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象地说,年终盘点就是传媒为受众策划的一场春晚,但是春晚也是一张试卷。如何排练好这场演出,如何策划好这一报道?尚需一番周密论证。一、年终盘点大戏的品牌选题有何坐标年终盘点虽然成了气候,却鲜见媒体将其升华、做成品牌报道,譬如2002年度启动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央视虽然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却少有传媒去嫁接和创新。如今论证其必要性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加油超车。那么,年终盘点大戏的品牌选题应以何规则为坐标呢?  相似文献   

2.
天地大戏场     
旧时的戏台上常挂有一副楹联,道是“天地大戏场,戏场小天地”,用以解说戏剧与社会生活的相关关系,十分形象贴切。京剧名伶程砚秋先生当年说得好:“人生即是演戏,社会即是舞台,人人都是演员。”而所谓伶人,“不过是戏中串戏罢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周年。回顾30年前这场大讨论,我们发现当年《人民日报》为配合这场大讨论,还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民主与法制宣传。纵观党报历史,民主与法制的宣传为数不少。但是,1978年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民主与法制的宣传,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正是通过这场宣传,打破领袖迷信,使领袖由神变人;正是通过这场宣传,动员广大民众,对大讨  相似文献   

4.
王老吉迅速为亚运营销战略而制定了完善的亚运营销路线图。目的就是要在亚运营销这场大戏中先声夺人,率先在亚运会前期就提前聚拢巨大的人气和关注。王老吉唱响亚运先声夺金亚运歌手挑战赛是王老吉第一个开展的亚运主题活动。之所以如此的快马加鞭,目的就是要在亚运营销这场大戏中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5.
潘国彦 《出版史料》2006,(4):104-107
少年时读《三国演义》,最佩服的人物是周瑜。1956年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京剧《赤壁之战》,叶盛兰先生扮演的周瑜,一出场真是神采奕奕,满场生辉。我在台下暗自叫好,认为大丈夫就该如此。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演出这场大戏的名角都已归道山,当年绕梁余音早成“广陵散”。写下本文这个题目,真是百感交集。不过这里引用杜牧名句,说的不是风流倜傥的周瑜,而是借“东风”之喻描述北京从东安市场到东风市场的变迁。当年曾使文人学者魂牵梦想的旧书铺一朝风流云散,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未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景。沧桑话“东安”据南京大学徐雁…  相似文献   

6.
陈风 《中国档案》2012,(1):82-83
历史宛如一条奔涌向前的长河,永不回头,而档案就像是河边的卵石,无声、静默,却留存着河流每一次冲刷的印记,等待着有心人的翻检和解读。飞虎队,这支翱翔在蓝天的战斗队伍,曾在二战中演绎了一段传奇佳话,虽经岁月风尘,却始终让人无法忘怀。且让我们翻开档案再次回首往昔,品味当年英雄们以天作纸,以战机为笔所抒写的不朽传奇,并以此纪念飞虎队以及曾救助过他们的无名英雄们。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一个在国会众议院只有49人的茶党党团却能在共和党内呼风唤雨,“否决”了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的想法,甚至直接导演了这场高风险的“政府关闭”大戏?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在访问大陆期间到北京大学进行了演讲,当他演讲结束后,北京大学校方向连战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连战母亲赵兰坤女士当年在北大学习时的学籍档案和照片。照片和学籍档案清晰地记载了现年96岁的连战之母赵兰坤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宗教及社会学科专修学习的一段真实历史。可以说,这是一份意义深远、弥足珍贵的礼物,也是连战先生意想不到的礼物,这份特殊的礼物不仅给予连战先生意外惊喜,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从中却感悟出几点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人类历史离不开档案。中国社会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甲骨文…  相似文献   

9.
清代宫廷大戏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是一种颇为特殊的戏曲艺术现象。它指清代乾隆初年在皇帝弘历的旨令下、由曾任刑部尚书的张照和庄烙亲王允禄组织编写的、专门用作宫廷演出的剧本。这批形制为长篇连台本戏的剧本,就今所知最早由清代乾嘉时人赵翼冠以“大戏”之名(见《檐曝杂记》),稍晚的皇族成员昭推在其《啸亭续录》一书中亦列有“大戏节戏”条,介绍这批剧作的情况。以后人们便以“大戏”称谓这批作品。“大戏”概念用于这些宫廷剧作时,其含义与晚近民间通常所说的“大戏”一词含义有相同之处,也有所不同。民间通常所说的“大戏”是相…  相似文献   

10.
金梅先生所著《傅雷传》(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及拙文《傅雷传编辑札记》,均谈到当年冒着极大风险收藏傅雷先生骨灰,同时挺身而出上书为其鸣冤乃至招来大祸的一位年轻奇女的义举,对其表示了由衷钦敬。但这位奇女几十年来却淡泊名利,清操自守,长期隐名埋姓亦不曾向社会披露,这实为一件憾事。一九九七年底,傅雷先生的二公子傅敏先生来信告诉我,他到英国探亲半年与胞兄傅聪先生相聚回国后,赴上海寻访这位恩人,弄清楚这位江南奇女就是供职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江小燕女士,信中谈到了他与江小燕会见的情况,嘱我与她联系。一九九八年初,江小燕女士给我写了一封长信,以冷静平实心态详细  相似文献   

11.
整整100年过去,今天回想起来,当年这场影响中国未来历史走向的革命,犹如一场蓄势已久的暴雨,经过剧烈的电闪雷鸣、狂风呼啸,终于骤然降临。是的,这场革命的缘起,早就酝酿着它的必然性,只不过这必然性结果由某种偶然性因素引发。这就像一颗深埋的地雷,总有一天会炸响是必然,至于由谁引发、以怎样的形式引发、  相似文献   

12.
徐珂的《清稗类钞》,记有一厕所对联。说一某生屡试不第,回乡务农。为求生计,在路旁造一厕所,积粪以售其资。同时书一联:   “但愿你来我往;   最恨屎少屁多。”   虽通俗,却幽默。不高雅,但深刻。借用过来,于写文章似不无帮助。那就是勤深入,多调查。挤水分,少空话。于是不觉间又让人想到,当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一副对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字空”。   这就高雅了吧 ?文章不写一字空@李人凤  相似文献   

13.
李鸿建 《视听界》2006,(2):17-19
英国《泰晤士报》曾经给新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新闻是变迁的记录。”记录变迁,也就是记录历史了,所以就有人形容新闻为历史的秒针,今天的一条条新闻,也就是明天的一页页历史。这也就是说以真实性、即时性为其生命的新闻,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了。既然记录的是变迁,记载的是历史,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自然就得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我们就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到历史的流程中去考察新闻事件与社会现象,高屋建瓴地去挖掘其新闻价值。一、以历史的眼光,去透视新闻现象,观照新闻事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让今天的新闻在明天…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我们的红军老战士贺子珍同志虽然从来没有办过报,但她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却和报纸有过密切的关系。这位当年英姿飒爽,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六十九岁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一边看报纸,一边总爱拿着一支铅笔在报上画圈圈,打杠杠,留下值得注意的标志。这个习惯,就是她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岁月里,由于工作的需要,开始养成的。  相似文献   

15.
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类图书一段时间以来基本上就是袁腾飞与当年明月一拼高下,不过我们终于在7月的学术文化畅销书榜单上看到了些许不同,当年明月在这个月拱手让贤,只占据榜单两席,但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二、三却依然占据前四的三个席位.<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和<易经的奥秘>分列榜单第三和第五位.  相似文献   

16.
滇剧,离我们有些远,因为它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滇剧,离我们又很近。因为它流淌在每一个云南人的血液里。“过大年、唱大戏”是我们最快乐的事,虽然大年已过,可是大戏却在锣鼓声中热闹上演,在滇腔、滇味里,我们感到了属于云南人特有的风韵。  相似文献   

17.
谢达  朱月白 《北京档案》2004,(10):49-50
在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从具体的事件中来探寻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总结其发展历史,把握其发展趋势.刘国能先生的论述中国档案事业体系的专著<体系论>,正是从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大势来着笔,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档案学著作.  相似文献   

18.
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正是白烨与韩寒在博客上贴身肉搏之际,沉寂了许久的文坛终于在纷飞的唾沫和肆意的攻讦中聚集了几分人气.这场网上的交锋,让我们品尝到了一场互联网时代资讯的盛宴,原本费时劳神的传统出版行为被网上的轻松一"贴"搞定,读者的参与更是空前的便捷,"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互联网时代终成现实,会被纸质出版审读的道道关口挡住的内容在这里畅行无阻.这场公众参与的盛大狂欢会让当年意气用事的京沪文人自愧弗如,当年多少次的笔墨论争囿于出版与传播的局限,只能到故纸堆中去搜寻了,更遑论公众的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19.
正百年的光阴要算起来也很漫长,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将百年,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之等一批有识之士当年风云际会,于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掀起巨大的波澜。如今,风云人物早已尽归黄土,然而每每读着他们的故事,则鲜活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陈独秀先生是百年来一直颇有争议的人物,然而他揭橥新文化启蒙和五四运动的旗帜,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其伟大功绩却是谁也抹煞不了的。毛泽东曾说陈  相似文献   

20.
刘庆鹰 《新闻窗》2014,(4):9-10
读黄嘉模先生的书,就是读他这个人。常自诩不凡的我,对嘉模先生却极为恭维一恭维其作品和其为人的坦荡、善良、真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