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式支出是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对税收优惠作出的理解,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种形式。税式支出从税收优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区别于税收优惠。税式支出不同于财政直接支出,具有间接性、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从税式支出的角度出发,可以为我国税收优惠制度总量规模过大、财政收支配置不合理、税收优惠管理秩序混乱的现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来,河南财政下行压力较大,财税结构存在财政收入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结构较不合理两大问题。要强化财政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快税收征管方式变革,严格控制行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资金要退出竞争性领域,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阳光化、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制度;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确保税收收入以及地方政府可用财力更多、更实,从而对冲财政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体系之中的主体税种之一,对我国的财政收入、经济调节、收入分配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分类课税模式是我国一直以来应用的个税征收模式。但是,随着我国征税水平的不断提高,课税模式已经不能很好满足收入分配调整的实际目的。文章主要研究了个税课税模式选择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导论一、重点掌握的内容1 .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生产力发展 ,剩余生产物出现以及因此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是财政产生的重要经济条件。剩余产品不仅是产生私有制的经济条件 ,也是产生阶级、国家的经济条件 ,而国家又是产生财政的政治条件。2 .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项目国家财政收入项目主要有 :(1 )王室收入和土地收入。(2 )贡物收入和掠夺收入。(3)军赋收入。(4)捐税收入。国家财政支出项目主要有 :(1 )王室支出。(2 )祭祀支出。(3)军事支出。(4)俸禄支出。(5 )农业、水利等生产性支出。3.封建制国家财政的特点(1 )国家财政…  相似文献   

5.
高一政治第六课讲到财政收入和支出问题。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有收有支,就必然存在着收支关系问题。财政收支对比有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在编制年度预算(计划)时,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可能出现的只有两种情况,或是结余,或是赤字。一个国家财政最好的状态就是财政收支平衡,即“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结余过多或是出现赤字都不好。结合我国财政状况,在1950年~1978年的…  相似文献   

6.
清代盐税与田赋是云南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民国初年.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亦住居第二位,仅次于田赋。而1915年云南护国讨袁,军费的主要来源亦为盐款。可以说,盐课税是云南财政收支的支柱.它在财、政、军、文各个方面都参与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实力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强弱,是其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职能的重要资金支撑和保障.通过分析广西财政收支重心地域迁移的动态轨迹,可以发现:广西财政在全国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地位相差悬殊,全区财政收支重心有偏向南宁市和北部湾经济区的趋势,北部湾经济区的财政收支重心主要向南宁市偏移,北部湾经济区对桂东、桂南和桂西财政收支重心影响较大,区域重点建设地区对各经济区财政收支重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温州企业外迁现象严重,影响了温州的财政收入,减少了温州地区居民就业的机会,间接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税收竞争是发生温州企业外迁现象的主要原因。从狭义的税负分析,温州企业的税负不高于相邻地区企业的税负;但从广义的税负(一切支出)分析,则温州企业的税负重于相邻地区。所以,只有进行财政体制的变革,才能解决各地的税收竞争与协调问题,减少企业外迁现象。  相似文献   

9.
《财政学》课程文字教材共分12章,结构框架基本上还是收入、支出、平衡、管理,前五章分述财政基本理论,后七章主要讲授财政基本业务知识.在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变化很快,学习期间,应以接受新知识为主,多接触实际问题.为了学好这门课程,现就教材中重点掌握问题作一例举.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改革导致地方经济、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尤其是入世以来,地方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可地方财政的发展已滞后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不断降低,支出则呈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通过对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希望对解决我国地方财政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学习《财政与金融》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一、要掌握财税和金融改革的基本内容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1994年我国对财政、税收和金融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一)税收制度的改革包括;1.原工商税...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论 重点掌握问题: 我国国家预算的概念。 我国国家预算是国家为建立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有计划地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重要财政分配杠杆。从其经济本质看,它体现着国家集中性财政分配关系;从其具体表现形式看。它又是国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一)我国国家预算是国家为筹集和使用集中性财政资金的一个重要财政分配杠杆。 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是对一定时期的社会产品——主要是新创造出来的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主义财政分配活动,是通过一系列财政分配杠杆进行的,它包括有国家预算、税收、利润、公债、保险以及各种基金等,这些财政分配杠杆都是从不同侧面体现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 在我国,由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由国家直接掌握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13.
孔祥熙战时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财政机构,加强财政管理;开拓税源,增加税收,举借内外债,弥补财政赤字;管制外汇,稳定金融;举办专卖,统制物资;推行《公库法》.统一调拨物资;改革田赋,征收实物;改订财政收支,确立自治财政体系等。上述举措的提出和实施,体现了孔祥熙统一财政、制度化管理、兼顾国防民生、鼓励生产、平均负担、培养税源与增加税收的时政思想。总体上说,孔祥熙的战时财政政策是成功的,不仅对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为中国现代财政体制的形成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从长远观点看,其中也有许多负面因素,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4.
在现阶段,我国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主要定位于财政支出手段,我国应形成以财政支出调节为主、税收调节为辅的财政收入分配调节体系。要充分重视并发挥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和培训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等三大手段在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建立一系列能提高财政支出调节能力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财政思想,是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财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决定财政,只有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才会增加;在税收上要实行合理负担和合理分配,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努力节约财政支出,反对贪污浪费;财政收支力求保持平衡,而且必须充分可靠,不打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税收已是各个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以公权力形式介入私人财产权的税收何以得到普遍的采用并得到纳税人的配合,这就涉及到税收的正当性问题.通过从权利的成本,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对税收进行理论上的阐释,并且从税收是宪政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动因以及与公共财政的相互依赖角度对此加以分析,从而论证了现代意义上的税收实为实现国富民强所必需.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七年下半年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财政与金融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财政收入形式中的企业收入是指上缴财政的利润收入。2、一般认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三个形式特征。3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时,是以身份出现的。4财政支出与...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财政补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_____________。 2.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看,财政信用主要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3.固定资产折旧率由国家_____________统一规定。 4.按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________________基期年核定。 5.非生产性支出,指与____________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6.通过财政安排的_____________,数额最大,所占财政支出比例也最高。 7.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公债产生于____________末年,开始是向外国借款。 8.经济运行需要采取计划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进行调节。 9.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是凭借政治权力和________________。 10.筹集财政资金的合理负担原则的要旨是______________。 11.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等建设需要,专门设立了“______________”。 12.企业___________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的比例,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要点。 1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规定以法币收换伪币的收换率,是1元法币兑换_____________。 14.新民主主义财政同社会主义性质的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5.纳税期是根据各产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__________和课税对象确定的。 16.“双紧”政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具有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个职能,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说,都应该重视税收的双重职能;有效发挥税收的双重作用。因此,应在征纳关系上处理好增税与减税的关系,在税收功能上,要处理好征收与调节约关系;在税收支出上处理好优与多的关系。在税收目标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在税收治理和规范上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四版中国财政收入、支出的下位类财政支出,没有与税收作同样的仿分注释;若对财政支出进行仿分,则对外财政援助类目会出现同书异号的现象;财政支出,应包括对外财政援助。该类目设置时还存在着逻辑错误,进行修订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