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基础课和专业课经常涉及到量和单位,对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由于受不同单位制和原有单位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习惯教法和用法。过去没有国际标准,使用非常随意,而现在则要求标准化。国家标准《GB3100—3102量和单位》是随国际标准ISO31—85而作的修订,它是自然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正确使用量和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正确使用量和单位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量和单位”)。这不利于与物理、化学教学的横向联系 ,并且影响了生物课的规范化教学。为此 ,有必要讨论一下关于中学生物教学如何正确使用量和单位的问题。量和单位基本情况简介1739年法国公布了以十进制为基础的米制。 1875年 ,米制成为第一个国际计量单位制。随后 ,在米制的基础上 ,世界上先后出现了厘米克秒制等多种单位制。但是 ,这些单位制之间缺乏科学的联系。 196 0年 ,国际计量大会在总结历史上建立多种单位制经验的基础上 ,决定创立一种将各…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单位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断形成,单位办学也有着辉煌的历史.随着单位制社会组织的出现,“单位人”这一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子弟学校学生作为“单位子弟”,对单位学校所建立的共同体社会有着深刻记忆.本研究以集体记忆为概念工具,对十化建子弟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探索了其教育经历与单位制生活的同构.子弟学生的真实讲述和回忆为我们探索单位制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于现代社会共同体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1 复习指要单位制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是重要的物理知识内容之一,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之一.现行教材在讲述牛顿运动定律之后专门安排了一节“力学单位制”,并将国际单位制、国际制基本单位、常用力学量的国际制单位、常用电磁学量的国际单位等内容作为附录附在教科书正文之后.在其后的各章教材中,每提到一个新的物理量都对其单位作了清楚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一、物理最及其相应单位的特征 1、表明基本量与导出量之间的关系化学中的各个量均属于物理量,没有所谓专用的“化学量”.人们通过对物理规律的分析,认识到可以选择某几个量作为基本量,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基本量及其单位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方法,基本量及其单位的选择不同,就形成不同的单位制.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也叫SI制.化学中也大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的单位制的学习中,出现了很多让我们困惑的地方,比如有的资料上认为“厘米”“克”等单位不是国际单位,有的资料上认为是国际单位,各种资料的解析不是特别明确,现将在高中涉及到的“基本量”“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等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相应的,高考制度对考生对单位制的掌握提出了新的要求,考生需要对单位符号进行规范的书写,很多物理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用到单位制。笔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文中就怎样利用单位制来解决高中物理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第一单元《测量》,主要由7个例题及相应的练习组成。这7个例题及相应的练习内容涉及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和质量单位吨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起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对于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学生要形成观念难度较大。如何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的思考是:以生活中的素材为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活动,由形象到抽象,由感知到推理,逐步建立起长度和质量单位观念。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今天,你量了吗?”让学生在生活中测量,在测量中学习。“量”就是体验,就是生活。一、对单…  相似文献   

9.
第一单元《测量》,主要由7个例题及相应的练习组成。这7个例题及相应的练习内容涉及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和质量单位吨的认识。通过教学,让学生建立起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观念。对于比较大的长度单位的质量单位,学生要形成观念难度较大。如何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我们的思考是:以生活中的素材为资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活动,由形象到抽象,由感知到推理,逐步建立起长度和质量单位观念。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今天,你量了吗?”让学生在生活中测量,在测量中学习。“量”就是体验,就是生活。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关力学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他单位B.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N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一跳二D.力学单位中,采用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有N、kg、m、s 2.下述有关力学单位制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关力学的分析计算中,只能采用国际单位,不能采用其它单位B.力学单位制中,选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长度、物质的量和速度C.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有kg、m、s D.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可以用基本单位来…  相似文献   

11.
武中哲 《红领巾》2004,(5):40-42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普遍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完全的单位体制下,城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受到了国家的严格控制,整体呈现出一种平均主义的特征.随着改革的深入,一方面,单位组织在分配国家资源方面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单位组织的利益型特征逐渐突出.单位组织自身的状况(内生性因素)以及其与社会的联系(外生性因素)成为影响城市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单位制变革的过程中应当控制过高的贫富差距,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大一化学教学实际,讨论了在贯彻执行SI单位制和国家有关标准表示的量和单位后标准平衡常数 和经验平衡常数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试用本)第一册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虽然也强调使用国际单位制,但为了照顾长期使用了的其他单位,还保留了一些常用单位制和工程单位制。这次改编的初中物理第一册,彻底删去了其他单位制,以国际单位制贯穿全书。这一改变,对初学物理的学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对于物理教师,特别是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来说,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要改变使用多种单位制的习惯,严格按照国际单位制进行教学,以免干扰学生对国际单位制的掌握,增加记忆上的负担和运算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杨清源 《物理教师》2013,34(1):86-87
在《北京考试说明》的"物理知识内容表"中,单位制是第112个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千瓦时、电子伏特(eV)等";并且在相应的说明部分写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符号".高三复习中,一般不作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阶段,数学的内容量比大,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一到数学题往往会涉及若干个知识点,并且题型多变.这就对高中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泛的知识面,而且能熟练将各种不同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因此,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人教版和粤教版的物理教材中,都是在高一的动力学部分介绍力学单位制常识.而关于单位制的完整体系,却涉及包括物理、数学、化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即便是在物理学科,也涉及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和工程物理等分支,因此了解单位制的历史与沿革及相关使用注意事项非常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国际单位制(SI)是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单位制。中学物理教材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单位制,也已由原来的多样制逐步过渡到国际单位制。但由于广大教师和学生对SI还比较生疏,有些同志又习惯于使用旧的多种单位制,因此在读写单位符号和名称时出现了某些不符合SI规定的错误。现把我在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中搜集到的有关情况,整理、归纳为下列两表,正误对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高中物理教学忽视物理单位制的现状,提出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与物理单位制掌握程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的问题,报告了调查统计研究的结果,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单位制掌握程度的确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以此作为依据,我们提出了基于物理单位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实的社区模式——对“单位型社区”批评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制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构成我国城市社会特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方式也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从单位到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但在制度性建设中遇到不少现实问题。然而,单位制下形成的社区由于其先天的特点,本身就具备了现代社区的某些特征。在对单位制一边倒的批评中,忽视了单位型社区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社区建设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红 《辽宁教育》2001,(7):70-71
在论及有关教育的问题时,人们往往只注重老师与学生间的纵向关系--教育与被教育、教与学的关系,却很少涉及到学生与学生之间联系--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其实,学生之间这种交往关系,是中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