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社会的建设发展,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在当代社会的研究中,借助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医学领域的发展状况十分的喜人。在进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药领域的应用价值一直是我国医学领域所重视的。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在进行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使用生物色谱法,将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只有经代谢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在中药复方研究中,代谢组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在深入研究单一活性成分体内代谢的同时,应适当加强有效部位、单味药材和复方中药的研究,同时也应开展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与代谢相关性以及中药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物转化技术在医药领域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药物中间体制备、借助微生物转化手段实施组合生物催化在新药筛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对生物转化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22)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药制药领域开始大幅度应用膜分离技术,该项技术能够提取中药活性成分,促使可以浓缩中药制剂的生产。现笔者对中药制药中应用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作用进行以下综述,并论述了膜分离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转化工程可为改善中药功效、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药制剂的普适性、创制新剂型、创制新药等方面提供技术手段。生物转化工程融合了现代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传统中药制药工程等。本文对中草药生物转化工程与中医药创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动物中药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而备受重视。 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在传统药物研究和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对多数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具体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甚少,主要制约瓶颈在于其成分复杂、难于分离纯化和进行结构识别。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草药中,往往单味药本身就是一个小复方。换句话说,在一种药材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这与西药单一成分有很大的区别。从单一成分研究发展到复方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研究人员的重视。中药促进免疫功能"免疫"一词在我国首见于清朝李氏的《免疫类方》,其基本思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中药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而备受重视。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在传统药物研究和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对多数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具体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甚少,主要制约瓶颈在于其成分复杂、难于分离纯化和进行结构识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熊郁良、张云、肖昌华、王婉瑜等研究团队成员长期研究传统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和  相似文献   

9.
中药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研究人员从中药中已提取出多种药用活性成分.但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其次级代谢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合成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中药转录组学研究已经成为中药基因组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转录组学当前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在若干中药的功能基因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田芳芳  陈恭洋 《内江科技》2009,30(10):96-96,52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
一、有关SARS研究培植计划项目在西安交通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 ,该校科技处根据“有限目标、优势集中、联合攻关、重点突破”的指导原则 ,经有关专家充分论证 ,4月下旬紧急启动SARS研究培植计划项目 ,针对SARS流行病学、病理和药物研究、病原学以及医护人员防护与治疗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第一批研究经费 2 0万元已到位。其中“同时具有类糖皮质激素与类病毒唑作用的抗SARS中药复合制剂研制”课题 ,通过建立快速筛选中药中类似糖皮质激素和病毒唑活性成分的细胞膜受体色谱模型 ,建立起常用抗病毒中药的样品库和化合…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传真     
我国重点发展6项生物医药今后几年,我国将重点发展6个生物医药项目:1.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发酵生产。2.不断改进提高抗生素工艺技术。3.开发各种疫苗与酶诊断试剂,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4.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以开发治疗肿瘤药物为重点。5.开发靶向药物,以开发治疗肿瘤药物为重点。6.应用微生物转化法与酶固定化技术发展氨基酸工业,并开发甾体激素,对现有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摘自《中国科技信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可降解PHBV塑料袋东华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新材料PHBV,…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微生物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放线菌作为一类重要且具有巨大的产生天然活性物质潜能的微生物资源被人们愈加重视。因其具有抑菌、抗肿瘤活性、酶活性抑制、免疫抑制调节及其他多种重要活性而备受人类关注,是一类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文章从放线菌的资源研究概况、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活性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正"烦暑最宜淡竹叶,伤寒尤妙小柴胡。"几千年来,中药一直守护着中国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中医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如何让中药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一批批专家学者正在为此不懈努力。西北大学教授赵新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赵新锋主要致力于分析新方法的创建及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研究,意在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明确中药功效物质,揭示其作用机制,从而证明中药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样品检测中应用广泛,其技术的具体应用操作技术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种类及相关应用,并详细研究了其中较为实用的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旨在能够通过研究和分析对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品检测中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在多偏重于有机物,而对其中无机成分(主要为微量元素)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对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
对中药提取物中伴生物质进行概述,中药提取物由基本活性物质和伴生物质两部分构成,基本活性物质又可分为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辅助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成分共同为伴生物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在天然产物中提取黄酮类、多糖、苷类三种活性成分,最后指出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新型提取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在多偏重于有机物,而对其中无机成分(主要为微量元素)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对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分子操纵与DNA芯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子操纵是当前物理学发展的一个前沿领域。在微米、亚微米和纳米尺度上对分子的直接操纵和探测是DNA芯片的物理、化学基础。文章在纳米科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分子操纵和与之相关的交叉技术DNA芯片的发展和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