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展开谈判斗争的同时,都作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共产党方面在是否提联合政府、承认蒋介石的地位、军队数目问题,解决区问题、国民大众代表问题和各党派会议等问题上作出了大的让,国民党方面在承认中共政治地位、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允许中共军队保留数目、解放区问题和国民大会等问题上也作出了某些让步,双方的让步使谈判得以进行下去并签署协定,双方妥协与让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海峡两岸再次进行和平谈判,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观 《考试周刊》2013,(1):28-29
重庆谈判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发生的头等大事,它承前启后,对未来具有决定意义。虽然重庆谈判没有带来国内渴望的和平,没有解决国共之间的主要分歧,没有避免内战,但是谈判中中共的统战工作,赢得中间势力的支持,中共变政治上的被动为主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重庆谈判对海峡两岸现阶段乃至今后关系的发展都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1945年4月24日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共关于民主联合政府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正式出炉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开创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1942~1945年国共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40年代国共关系的发展线索。皖南事变后直到抗战结束之前,国共关系经历了由斗争到谈判的复杂过程。这中间包括两党关于《中国之命运》的论战、周恩来及林彪等人赴重庆谈判以及赫尔利来华调解国共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以及国民党当局顽固坚持一党专政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5.
联合政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并结合特定时期的中国国情提出的重大政治主张,是对已往政府与政治思想的选择性继承和发展。辛亥革命前后的百余年间,不同政治势力对建构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种政治尝试和经验教训,为联合政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关于远东问题秘密访定的延伸,标志着美苏大国的力量卷入了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之中,国共重庆谈判则成为美苏大国力量在中国的政治折射。毛泽东亲赴重庆既体现出战后美苏力量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支配,同时也体现出了毛泽东对这种支配的抵制。  相似文献   

7.
1945年重庆谈判之后,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公开刊发,在山城引起很大震动,使得十分紧张的政治气氛一时平添了几分风雅。  相似文献   

8.
论国民参政会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有助于改变国民党一党专制政体,实行政权的有限开放。各党各派围绕抗战、民主、团结而提出的提、议案,成为制衡国民党、维护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各党派围绕参政会所进行的斗争及其策略导致了国共力量的消长,并最终发展为联合政府运动。  相似文献   

9.
张治中虽身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他能却一生始终不渝地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联俄联共,坚持国共合作是他一生的主要政治主张。无论政治形势多私险恶,他都能一本所信并努力地去实践,自皖南事变后开始介入国共和谈起,后又积极参加了重庆谈判,整军谈判和北平和谈,从而留下了“三到延安”的历史佳话,他的这种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诚意和努力,赢得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尊敬。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1.
桂园     
桂园原是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将军的公馆,坐落在重庆市上清寺中山四路65号。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此办公、休息。著名的《双十协定》即在此签字。桂园是一个独立的小院,大门临街。院内有两株碗口粗细的桂花树,桂园因此得名。桂园占地700平方米,主楼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二层楼附带小阁楼。环境清幽,庭院种植许多花草。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主动将此处让出,供毛泽东在城内办公、休息用,并作为国共双方谈判场所。为方便商议谈判事宜,安排毛泽东的各项活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政治秘书王炳南也常在此办公。楼上是毛泽东、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休息室,楼下是餐厅、客厅。  相似文献   

12.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主政治等一贯政治主张的反映。实际上,中共主张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各党派联合的、五权分离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取消了一党独裁,实行了民选的五权分离的“内阁制”,具有很强的新民主主义成分和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不久举行的重庆谈判,是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领袖第二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中国内部国共两党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且是抗战胜利阶段美苏两国在对待中国问题上的一次交锋,它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围绕中国政局的国际关系。因此,研究重庆谈判的国际背景,是了解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民主革命时期,他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论联合政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毛泽东强调要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青年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为必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两个“谜底”哪个对?⊙韩建峰⊙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来出个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答我国古代一人名。”国民党方面记者的谜底是“屈原”。他们认为日...  相似文献   

16.
刘毅 《文教资料》2010,(33):93-94
东北是最早失陷又最难接收的地区,国、共、苏、美三国四方均在其身上体现自己的利益和政策。本文以若干事例力求探明在东北接收初期国共纷争的走向,并在传统大国政治历史背景下,分析国、共、苏、美三国四方在东北的政策走向.以揭示接收东北时复杂的国际利益背景和国共纷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问题就引起了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对其研究也逐渐形成体系,文章对其研究进行一定的梳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研究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王志远,林世选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从理论上高度概括了党的优良作风。他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  相似文献   

19.
抗战后期,美国为了结束对日作战,实现在远东的各项权益,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积极推动国共谈判。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肩负重大的使命,多次主导国共和谈,从"延安协定"的签订到"重庆谈判",他分别采取了"促蒋联共""扶蒋压共""支蒋反共"的调处政策,但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陶醉于商业野心和救世主使命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天然的优越感;二是根深蒂固的反共意识形态使美国政府无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和中共的独立性;再加上赫尔利本人刚愎自用,使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偏离中国现实。赫尔利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加剧了中国内战危机,使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做了重要的组织准备;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全作和全民族团结抗战奠定了政治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抗日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稳固的战略总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