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张生彪如何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提高技巧水平 ,是广大语文教师潜心研究和不断摸索的课题。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三”字秘诀 ,即突出“三为主”,确立“三阶段”,抓好“三练习”,严把“三关口”,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突出“三为主”在写作训练中 ,首先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要提前备课 ,提前两周给学生创设写作氛围 ,使学生进入写作角色。到作文时 ,学生就会有得写 ,知道怎样写。因此 ,教师要预制出几种不同的讲议教案 ,取得作文教学的主动权。其次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决…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能力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都要适应语言教学改革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好作文。如何才能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作文写好呢?我想除了大力提倡学生多写、多练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写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是在指导学生写作之前,教师根据作文要求,自己先行写作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 ,我们面向“大语文”目标 ,从初一年级起在部分班级中进行了开放式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十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大胆地“放开”、“搞活” ,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内需” ,努力促使学生作文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适度放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 ,是“缘情”“言志”之物 ,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黄遵宪语 ) ,而不是无病呻吟 ,为作文而作文 ,为考试而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固然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和必要训练 ,但更重…  相似文献   

5.
金荣励 《现代语文》2006,(8):120-121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在教学上付出很多,然而收获并不大,学生写不好作文、不爱写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将写作视为畏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从“厌写”拉到“爱写”这一方,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的自觉行动。这是中学生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才能使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变“教师要我写”为“我要写”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写作过程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忽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只有使学生对写...  相似文献   

7.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主要标志之一。作文教学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怎么写”,忽视了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学生被当作消极的接受知识的贮存器,造成学生作文脱离实际,对作文无激情。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必须重视学生的写作心理。  相似文献   

8.
学生怕写作,这是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少学生视写作为负担,写作文是老师“要我写”,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写作,写作水平怎么能提高呢?学生只有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这方面,我谈一些个人多年来作文教学中的肤浅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要克服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更好地掌握教学上的主动权。我感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像鸭子一样亲自下水,才能切身体会到江水的冷暖,写作的甘苦,更好领会编者意图,把握写作训练的体系,发现学生写作可能遇到的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几年来,我写“下水文章”的主要作法与体会是: 一、要选好“下水”的角度。语文教师既要备课,还要批改作业,工作量十分繁重。因此,不可能题题“下水”,篇篇示范。关键要选好“下水”的角度。我写“下水文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许多语文教师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常常背离语文教学的指导初衷,重形式、轻生活,重套题应试、轻对学生引导。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观念,更多地立足于启发学生“看到”生活的本色,“听到”自然淳朴之声,“触到”温热的心跳,“想到”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导学生写出精彩作文。教师本身的教学要源于平实而向精彩漫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一大扭转就是要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笔者以为,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问题尤其严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我写,因为我想写主体性的根本是行动的自觉自主。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写作的习惯。反观我们学生的写作情况,实难让人乐观:大部分学生怕写、厌写、恨写作文,有所写作,总是“被迫”;有主动写作习惯的太少太少。其主体地位一直被悬置。笔者以为,要培养主动写作的习惯,需从两个大方面着手:一是激发写作兴趣,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二者又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收到不少青年教师来信,谈及他们迫切想提高自己作文教学能力,却不知从何下手的苦衷。现以我多年作文教学的实践谈一些体会:一、青年教师要具备两个基本能力。1.写作的能力。教师中有句口头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易理解。叶老曾号召语文教师写“下水文”“语文教师必须善写。善写,有一个读书,写东西的习惯。”“教师指导写作,不要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5.
谢敏 《现代语文》2011,(9):104-105
作文,一直被称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以说,作文能力低下的话,中考,高考是必败无疑,但在实际教学中,这“半壁江山”几乎成了“残山剩水”,学生的作文能力低下早己引起社会的惊呼。笔者在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深切地感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语文教师要喜欢动笔和善于写作。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喜欢写作的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是一种苦事、难事。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乐”写。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写作呢?我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章广东深圳市西乡中学刘忠革叶圣陶老先生多次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出一手好文章。”并把在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先写的指导文章,称之为“下水”文章。我在中学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这方面有过较深切的体会。在刚从事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中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阅读教学一起,几乎构成了全部的语文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使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9.
一看学生是否想写施教之功 ,贵在激趣。有人说“兴趣是火种”。因此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目标落实到教学中 ,就要看学生是否想写。1、学生的写作动机是否被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是由客体刺激和主体需要共同孕育而成的。作文课教学要看教师能否通过客体刺激 ,唤醒学生的内在需要 ,激发他们想写的欲望。如果仅通过“要我写”的外在刺激 ,而没有激起学生“我要写”的内在需要 ,他们就会感到写作是一种负担 ,长期下去 ,就会厌倦写作。大凡在作文教学中有成就的教师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李莹 《考试周刊》2013,(56):54-55
作文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要求作文教学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产生写作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