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中物理选修3-4<多普勒效应>一节中,课文用演示实验<蜂鸣器音调的变化>引入新课,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多普勒效应作好铺垫,确实是一个好实验.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物理第二册(理科)教案》(2001年6月第1版)有关《多普勒效应》一节(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郎荣福、王维群)教案中介绍多普勒效应成因中有一处错误: 在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波源以速度V源相对介质运动时,是这样介绍的: 设观察者不动,波源以V源=10 m/s的波速向观察者运动,此时相对观察者的波速为:V+V源=110 m/s(原文中波速V=100 m/s,波源频率,f=100 Hz),因此观察者在t=1 s里感受  相似文献   

3.
<正>1905年天津的《教育杂志》第18期刊登了一篇历史教案《欧人东渡之原因》。(参见附后)从笔者所搜寻的资料上看,《欧人东渡之原因》教案可能是中国近代发表的第一篇历史教案。这篇历史教案远非今天的教案要求得那么周详,但它是一份具有近代教育背景的教案,具有了今天教案的基本雏形,它出现于中国近代教育模式成长的时代,见证了那一场划时代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4.
<正>尽管语文人都认为语文课应该"用课文来教(学)语文",可是,"教课文"一直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习俗。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纵观全国语文专业期刊发表的阅读课教案,几乎没有一课的目标设计没有指向课文内容的,大多数教案直接以课文内容为教学目标。课改马上二十年了,作为"例子"  相似文献   

5.
在执教<说勤奋>这一课时,经过查找资料,我编写教案A进行教学,课中预设与生成奏成了不和谐的一曲.原因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先"备学生",针对课中的缺失我再设计教案B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说明】本课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4教材,对第十二章第五节"多普勒效应"进行了如下设计,学生尽管学习了机械波的产生、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关于多普勒效应学生尚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而且这部分知识是比前面所学基础知识稍深一层的具有综合性的波的现象,学生学习中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教学中没有必要给出多普勒效应中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公式,以免增加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和理解难度。笔者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力求落实新课标  相似文献   

7.
一、课件总体设计要求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网络课件的主要功能模块由课程教案、讲课录像、程序设计实验、答疑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课程教案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文字教案主要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实现,师生可以根据需要分章节下载.通过网页的导航功能,将文字教案和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内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讲课录像主要重现课堂的教学意境.  相似文献   

8.
一次校外听课,一节<海上日出>感受颇多.回来后修改了自己的教案,在自己班上执教,效果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于证明,光波(电磁波)多普勒效应实际是声波多普勒效应在相对论效应下的光学极限。光波多普勒效应只是波源和观察者相对速度的函数,表明光在真空中传播时媒介物是多余的,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光速在狭义相对论框架中的地位,提供了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在微信圈里看到调侃教师的顺口溜,其中两句是:"抄写教案几乎崩溃,迎接检查比牛还累。"顺口溜虽然难免夸张,但能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学校也好,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检查考核,每次必然少不了查备课查教案,只要教师教案写得工工整整,结构完整,就OK了。至于这个教案到底是教师自己思考设计的,还是照抄参考教案的,没人深究。其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