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劳动力,保护农民工的劳动安全是我国劳动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完善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是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巨大动力。文章从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历史、法律、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自身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魏志红 《金秋科苑》2010,(24):30-30,32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法权,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组权利的组合,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产权具有二重性。马克思产权理论对于保障农民工权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工荒”现象经济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每年春节之际的“民工潮”引出的“民工荒”现象,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选取“民工荒”现象背后的农民工供需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AD—AS模型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等工具分析解释了引起“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指出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由于国家当前的投资过热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多,加之粮食涨价、农民工实际工资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农民工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出现“民工荒”。而造成这种供需不平衡的不是中国劳动力自身的缺乏,而是农民工实际工资的降低,权益的损害,而这些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分不开的,是由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歧视问题入手,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以信息经济学理论解释信息不对称下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出现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同单位不同保障等现象,信息不对称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谐转移城市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6.
罗冰眉 《情报杂志》2004,23(5):73-74,77
信息产品的生产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作为一种商品,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环节与物质商品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界定信息商品价格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章以政治经济学、信息学、价格学的基本原理为以依据,通过对影响信息商品价格因素的分析,提出以效用价值论作为信息商品价格界定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劳动力理论范畴与人力资本理论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代人力资本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马克思劳动力理论在新时期应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葛元骎  孙小蒙 《科教文汇》2013,(26):204-205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现阶段的心理问题特征,并结合现阶段背景探讨了导致其产生的因素。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对社会不满、孤独,对人对事冷漠以及归属感不强的心理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包括社会、教育、家庭和个人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影响因素分析"为题进行研究,通过派发问卷的实证调查形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影响民工回流的个人工作生活等因素,探析这一社会现象蕴涵的战略意义,为回流地政府和城市决策提供针对劳动力回流问题有说服力的政策建议。并基于分析,文章从城市和农村两个视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网站运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网站是现阶段我国农民工信息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工网站的运营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提高其运营效果提供依据。本文以信息构建(IA)理论、技术接受模型(TAM)及技术接受与利用整合模型(UTAUT)、可用性理论与网站价值理论为引导,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目前正常运行的所有12家农民工网站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民工网站运营机制模型。研究发现由政府主办或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数量所占比重最高,商业性网站次之;网站的经营性质、信息质量、信息构建水平与宣传推广力度影响网站运营效果;目前农民工网站在满足农民工信息获取需求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在满足农民工信息表达需求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