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电与磁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十九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电与磁的模糊认识。他所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打开了一个科学新领域的大门。成为现代文明的科学基础之一。 本片正是以这位伟人为中心,介绍了法拉第的生平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并通过演示科学史上一系列经典的实验,介绍了人类对电与磁的认识过程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还阐明了这一重大发现对人类社会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于文高 《新高考》2007,(12):15-17
自1821年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后,许多科学家几乎同时在寻找“磁生电”的途径,包括安培、科拉顿、亨利、法拉第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做了艰苦的探索,但大多数人都与“磁生电”现象失之交臂,直至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紧密联系.这以后,法拉第又设想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出永久性的稳定电源.他做了一个圆铜片,装上轴,夹在马蹄形磁铁的两…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改名     
陶行知祖上做官,到他父亲这代,家道中落了。父亲将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故为他取名为“文浚”,祈儿学业长进,长大升官发财。陶行知在大学里受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同意“先知后行”的观点,故改名为“知行”。1934年,他写了《古庙敲钟录》,在实践中得出了“行知行”的经验。他说,有了电的知识,才去开电灯厂;开了电灯厂,电的知识更能进步,这叫做“行中学”。有人反驳他,那最初电的知识从何而来呢?他说:“是法拉第、爱迪生从把戏中找出来的。‘把戏’是一种行动,故电的最初知识是从行动中来的。故一切知识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经过30余年的探索,终于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推翻了人们长期关于电现象与磁现象是彼此孤立、相互无关的传统观念。自此,不少人开始从事于它的逆转化问题的研究。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曾在日记中写到:“电可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变为电!”1831年他终于实现了“把磁转化为电”的诺言,并称之为“电磁感应”。  相似文献   

5.
作者向人们展示法拉第在其早期教育中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他后来的工作非常重要的1809—1821年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从法拉第对科学的好奇心第一次被唤起到他最初发表重要作品的这段时间,指出法拉第不是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事实上,法拉第的“自我教育”只有几年,塔特姆的讲座给了法拉第在科学上的相当稳固的基础,与戴维的长期联系为他提供了当时可能的化学上的全部教育。  相似文献   

6.
林楚 《小学生》2009,(2):77-77
有一年春天,著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实验室里来了几个陌生人,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已是满头白发。他带着谦虚而又拘谨的神情说:“您就是迈克尔&#183;法拉第先生吧?”“对,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法拉第温和地说。  相似文献   

7.
从13岁到21岁,法拉第在伦敦的一家书店里当装订学徒,每天收工后,他就在微弱的烛光下拼命地读书。书里讲的那些电的现象和化学实验,将法拉第深深地迷住了。他渴望把书上讲的那些实验能做一遍,可是一个穷学徒哪来的钱买仪器和药品呢,他就到药房里去拣别人扔掉的瓶子,  相似文献   

8.
③法拉第童年生活十分艰辛,每周得到的救济只有一条面包,而这只够他吃一天。⑤法拉第幸运地读到了一本《大英百科全书》,他被其中的“电学”条目深深地吸引住了。上建立了“实验室”,用四处搜集来的药瓶、金属丝和买来的便宜药品,开始了他的实验_ 铸怕节甲篇一--一-⑩飞845年,法拉第首次在日记中记录了“磁场”一词,并于1848年,正式提出了“场”这一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大科学家法拉第@杨章 @林宪伟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每天打开广播收听美妙的乐曲,从电视中收看精彩的节目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你是否了解广播与电视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呢?我们知道,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预言:电与磁的传播是和光一样的一种波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从1850年就开始对法拉第提出的课题展开研究他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用数学方法对法拉第的电磁场思想做了严格的论证,并在1864年作出“电与磁的交替转化过程,是一种波的传播形式,是一种光波”的论断,他称这种波为电磁波在麦克斯韦首先提出电磁理论后,又过了24年,才由德国伟大的物理…  相似文献   

10.
物理现象及物理过程往往存在与之对应的另一面,这种互相对应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就是物理学中的对称性.物理学家常常利用对称性去探索新的物理规律.奥斯特的“电生磁”,导致了法拉第的“磁生电”;从“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到“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导致了麦  相似文献   

11.
谈逆向思维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发现电流周围的磁针会偏转,从而揭示了电流的磁效应——电可以产生磁。英国人法拉第就想:“磁能否产生电?”他通过十年的实验,终于在1831年找到了磁产生电的方法.并做成了最原始的发电机。法拉第的发明给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同时他的逆向思维也把他推上了伟大科学家的宝座。 “司马光打缸”也是用的逆向思维。小孩掉进缸里,救他的方法当然是从水中把他拉出来。但小孩们是无法办到的。司马光很聪明,他从反面考虑:“让水流出来。”于是小孩得救了,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中学生掌握了逆向思维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个13岁的女孩在念初中二年级时,读了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故事;“…国王请阿基米德鉴定皇冠(12磅重)是不是纯金的。阿基米德先称了一块12磅的纯金和一块12磅的纯银,再分别称它们在水中的重量.分别为11 13/32和11 7/64(磅),最后称得皇冠在水中的重量为11 43/128(磅)。设皇冠含纯金、银分别为x、y(磅),列方程组  相似文献   

12.
出身贫寒,自学成才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出生于英国,他的父亲是个铁匠,体弱多病,收入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活的温饱.13岁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不能再上学了,就去了一个装订印刷作坊当学徒工. 法拉第手脚勤快、聪明伶俐.他很快就学会了书籍装订的手艺,而且装订得很好,于是他常常抽空看这些装订的书的内容.法拉第的头脑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贪婪地吸取着知识.他读了很多书,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还有《一千零一夜》等.不过,最吸引法拉第的是《大英百科全书》中讲的那些电的现象和《化学漫谈》中讲的那些化学实验,法拉第被迷住了.他努力地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静电起电机,进行简单的化学和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3.
没有文凭的人,也能成才吗?怎么不能呢,从小就做杂工的法拉第,后来不是成了著名的大科学家吗?!幼年的法拉第,同普通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也看不出他是什么天才的苗苗。但法拉第生理上有两个缺陷,可能是“大舌头”,反正他说话、发音,总惹得小朋友发笑,也惹怒过老师。因为他不会发出字母“R”的声音,那位比修女还严肃的老师,就挖苦、讽刺法拉第说:“简直是个废物!”小法拉第心里很痛苦,他想,难道发音不准,就是废物吗?可那位老师不仅经常辱骂他,后来竟大打出手了。他再也忍受不了这位女教师的折磨,哭着跑回家,向妈妈诉说了一切。妈妈是非常疼爱…  相似文献   

14.
“我父亲是铁匠的助手 ,兄弟是个手艺人 ,曾几何时 ,为了学会读书 ,我当了书店的学徒 ,我的名字叫迈克尔·法拉第 .将来 ,刻在我墓碑上的也唯有这一名字而已 !”“上帝把骄矜赐给谁 ,那就是上帝要谁死”.——迈克尔·法拉第生活在电气时代的人们 ,千万不要忘记一个名叫法拉第的平民科学家和他作出重大成就的那段历史 !一、法拉第生平迈克尔·法拉第 ,1 791年 9月 2 2日生于离伦敦不远的纽因格顿一个铁匠的家中 ,铁匠有十个孩子 ,家境十分贫寒 ,他只在 7岁至 9岁读过两年小学 ,1 2岁上街卖报 ,1 3岁那年 ,他被送到书店里学习装订技术 ,开始他…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高中物理下册第四章”电磁感应”第四节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概括为:“电路中感生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笔者认为这种概括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这种概括违反了同一律。这句  相似文献   

16.
自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科学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电可以产生磁,那么,磁可不可以产生电?不少科学家带着这个问题做了大量实验,首先获得成功的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法拉第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实验.他先将磁铁放在铜线圈内,再把线圈两端连接在一个电流计上,可是电流计的指针并没有偏转;他又拿一根通电的导线靠近另一根不通电的导体,但也不见后一根导线上有电流产生.是磁铁太小吗?是导线与磁铁的距离不对吗?他把磁铁换大,把导线摆来摆去,无论怎样总不见导体上产生电流.这个铁匠的儿子以他…  相似文献   

17.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在实验中发现了电流可以使磁针偏转的事实,从此,电和磁的实验引起了法国和英国许多科学家的兴趣。人们纷纷重复奥斯特的实验,探索新的实验。法拉第早就对电学抱有浓厚兴趣,在做图书装订工时,常常一个人在小阁楼里做起电机、莱顿瓶等实验。法拉第敏锐地看出了奥斯特的发现的重要意义,于是,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查阅了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切文献,重复了一系列的实验,写了一份电磁研究进展状况的报告,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电磁现象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个玻璃缸的中央立着一根磁棒,磁棒底部用蜡“粘”在缸底上。…  相似文献   

18.
1、场(field) 场的概念是近代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来源于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法拉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从磁力线领悟到场的存在,并引入了“力线”来形象地描绘场。他最早使用“磁场”这个词,在1845年11月7日,1847年11月19日在他的日记中首次单独使用了“场”(field)这个词。  相似文献   

19.
龚长流 《物理教师》2011,32(6):54-55
中学物理教科书和许多文章都介绍法拉第经过1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虽然这样的介绍是为了表达我们后人对法拉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科学精神的赞赏和钦佩.但也有人认为“法拉第的探索,显得有些盲目,花费了太大的代价”.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法拉第为何历经十年才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无论是对他科学精神的赞美,还是对他科研才能的贬低,都是不合史实的.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师都应是善于发现人才的伯乐。英国科学家戴维,就是慧眼识英才的典范。他的学生法拉第,是铁匠的儿子,十三岁就参加劳动,当过书店的送报工、勤杂工、订书工。在青年时,戴维发现法拉第有研究科学的才华,破格录用,当他的助手。法拉第不负戴维的厚望,终于提出了法拉第电解定律,奠定了电化学的基础,使电一下子成为改造自然的锐利武器,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交通、通讯等方面。他的成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如果法拉第不知遇于戴维,其才华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