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从第一本散文集《古典幽梦》到《俯仰之间》,再到《腕下消息》,朱以撒的散文和其书法一样,在经久的文学探索中建立了个性写作经验,在全国散文界独树一帜。"无论是散文,还是书法,最终都是要写出自己的笔法来。"朱以撒认为,散文和书法都崇尚个性,而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有评论家如是说:"从  相似文献   

2.
[作家链接]1953年出生的朱以撒,天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自幼研习书法,笔走龙蛇,大学毕业后从事书法教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有弟子三千多人。与此同时,朱以撒又把笔伸到散文领地,将书法中章法布局那一套虚实互见、奇正相生、刚柔相济用到散文里。于是他写出来的文章,如行草般兔起鹘落,让人目炫神  相似文献   

3.
正静谧悠闲的下午。窗外暑气蒸腾,窗内清幽澄碧。一壶浓郁的普洱,一怀恬淡的心绪,一张优雅的《书法报》,还有朱以撒先生几本极富翰墨情味的散文集:《古典幽梦》《俯仰之间》《纸上思量》《腕下消息》。这一大段雅逸散淡的时光里,我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朱以撒先生用古典韵致和笔墨气息营构出的文字意象世界里。这种精神上的契合无法用语言描述,  相似文献   

4.
柔软     
<正>[导读]朱以撒的散文是当下散文园圃中非常别致的一种。“书法之余,写点散文以为清玩”,创作的非功利性,使得他的散文具有一种格外逍遥轻松的姿态。在那些思想活跃、语词清逸的文字背后,我们常常能触摸到他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沉思,对古典精神的皈依与持守,以及在艺术哲学层面上对和谐、宁静、虚空、闲远、蕴藉、质朴、古厚、简洁等审美意识的偏执。朱以撒的散文缘情而发,缘事而鸣,他的近期散文常围绕着某一特定的主题展开哲学思辨式的表达,试图从寻常背后挖掘出不寻常的社会、人生意义和奥秘。《埙在苍凉幽远中》《徐徐绽放》《穿过逝水流年》《北朝,北朝》《兰亭情结》《走出长安》《归来兮,唐风》等篇目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柔软》一文,朱以撒借助芦苇这一寻常意象,抒发了欣赏生命、感叹生命和珍视生命的人生体验和思考,是一篇思辨色彩很浓的生活散文。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骑在时代的骏马上感到头晕目眩或焦躁不安,我劝你跳下马来看一看朱以撒近期发表的散文《柔软》。朱以撒对生活的那种领悟是“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的当代芸芸众生所无法领悟到的。他的文章中多少有几分禅意,但绝没有丝毫消极隐逸的情怀。神色疲惫、焦灼不安几乎是当代一些“勇往直前”者的共同形象,而且也是一直以来人们所肯定的一种姿态。可无数的损失甚至生命的白白流逝已经让人困惑。活着即使是为了奋斗,然而也还有一个价值换算问题,还有一个奋斗结果问题。这篇散文无疑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迪。文章以暮秋时节头上顶着一丛丛银灰…  相似文献   

6.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点是全国第8个美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是我国东南地区培养两岸高级美术人才的重要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李豫闽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兼区域文化与闽台民间美术研究方向导师,翁振新教授为中国古代画论与东南画风研究方向导师,朱以撒教授为闽台书法篆刻研究方向导师。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柔软朱以撒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效果比春日好多了。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端,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顺从着  相似文献   

8.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6(3):F0002-F0002
黄鸿琼(1964-),女,福建晋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90年至1991年于复旦大学进修现代汉语硕士课程,1998年至2000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其书法曾师从福建师范大学朱以撒教授、复旦大学柳曾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教授。作为泉州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的组建者,  相似文献   

9.
黄昏     
你注意过黄昏,穿过凌晨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季羡林先生发现的黄昏,它仿佛一首来回吟咏的歌,行云流水间,唱出黄昏的美丽与寂寞。语言如诗如画,富有节奏感。本是书画家出身的朱以撒用那细致入微的体悟,穿过凌晨在沉寂中听出生命的喧动,其文字细而不腻,从容地行走清淡地叙述,让人感到"美的情操"。(田野)  相似文献   

10.
严婷 《新读写》2023,(11):44-45
<正>岸边朱以撒(1)春潮带雨,暮色渐渐压了下来,这条从夹峙的两山间穿出的江流,越发显得急了起来。(2)我坐在高高的岸上,闲看流水浮动着泡沫,推搡着枯木朽株向前。没有航标的江流,它一以贯之的流动只是惯性的作用,或直前,或转弯,就看两岸的笔直或者弯曲。我不太愿意乘船外出,缘于不愿投身于激流的颠簸之中,在岸边的时光静止着,以不变观万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上午,听说在客家艺术中心有朱以撒老师的书法作品展,于是马上出发。赶到展馆,只见爱好者三五成群,驻足欣赏。我把带过去的新作《风声》《风过无痕》送给朱老师,并与他合影。朱老师在我们心目中大名鼎鼎,但学生太多,他是不认识我的。我自我介绍说,我是师大中文85级的,现在在龙岩二中任教,出了几本不像样的书,请老师斧正。旁边有人说,这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啊!朱老师说,现在还能写点东西,还能出书,很少见了。因为还有很多人来观展,不便和老  相似文献   

12.
漫画     
~~漫画~~  相似文献   

13.
漫画     
~~漫画~~  相似文献   

14.
漫画     
~~漫画~~  相似文献   

15.
顺路     
~~顺路~~  相似文献   

16.
提防     
~~提防~~  相似文献   

17.
企鹅     
~~企鹅~~  相似文献   

18.
猪之歌     
~~猪之歌~~  相似文献   

19.
~~广东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   

20.
红黄蓝     
《辅导员》2003,(1)
~~红黄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