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实验仪器铁架台,烧杯,烧瓶,干燥管,洗气瓶,分液漏斗,导管。2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1所示组装仪器。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约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有害气体对实验场所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采用如下装置,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打开活塞F,在瓶外将氢气点燃,小心而快速地将导管伸过三口瓶内,使氢气在玻璃管D内燃烧。2.滴入全部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可见氯气在三口瓶内弥漫.旋转点火导管,使火苗离开玻璃管,并略加快氢气的排放速度,可观察到醒目的苍白色火焰,同时湿棉球旁出现飘动的白色雾带。3.由分液漏斗注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氯化氢气体和余氯。三、实验分析1.从氯气产生到实验结束。整个装置都处于全封闭状态,故氯气和氯化氢…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气体的吸收装置主要有二类。一是将倒置的三角漏斗置于液面上,如HCl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二是将一根导管通于液面下,如Cl2等有毒气体的吸收。实践中本人发现上述二类装置存在不足:如第一类装置中的漏斗较难固定,且吸收时液面波动,造成部分气体外逸;第二类装置中,气体的吸收效果差,许多气体来不及被吸收就逸出,造成教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一、药品:硫化亚铁,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0.5M),肥皂溶液,亚硫酸钠等.二、仪器:气体发生器,Y形管,分液漏斗,平底烧瓶,2×200mm试管,酒精灯,小水槽等.三、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1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1)实验改进此实验是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所需原材料是有毒气体氯气。力求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尽可能使装置微型化,减少原料用量以减少或消除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以下实验,经我校20多个实验班2年来的重复使用,效果颇好。图1(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简易启普发生器、橡胶管、止水夹、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橡胶塞、稀硫酸、锌粒、浓盐酸、高锰酸钾晶体、镁带等。(4)实验步骤①在简易启普发生器与橡胶管、止水夹组成的密封装置里,利用…  相似文献   

6.
氨气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该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胶头滴管挤出的少量水中,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倒吸现象,称之为“吸入式”喷泉。图1但是,大家常常只  相似文献   

7.
水.旋动漏斗活塞把盐酸滴入克氏烧瓶中,盐酸与高锰酸钾作用产生氯气,氯气经过导管溶于锥形烧瓶的水中,待浓盐酸滴完,微微加热逐出克氏烧瓶中的氯气进入锥形烧瓶,待锥形烧瓶内无气泡产生时,立即抽出导管防止水回流,再拆开装置.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教材中,苯与溴取代反应的演示实验是在圆底烧瓶中进行的。由于反应放出热量,使苯与溴都产生了气化现象,烧瓶内充满了苯和溴的蒸气。当把烧瓶里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时,苯和溴的蒸气外逸,污染教室内的空气。为此,我对这一演示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一、仪...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演示实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实验装置方面展开进一步探索。经过多次研究发现,利用分液漏斗能起到储水和排水的作用,可控制植物光合作用生成氧气的排出量,使实验装置操作更简便,实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建立沸腾的概念。采用不易散热,相对安全的平底烧瓶和锥形烧瓶代替教材上的实验装置,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该实验。  相似文献   

11.
一、组装多用气体发生器所需器材组装一套多用气体发生器,需要下列器材:三口烧瓶一个、分液漏斗一个、铁三脚架一个、单孔橡胶塞一个、无孔胶塞两个、导气管(不同型号,见下文附图)各一支、排液管一支、铁夹子一只、乳胶管一段、尖嘴管一支。制备某些气体还要配备合适的温度计和酒精灯。二、多用气体发生器的用途与优点1.多功能。在初中、高中化学教材的实验要制取的所有气体中,除甲烷不适宜用此种发生器制取外,其余所有气体都可用此发生器制备。这种多用气体发生器能制备的气体共有15种:H_2、O_2、CO_2、Cl_2、HCl、H_2S、NH_3、SO_2…  相似文献   

12.
1 用注射器演示气体定量实验 医用注射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用它演示污染性气体实验时不会产生污染;它还能将气体的制取与气体的性质实验联合一起完成;更可贵的是,一般化学仪器无法完成的实验,如气体的定最实验,用它来演示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实验效果好。以下两例实验事实,就充分说明了注射器在优化化学实验设计中独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1氯化氢喷泉的微型实验 (1)设计意图 氯化氢的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一般是在实验室事先制备好一烧瓶氯化氢气体,再带到课堂上演示。由于从制备到上课时间间隔较长,演示时效果不是太好,往往喷入烧瓶的溶液太少。特别是收集HCl的烧瓶不很干燥时,放置时间再长,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二 )》。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引导学生利用平底烧瓶与带玻璃管的胶塞来做实验。以前的设计方案是将带胶塞的玻璃管上端蘸一下水 ,插入烧瓶口 ,拧紧胶塞 ,玻璃管内就有一小段液柱。把烧瓶放入热水中 ,使内部空气受热 ,慢慢地就会发现小液柱往上升。把烧瓶放入凉水中 ,使其内部空气受冷 ,发现小液柱会往下降 ,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利用水滴充当密封材料 ,并通过小液柱上升、下降 ,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是这一实…  相似文献   

15.
1特点和用途 (1)特点 ①本实验装置利用广口瓶的透光性和易密封性及分液漏斗的易控制性设计,取材简单,实验方便快捷,现象明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题: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一个实验(装置如图1):取一干燥的250mL圆底烧瓶,用铝箔和棉线封口后一起称量(准确到0.1g),得m1。往烧瓶内加入大约2mL四氯化碳(沸点为76.7℃),用铝箔和棉线封口并在铝箔上穿一小孔。把烧瓶迅速浸入盛于大烧杯内的沸水中,继续保持(水的)沸腾。待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中的喷泉实验,是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而将烧杯内的水通过尖嘴导管压入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实验效果生动而有趣。但由于各  相似文献   

18.
喷泉装置的另几个用途赵玉贵(山东新泰二中271212)喷泉装置除用于氯化氢、氨气的溶解性实验外,根据它的构造特点还有其它用途,现介绍如下.1.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比取一250ml干燥平底烧瓶,在瓶底放入豌豆粒大的白磷,烧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孔内装...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 2 9页设置了一个用塑料瓶为主要实验“仪器”的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不少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至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钠跟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可能会将橡胶塞顶出 ;②熔化的钠球易烧透塑料瓶壁而发生危险 ;③实验操作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供广大教师教学中借鉴与参考。1 实验用品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和量筒各 1个 ,带导气管的双孔塞 1个 ,带橡胶管的尖嘴导管 1根 ,铁架台 (含铁圈和铁夹 ) 1个 ,酒精灯 1个 ,止水夹 1个 ,火柴 1盒。金属钠、水、酚酞试液 ,煤油。2 实验装置 (见…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初中教材中关于焦耳定律验证的实验往往是这样进行的:“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观察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情况,就可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这套实验装置虽已沿用多年,但在实际应用中它的实验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