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能够展开交流,通过交流,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双方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合作的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中,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的需要,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主体的自由,从而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我们教育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以爱赢得爱爱是教育工作的前提,有了爱,才能有信任和理解,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教师不但要爱学…  相似文献   

2.
史悦亮 《学子》2013,(5):42-43
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真正做到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4.
钱红 《儿童音乐》2008,(10):70-7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填鸭式的,自然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权威者自居、以长者的身份自居,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极度缺乏师生交往与沟通。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改变旧的传统观念,要求以"对话"作为教学中交往的主要途径或形式。教学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在对话中与学生应相互影响、讨论、激励、理解、鼓舞。在对话式英语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己对话、生景对话,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对话式”教育中,弗莱雷认为对话建立的基础是平等、爱、谦逊和信任,其实质是反思和行动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控制关系,教学过程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操纵的灌输过程,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强迫学生记住“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不可否认,爱确实有令人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就爱而言,如果只有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爱,而没有社会、家庭对学生的爱,学生对自己的爱,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的。如何爱是一门艺术,如果是盲目地去爱,就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对于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分析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在师生间建立信任与尊重、民主与平等、理解与沟通、情感与关爱的基础,用师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材的认识及教学的策略与行为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共同探求真理,同时,作为教师应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学生观、人才观。单纯传授知识的意识正日渐淡化,合作、交流、平等对话的新型课堂已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教学的自觉。那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和角  相似文献   

9.
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对话式”教育思想,近年来在我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对话式”教育中,弗莱雷认为对话建立的基础是平等、爱、谦逊和信任,其实质是反思和行动的辩证统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控制关系.教学过程是双方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而不是被教师操纵的灌输过程,教学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强迫学生记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智力活动,而且应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潜能,使学生既能保持思想高度集中,又能在精神轻松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师生双方的尊重、信任、沟通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而它们都来源于基于教师对学生平等的爱。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的逻辑就在于它以独特的现实情境(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随着教学环境‘信息化’的逐步实现,师生将借助于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沟通,达到互识共识,显得更加重要。"[1]人们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平等对话"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落实"平等对话"教学理念。一、"平等对话"的思想认识(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平凡普通的,要正确地定位自己在这一职业中的角色,拿捏住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自己平等对话的同伴,让自己行为的改变影响到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双方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对话教育,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对话教育强调的是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因此,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话教育,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对话教育强调的是师生双方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因此,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相似文献   

14.
张艳东 《考试周刊》2012,(45):87-88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致力于创造民主平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高职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则是提高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学生的参与能力较弱,参与兴趣不高。文章认为应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用对话精神指导的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对话式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具有独立的、完整的个性,他们互相尊重、信任,地位平等。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师生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文丽霞  李华 《文教资料》2008,(27):109-110
对话教学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对话就是言语者与倾听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对话教学就是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它有方法性和原则性的双重性质.对话教学为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爱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必不可少甚至最为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奠基石,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成为师生互信互爱、团结平等的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以真诚的爱去赢得学生的爱与信任吧!真情温暖心灵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其它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在调查中,我发现96%的学生希望教师正直,不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论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有什么样的师生观、教材观。如果把教育理解为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那么学生就必然“臣服”于教师,教师就必然“臣服”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真理的化身。在这样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失去了思考的自由,教师被隐喻成类似机械操作工的“工程师”,学生则不过是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育与新时代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教育的含义。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或许就是新课程要实现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意义要由建构来完成,我们就必然要赋予教育过程中的每个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因此,师生之间、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就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并在这种多重的对话中,丰富和重新发现自身的意义。“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这是一个国外学者的告诫。重新建立教育观,重新界定师生关系,重构教材观,显然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过时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许多教师的骨髓,这就像一个人的秉性一样,比江山还难改易。比如,对师生平等关系的误解,对教材作为对话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