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站长米保广,在二十多年的党的新闻工作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探索,加倍努力,向新的高度攀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4年到1985年,他有两篇新闻被评为全国好新闻、六篇被评为全省好新闻。去年5月,他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站长米保广,在二十多年的党的新闻工作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探索,加倍努力,向新的高度攀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4年到1985年,他有两篇新闻被评为全国好新闻、六篇被评为全省好新闻。去年5月,他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西华县李大庄乡青年龚振奎,热爱新闻工作,白天忙于农副业生产,晚上伏案写稿,去年一年有105篇稿件被报刊和电台采用。他连续10多次被地、县评为优秀农民通讯员。还有4篇稿子被省、地评为好新闻作品。几年来他将稿费全部用来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4.
东海县的穆道俊,从 1984年以来,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农民日报》和《连云港报》等多家报纸上,先后发表了700多篇新闻稿件,其中,有18篇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评为好新闻。六年来,他年年被连云港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一等奖,去年又当上了市劳模。穆道俊是东海县平明乡人,今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从桂林陆军学院宣传科了解到,去年我院的新闻报道工作又喜创佳绩。全年共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战士报、《新闻与写作》等全国10余个省市、五十多家报刊杂志中见稿1366篇,其中,省级以上报刊311篇,解放军报头版头条1篇,学院再次被评为“全军新闻报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章善玉报道:日前,武警江苏边防总队2006年党委扩大会上宣布:军报新闻函授学员、江苏镇江边防检查站士官报道员费伯俊被评为“优秀报道员”,这是他连续第四年被上级评为“优秀报道员”。费伯俊同志曾先后4次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学员”。去年,他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20多篇(幅),为其所在部队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作出了重要贡献。费伯俊获“四连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总公司党委宣传部通讯干事耿长生,积极为党报写稿、反映情况,并注意发挥基层通讯员的作用,使这个公司的宣传报道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受到领导和新闻单位的好评. 耿长生一九八一年分管通讯报道后,他所在的公司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去年有120余篇稿件被新闻单位采用。在成绩面前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地考虑工作中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后起之秀,仅两年功夫,他由一个新闻门外汉,变成一位新闻战线上的伎校者。翻开他的刊稿剪贴本,光中央级报刊发表的稿件就高达50多篇,《人民武警报》及省地级报刊电台刊播的近200篇。为此,部队党委先后两次为他记了三等功,去年还被武警总部表彰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他所在部队新闻报道工作,也由落后单位一跃变为全师第一,并被武警总部评为“橄榄杆”优胜单位。他叫李凌志,是武警8661部队的新闻干事。当笔者当面夸奖他取得的成绩时,他却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喜悦而又辛酸的泪水。1997年7月,李凌志刚从军校毕业分到部队…  相似文献   

9.
东省齐河县人武部把《新闻与成才》杂志作为“工具书”,已连续10年为新闻干事订阅该刊物,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报道工作。(陈业河)3月上旬,多次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的武警seq部队业余摄影报道员王前,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干部。《天希运)新疆哈密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缪洲平在要求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的同时,带头写稿,去年以来,他采写的评报稿被《解放军报》的《通联情况》采用6篇。涨亚斌)凸兀232部队三炮连司务长赵亚更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闻写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300余篇,去年转…  相似文献   

10.
一位在地区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的记者,不时为自己的新闻业务长进不大而苦恼。而1988年夏季,他的几篇稿件却连续在《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经济参考》报等首都的大报上发表。这些稿件中有一篇获甘肃省首届青年好新闻三等奖,另一篇获全地区好新闻一等奖,还有两篇被推荐参加1988年全国地区报好新闻评选和甘肃省好新闻评选。这位记者回顾自己业务实践的这一显著变化,心情异常激动。他于去年3月从遥远的陇东山区致信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汇报他的收获,信中写道:“通过新闻干部培训班的学习,使我的新闻敏感和写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华社举办新闻干部培训班,面向全国开展服务,实在是为各级新闻单位干了一件大好事。”来信者就是中国新闻学院进修分部第一期新闻  相似文献   

11.
侯永贵,是一个普通的煤矿工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自学和写作的道路上经历着艰难跋涉与顽强的拼搏。为了及时反映沸腾的矿山生活,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先后为报纸、电台采写各类稿件一千三百余篇,被采用四百五十篇。只有学习才能入门。为了弄清掌握新闻的各类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他用五十多元钱买了一批新闻写作书籍;为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他买了一台收录机,坚持每天收听新闻广播;为了配合报纸宣传和报道的动态,每天报纸一到,他总是一张张认真  相似文献   

12.
我喜爱“爬格子”,但寄出去的稿件,除偶尔收到几份退稿外,都中途夭折,奋斗几年,“三更灯火五更鸡”尽付之东流,令人灰心丧气,去年一朋友,给我推荐《新闻知识》,一册在手相见恨晚,从中看到了差距和写作上的缺陷,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慢慢在写新闻稿件中摸索出了一条路子,去年八月以来,先后有五十多篇稿件被县广播台、县报采用,中稿率提高到80%以上,有几篇还荣获征文奖,朋友问我经验,我说,我请的“家庭教师”《新闻知识》帮了我的大忙,受益匪浅。 现在,我坚持每期必读,还向几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推荐订阅《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13.
初学新闻写作的人,总觉得没啥新闻可写。其实.只要你练就一双新闻眼与新闻耳.便会有写不完的新闻素材。去年我共采写了40O余篇新闻稿件。其中.县级新闻单位采用200余篇.市级采用80余篇.省级采用近20篇.连续两年被县评为优秀通讯员。仅以去年领导让我与另一同志下乡考察干部一天抓了三条“活鱼”为例;这天在下乡途中和到达目的地之后.通过耳闻目睹,一共采集了3篇新闻素材。归来写成3篇新闻稿件发出后.全部被县、市有关新闻单位刊播。3篇新闻稿件的采集大致如下:《外出打工莫忘照顾老人人是乘车途中与一上车的古稀老人闲聊时索取…  相似文献   

14.
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热情很高,往往是见啥写啥,几乎每天一篇,不管报纸登不登,总是一个劲地写,一个劲地投。结果发稿甚多,但却用稿寥寥。我认识一位业余通讯员,他去年写了三百余篇稿子,却只被新闻单位采用了几篇。他问我是啥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没有了解读者心理。  相似文献   

15.
米景忠同志自一九六六年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在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八百余篇,其中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五十余篇。他直接宣传了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全国劳模吴树兰、全国拥军模范段兰英、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标兵赵延岭等七个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表彰的先进人物。一九七六年,当时在驻马店军分区作通讯报道工作的米景忠,正准备撰写“英雄民兵营长”王新安传记文学。一天,新蔡县委招待所  相似文献   

16.
李同良,这位农民出身的通讯员,二十多年前从高梁地里往新闻门槛迈步的时候,并不见其身上有特殊的“新闻细胞”,他写新闻十年之久,报纸上没被采用过一篇。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磨砺十年之后,一九七三年八月他终于在河南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稿件,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仿佛突然生出了“新闻细胞”,有了特殊的新闻敏感,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的头题位置,就先后发表了他写的三十多篇新闻稿件。他同光明日报记者合写的消息《联产到户科学吃香》被评为1980年全国好新闻作品;他写的通讯《栽树就是栽富》被人民日报评为优秀新闻作品,荣获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部队报道员刘志伟,两个半月时间上稿二十一篇。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指着在桌上的《新闻知识》感慨地说:“是她帮了我的大忙。”去年年底,他从连队被调入团报道组担任报道员。到团后,每天都进行六、七个小时采访写作,晚上熬到深夜一、二点钟才睡觉。就这样,他四个多月向报社电台投稿二百多篇,一篇未中。他有点灰心了。正在这时,宣传股股长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并送给他一套一九八五年度的《新闻知识》杂志,又帮他购买了今年一至三期《新闻知识》。从此,他犹如鱼儿得水,一下子被《新  相似文献   

18.
‘你今天见报一篇稿,明天我就可以发射一颗原子弹。’柘城县慈圣乡武楼村农民陈继周,在十八年前听过这样的讽刺话。如今,打赌者未能兑现诺言,而他却放了一颗‘原子弹’——去年底,他因在地区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稿件一千二百多篇,而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去年十二月笔者从地区劳动人事局获悉:1985年以来,全区已有二十四名通讯员,作为闲散科技人员被录用为国家干部。这些同志,均发表多篇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新闻,被评为地区以上模范通讯员。商丘市运输公司工人通讯员戴明,为从事新闻摄影,他省吃  相似文献   

19.
当新闻记者,都要有一种志向,一种追求。这种志向和追求,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要贯穿其新闻生涯的全过程,那就是写出好作品来,也就是说要写出在当代有影响、在历史上有价值的作品,它不是“易碎品”,而是传世之作。 在去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有一篇新闻作品被人们重新提起,那就是五十年前新闻记者朱启平写的《落日》。1945年9月2日上午,在日本东京湾内的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日本签降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向联合国投降。作为随军记者,朱启平在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丈的地方,目睹了这一历史事件,并撰写了脍灸人口的新闻通讯《落日》。这篇原载《大公报》的通讯文情并茂,被新闻界公认为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20.
据2005年9月8日《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民王先生发现一篇“著名”的假新闻《钱被风刮跑以后》被收录进他女儿的小学语文课本里。上个世纪80年代这篇假新闻曾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好新闻,但是到90年代以后这篇新闻就被认定为假新闻,后来作者也作了检讨。这件事情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对于假新闻,很多人都深恶痛绝,包括绝大多数新闻单位的编辑。而且,新闻主管部门也在颁布一些相关法规,加强对新闻界的管理。比如,去年的《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就对如何防范假新闻有明确规定。然而,大量不负责任的“自由撰稿人”的存在,或者个别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