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你的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亲爱的孩子,其实又很难,我们成年人也很难回答。最简单的回答就是:使我们生病的是细菌,是微小的、敌对的生物,它们通过空气或一个伤口进入了我们体内。可为什么你的爸爸也许得肺炎,而你的妈妈却没得,虽然两个人睡在一张床上,细菌毫无疑问会从一个人身上游走到另一个人身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梦想长城     
长城是巨大的,坚不可摧,你一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疑问:难道长城也会梦想吗?不不不,这其实是个有趣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用8张凳子摆成一个圆圈,请8名同学侧坐凳子,再躺下;再请8名同学蹲下,老师发令"拉"时,便开始慢慢地抽凳子。凳子上的同学就只靠脚来支撑身体,要支撑8秒才算过关。这个游戏锻炼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别开生面的游戏开始了。同学们跃跃欲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你精神焕发、于劲倍增,也可以使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可以使你头脑清醒、冷静处事,也可以使你暴躁焦虑、于冲动中后悔莫及;可以使你安详从容、泰然自若,也可以使你紧张慌乱、惴惴不安……这个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学生:情绪。教师:对,正是人的情绪。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个作文题目"脸",(板书:脸)这是2005年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假如你是江西省2005年的考生,面对这个题目,你会联想到哪些材料呢?  相似文献   

5.
小阅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好!第一次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很高兴。今后,这个版面将成为我们交流和学习的园地。希望能在这里和大家建立友谊,快乐成长。同学们,你遇没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你明明是好心帮助了别人,对方不仅没有感谢,甚至还去埋怨你?此时你很委屈!看完"飞鸟和游鱼"这篇小小说,你就一定会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6.
“好细菌,好朋友,留下来,不要走,有了你,身体健,失去你,病恹恹。” 听到这段话,你是不是觉得奇怪,细菌也有好的吗?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似乎细菌都是坏的,这个在显微镜下带着尾巴的小鬼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钻进你的身体,令你头疼脑热,上吐下泻,这种小鬼中竟然还有谦谦君子,失去它竟然还容易生病,你说怪不怪? 其实,这种奇怪的细菌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益生菌”。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课时,李老师让大家做一个游戏——恐怖"竹子"。看了这个游戏名称,你一定会很奇怪。竹子有什么恐怖的?它只不过是一种植物而已,既不会咬人也不会吃人,为什么同学们一听见"竹子"这个词就会变得精神紧张呢?其实,恐怖"竹子"是一个锻炼同学们注意力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同学们围成圈站立;二、每位同学将手掌张开,掌心朝下,右手食指抵住旁边同学的左手掌心;三、听老师讲故事,讲到"竹子"一词时,快速地用左手去抓身边同学的右手食指,同时将自己的右手食指从另一边同学的左手掌心逃脱出来。  相似文献   

8.
左 :剑男先生 ,你是一位青年诗人 ,又是我们杂志的副主编 ,很多同学们来信要求我们对你作一个访谈 ,不知能否请你给同学们谈谈有关读书和写作的一些问题 ?剑 :谢谢同学们的厚爱 ,我非常乐意和同学们来一起探讨有关读书及写作方面的问题。不过 ,我要事先申明一下 ,就我本人来说 ,我是不够资格上我们刊物这个栏目的 ,我只能说借这个栏目和同学们作一个交流和沟通。左 :剑男先生太谦虚了 ,是不是请你先谈一谈有关阅读方面的问题。比如你中学时代的阅读 ,你是怎样读书的 ?剑 :好的。我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开始我的中学生活的。与文革时期那一代…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听到"病毒"这个词,如病毒感染、流感病毒等,不过,对神秘的病毒世界,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来龙亚秋教授走进校园和大家聊聊病毒这位"熟悉的陌生人"。小小个头危害大你知道自然界最小的生物是什么吗?细菌?不对,是病毒。  相似文献   

10.
祝辰阳 《下一代》2013,(6):34-34
"老唐"何许人也?此人能力深不可测,数理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就是我们八年级一班的数学老师——唐成山老师。老唐讲课的最大亮点是幽默、风趣,当你从我们班门口走过,如果恰好是老唐在上课,你一定会听见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因此,他深受同学们的爱戴,所以得到了同学们一个亲切的封号——老唐。开学第一天,老唐的第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对"猫眼"一定不陌生."猫眼"又称门镜,就是安装在防盗门上的小玻璃片.透过"猫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外的人,从而判断来人是我们的朋友、同学,还是陌生人,然后决定是否开门.因此,装上"猫眼"的防盗门既能保护我们家庭的安全,又能帮助我们不拒客人于门外.虽然很小可是作用很大啊!我们使用"猫眼"能看清外面的景物,在门外能不能看清门内的情景呢?善于观察的同学一定会说,在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东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世界上,谁得到的关爱最多? 谁的衣服脏了有人洗?肚子饿了有人送上香喷喷的饭菜?生病了有人嘘寒问暖?外出活动 有人接送?…… 对,答案就是一我们自己. 孩子是天使,是宝贝,是成年人精心呵护的对象.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收获了无数的关爱.有人收获就有人付出,所以"关爱"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行为一你收获别人的关爱,你也对别人付出关爱.因为这份温暖,关爱成为小学阶段的"必写作文母题"之一,也成为"造假"的"重灾区"——为了达到催人泪下的效果,有的同学不惜编造雨夜送医、上山采药等情节,甚至不惜让亲友"牺牲".  相似文献   

13.
一、对话"具体"1.同学们,我们上课.这就是今天的开场白,你觉得简短吗?再听第二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勤勉楼的电教室,在这里上两节观察作文课,我很高兴.这句话还简短吗?你从第二句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是拥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保姆"。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家里不富裕还请保姆?又不能从批发市场批发一个!"告诉你吧,这个"保姆"不是别人,就是我爸。不过,最近他"改行"了。以前,一旦妈妈想用电脑了,爸爸就会马上让位,让妈妈用。接近中午,我和妈妈说饿了,爸  相似文献   

15.
土壤小实验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后,可能会说:“土壤不就是土吗?土有什么可实验的?”如果你自己动手做了以下实验,你一定会感到,许多平时我们看起来很平常、很一般的东西,经过实验,你就会发现许多科学知识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请大家随我一同做这些实验吧。  相似文献   

16.
作文与自育     
为什么要写作文?或者说写作文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一定会说,不就是学写文章,练习用书面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吗!是的,写作文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仅止于此吗?不,它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写作是一一种自我教育.这个教育很重要,不应该被忽视.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板块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一则寓言吗?引读课题。2.《鹬蚌相争》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用一句话来概括?浓缩成八个字两个词,也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3.《鹬蚌相争》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呢?4.你发现寓言有什么特点?(板书:小故事、大道理。)5.今天,让我们再读《鹬蚌相争》,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板块二:比较阅读一比:文言文《鹬蚌相争》1.课文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原文是一段文言文。请同学们自由放声读一读,难读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相似文献   

18.
<正>板块一:插图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雷锋"课文插图,学写"锋"字师:请同学们看这个雕塑作品,你知道这是谁吗?生:雷锋。师:是的,这位满脸笑容的解放军叔叔的名字就叫"雷锋","锋"是本课要学的生字,请你仔细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生:"锋"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然后在生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2.初步了解雷锋,读好课题师:雷锋是谁呢?听老师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9.
对于父母而言,生养孩子真的是那么高尚的事情吗?做父母真的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教育孩子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如何理解父亲这个角色?通过这封"信",作者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亲爱的小人: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得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20.
问一个问题,如今发展最快、最红火的行业是什么?你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IT.的确,这是一个IT技术的时代,而我们就在这个时代成长.于是我们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梦想成为中国的信息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