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那天,一位练摊卖服装的朋友攥着几十万元找我,商议玩玩“扒带”、“扒盘”,说京都的音乐“腕”们,大把大把地划拉银子。我讲了几年前我批发冷冻食品曾走了把麦城。他很吃惊。我告诉他,文化人练摊难,而精于练摊的非文化人大概也不大好玩音乐制作。事后我又想,朋友说的“玩扒带、扒盘大把大把地划拉银子”是否就是瞄文化市场行情?一位搞音乐制作的朋友说:我的每一个音  相似文献   

2.
话说某日下午,我如约把漫画书带来给同桌殷斌看。到了教室,我打量四周——咦,殷斌到哪儿去了?“鹦鹉!”我大喊他的外号。“哎!干吗?”他从我身后冒出来,吓了我一大跳。“干什么去了?”我看着他,觉得他和平时有些不同。于是我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突然眼睛一亮——原来他额上多了块创可贴。“笨蛋,跟谁打架了?”我摸了一下。“哎哟!疼死我了!”他大叫,“今天中午走路撞着墙了。”“哈哈哈哈……”我大笑“,太笨了吧你!走路都能撞着墙?”他没好气地瞪了我一眼“:漫画呢?”随后我和他闹着玩,不必“正面交锋”,只要碰一下他额上的大包,他就会…  相似文献   

3.
幽默二则     
视力某人想逃避兵役,谎称视力不佳。医生给他验眼时,叫他看墙上的大字。“墙?什么墙?”他问。“啊呀,你的视力可真坏!”医生于是打发他走了。  相似文献   

4.
晚饭后,我让儿子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刚带他出了一条胡同,儿子就说:“妈妈,咱们别骑了。行吗?” 我问:“怎么了?” 儿了答:“不能骗人。” 我不明白儿子的话,便问:“谁骗人呀?” 儿子答:“你!你骗警察了!警察不让骑车带人,你偷偷带。”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具有全方位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的作家。他的文字娴静淡定、温情优美。汪老比较克制和宽容。他长期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对于“精义是忍”的胡同文化比较熟悉,但他并不是一味迁就胡同文化,而是用他的“水性”对胡同文化进行改造,形成汪氏的胡同味。  相似文献   

6.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可是这么一往一返,不但没抄成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墙踹倒。  相似文献   

7.
一、例谈 理清文章思路 ,总体把握文章 ,应是阅读的关键。如何理清文章思路 ,总体把握文章 ?追问即是阅读方法。例谈《胡同文化》 :追问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 :形体方正 名称通俗 胡同多而小 氛围安静生活方便追问 2 :与这样的胡同相伴的是怎样的文化 ?明确 :封闭 易满足 不爱管闲事 逆来顺受追问 3 :何以见得北京的胡同文化特点是“封闭”“易满足”“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 ?(略 )追问 4:对于这样的胡同和胡同文化 ,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 :怀旧 伤感 无奈追问 5 :为什么会产生怀旧、伤感、无奈的感情 ?明确 :作者…  相似文献   

8.
传说,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启发了笛卡尔,解决了他反复思考的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则比较抽象,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呢?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呢?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  相似文献   

9.
豪豪是刚从外地转来的小男孩,我早就听说他很“特别”。来园第一天,他不参加户外活动,独自跑到活动室玩去了。我刚进活动室,就有孩子跑来告状:“豪豪把那七星瓢虫撕了……”我扭身一看,豪豪正在撕墙饰“神奇的大树”上的七星瓢虫,这可是孩子们画的!见此情景,我很生气。还没等我走过去,已有几个孩子把他拽了过来,让我“发落”。“豪豪,怎么回事?”只见豪豪摊开双手,我看见他手里满是撕下的纸片。旁边的孩子认为他撕了别人的作品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似乎都等待着一场“风雨”。我接过他手中“杰作”。奇怪,怎么全是七星瓢虫?“你是不是觉得这没…  相似文献   

10.
两个小男生     
孙小亮兴奋地坐在饭厅靠窗的位置上,大口扒着饭,嚼着菜。第一次在学校吃包饭的味道使他非常兴奋。这时,他看看身边的梁俊杰,见他正伸长脖子往人群中望着什么。“看什么?饭都凉了。”孙小亮催他。“我看人呢。”梁俊杰回了—句。  相似文献   

11.
读图时代     
我爸爸是个木工师傅.又是个酒鬼。由于他手艺高超,邻村的乡亲们常请他做家具。深夜到家是经常的事,且酒气冲天。有几次居然天亮才回家。问他为什么.他说在树林里遇到“鬼打墙”。我把爸爸遇到“鬼打墙”的事说给同学们听,竟然碰上了“知音”。所谓“鬼打墙”就是绕着圆圈打转转.  相似文献   

12.
超级广告词     
YULE一个学生爬墙出校门时被抓住了。校长问他“:你为什么不从校门走呢?”他回答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又问他“:这么高的墙你怎么能翻过去呢?”他指了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他“:翻墙是什么感觉?”他指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第二天  相似文献   

13.
汪曾祺先生《胡同文化》说的是北京城里的胡同。“胡同”是北方话里的词儿,跟南方人说的“弄堂”或“里弄”是一个意思,指的是比通衢大道小一些的街巷。当然,现在有的大路也叫“××胡同”,那是城市发展,小街变成大街的缘故,我们不去说它。“胡同”一词是怎么来的呢?语文课本附了四种说法(选自《北京风物游览典故》),我们不妨调其次序,辨其真伪,弄明白“胡同”的来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愚蠢的问题     
丹是大都市里某个俱乐部的门卫。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经过他的门口,其中有许多人会停下来,问他:“请问现在几点?”几个月后,丹对自己说:“我再也不要回答那些愚蠢的人的问题了,我要去店里买一个大时钟,然后把它挂在这边的墙  相似文献   

15.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人没时间送他上学,于是他决定自己去。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着急起来。怎么办? 他听到皮鞋声。“叔叔,去盲校怎么走!”求助的口吻。“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他又听到高跟鞋敲着水泥砖的“咔咔”  相似文献   

16.
《胡同文化》一文是汪曾琪先生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末》写的序,文中很形象地表现了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传神地写出了北京人在这种胡同文化熏陶下的心态。这是一篇散淡、极富表现力的文章。但文章结尾处面对胡同的衰落作者写到:“再见吧,胡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一“许小妍你给我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恶狠狠地把刚出炉的华南快讯扔在桌上,怒瞪着面前看似“无辜”的许小妍,“如果你敢回答不知道,我就马上扒了你的皮,割下你的肉去喂老虎。”我吹胡子瞪眼,一直把视线停留在许小妍狡黠的脸上。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叫“皮扒”?2和3,进步了,通缉犯。  相似文献   

19.
白天和黑夜     
亮亮和泡泡从学校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们经过一条没有路灯的胡同。“真奇怪!”亮亮问,“是不是胡同的天黑得早些?”“不!”泡泡回答,“这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光线的原因。来做个实验,我们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20.
学生篇我有个同学爱看书,一天他见路边新开了一家古籍书店,便饶有兴趣地走了进去。面对满墙的《史记》和《资治通鉴》之类的书,他紧锁眉头,似乎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书。店员见了,很关切地走上来询问:“同学,你需要什么书啊?”我那同学挠挠头,说道:“您这儿有《皮皮鲁和鲁西西》吗?”一个女同学正在学习,男同学过来搭讪:“哎,你爸叫啥名字啊?”女同学不假思索地答道:“你等一下啊,我查查电话本。”新学期发作业本,同学们拿到本子后做的第一件事一般都是把自己的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