人教版教材将本课纳入"走近毛泽东"这一主题单元,与《长征》《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形成一组教材,从不同层面展现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而《开国大典》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自豪之情,对人民领袖的无比热爱,同时体现了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最高领袖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梅媛 《四川教育》2020,(6):49-49
思辨力是指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学生思辨能力的高低对语言、审美、文化等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在不同的文体中确立思辨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堂的节奏张弛有度,教学内容灵动高效。一、以教材编排的视角研读文本。《丁香结》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是宗璞。这是一篇文笔优美、富含哲理意蕴的散文。全文围绕丁香结展开。作者从晴日里丁香花的美写到雨中丁香花的美,由雨中丁香结联想到人生结,并由此引发人生思考:生命需要丁香如雪,也需要丁香结做伴。以此表达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王芳 《辽宁教育》2021,(3):30-32
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阅读时能在所读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二是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从上述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条语文要素都是围绕一个核心,体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联想". 《新课程语文1+X群文阅读》读本对应统编语文教材的内容,紧扣"联想"的主题,共收录了《巫...  相似文献   

7.
香雪与同龄人不同的青春价值追求是《哦,香雪》在统编教材编辑体系中的重要教材价值,《哦,香雪》的审美体验是其在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重要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教学指向的是表达方法。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松鼠》一文,教师可通过梳理篇章结构、延展思维训练和链接习作训练等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文本表达的内在秘妙,习得表达的具体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有关饱和溶液概念的教学,分析化学教师使用化学教材的不同层次水平,探索创造性使用化学教材,构建化学优质课堂,提高化学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月光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现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四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和意义本单元由《月光曲》、《菩萨蛮大柏地》、《灯光》三篇课文和一则读写例话组成。《月光曲》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分辨事物和联想”是这个单元训练的重点,学好本组课文,能激起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同情心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2.教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  相似文献   

11.
张欣 《教育艺术》2020,(4):27-28
《桥》这篇短小精悍的微小说,原人教版教材中,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感人的故事,并能入情入境地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在统编教材中,这篇小说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同单元课文有《穷人》《在柏林》。本单元"双线组元"的构建体现为人文主题——"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对比教材编排特点,可以发现统编教材中,对学生到底需要领悟什么表达方法作出了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1.《六国论》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中。本教材在单元编排上有四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各单元的“赏析示例”只有一篇。《六国论》被确定为该单元唯一一篇的“赏析示例”.可见它在该单元中的示范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十万个为什么》、《猜猜猜》、《我们的秋游计划》、《自然法庭的听证会》……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出现这些富有特色的单元名称,使师生们耳目一新。这就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特殊单元——“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  相似文献   

14.
贾纯英 《成才之路》2012,(13):68-68
正一、说教材的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难忘的日子》是聋校实验教材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读懂意义段,训练这一项目的典型教材,为以后的分段教学奠定了基础。课文记叙了我为邓爷爷作计算机表演的难忘情景,表达他老人家对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夏季,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组织编委对五册必修教材进行了部分修改,主要是将第一单元活动单元改为活动写作单元,让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同时更换了少部分的课文篇目。为什么要时教材进行修改?如何把握相关精神,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这些问题是值得关注的。本期本刊邀请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本刊顾问陈佳民教授,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语文科科长谭健文老师对此发表他们的见解。同时邀请了广州六中的陈洋老师和广州大学附中的余伟老师介绍他们落实教材修改精神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紧扣训练重点进行学法指导第十一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广州市荔湾区教研室魏长娟陈国墀本单元有三篇课文。讲读课文《月光曲》、阅读课文《小音乐家扬科》、独立阅读课文《一幅壮锦》。读写例话《分辨事物和联想》及基础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分辨事物和联想”...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 《火山》与《地表探秘》《地震》《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相似文献   

18.
蔡长伦 《科学课》2009,(7):24-25
教材分析 《火山》与《地表探秘》《地震》《岩石》共同组成了《地表剧烈变化》单元,《火山》是本单元的第3课。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故乡的云》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本单元教学,以情感为切入点,让学生从不同国家、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共同的思乡情感,并引导学生从对故乡的思念,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  相似文献   

20.
一、对教材的理解 《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