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2.
陈明 《传媒》2014,(6):35-37
正国内有16份主要地铁报,其中广州的《羊城地铁报》、成都的《新城快报》、南京的《东方卫报》和重庆的《都市热报》较为知名和成功。这四大地铁报的营销模式各具特色,整体上代表了国内地铁报的四种普遍营销模式。而英国《地铁报》的营销模式也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效应,两相比较之下,能够得出我国地铁报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沈阳、西安、重庆等城市地铁报正在筹办中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4.
陶丽 《新闻爱好者》2011,(19):14-15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免费地铁报"Metro"在瑞典诞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铁报作为一种新型的报纸种类,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广泛的影响。2003年上海出现了大陆地区的首份免费地铁报《I时代报》,这份由计算机报转型而来的地铁报曾一度引发关于国内免费报纸的大讨论。2008年7月,当时国内的4家地铁报——上海的《I时代报》、  相似文献   

5.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6.
学界目前对地铁报的研究很少涉及到昆明的《春城地铁报》,该报自发刊以来一直在竞争中成长,对此笔者做了专项研究和实际调查,总结其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探讨以人为主体的新媒体发展和经营的问题,对昆明以地铁报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地铁报——瑞典《地铁报》正式创刊。截至2003年底,地铁报已经覆盖了16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每天拥有读者达1300万。①2004年3月6日,国内第一份地铁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I时代报》正式创刊;2005年11月,  相似文献   

8.
英国《地铁报》创刊于1999年,该报不仅是英国家喻户晓的地铁类报刊,更是全球最大的免费报纸,自创刊之初便迅速抢占英国的报业市场,日发行量最高达到过130万份,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纸媒生存状况日益艰难,曾经经济效益一路领先的《地铁报》也未能"独善其身".但所幸报社的管理者能够快速预判市场发展的趋势,适时做出调整应对数字化的冲击,不仅实现了《地铁报》对传统阅读群体的深度拓展,更实现了对其容量的扩充.《地铁报》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传统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管俊 《传媒》2015,(16):52-53
地铁报就是在地铁内进行免费派送的特殊类型的报纸.我国大部分地铁报都是地方传媒集团与地铁公司联手打造的,具有地方城市地铁独家发行权.2015年3月,由央视CTR针对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苏州、沈阳、西安、重庆、武汉、郑州等地地铁乘客进行调查的《全国地铁动媒研究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地铁乘客规模日益壮大,地铁报联合构成的地铁动媒应运而生,并将彰显其移动、互动、行动、心动的四动一体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世界第一份地铁报瑞典《地铁报》创刊。15年后的今天,瑞典地铁报集团已经在全球16个国家与地区以14种语言出版了27个版本的免费日报,日均发行量逾400万份,日均读者人数超过1200万,乃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化报纸。其香港版《都市日报》2002年4月15日创刊,目前每日发行已超过30万份,是香港发行量第三大的日报;其在韩国也创办了首尔《都市日报》。  相似文献   

11.
正2012年,杭州市地铁一号线开通。同年12月28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与杭州地铁集团联合创办的浙江第一张地铁报——《城报》正式创刊,这是唯一被授权在杭州地铁各站免费发行的报纸,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日均24版;同时出版数字报。目前,《城报》的发行量已达20多万  相似文献   

12.
袁林 《声屏世界》2012,(3):120-121
2012年2月14日,由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地铁第一时间》报正式创刊,首日发行20万份。该报的创刊,使沈阳成为东北第一个、也是继西安之后内地第十个拥有地铁报的城市。这是沈阳市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14.
倪思洁 《新闻世界》2011,(8):308-309
《羊城地铁报》作为广州唯一一份以地铁为生存环境的纸质媒体,有着比其他传统纸质媒体更根深蒂固的奇观逻辑。本文通过对《羊城地铁报》亚运报道内容的批判式解读,分析其亚运报道中体现出的媒体奇观逻辑,并探究这种奇观逻辑的表现、成因及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1日正式创刊的《羊城地铁报》(以下简称地铁报)以“报网一体,一纸惊人”的姿态。出现在被认为是“代表方向。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数字报纸平台上。作为中国首份纸质媒体和数字报纸同步推出的城市新锐媒体.地铁报的创刊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它意味着读者除了乘坐地铁可以阅读到此份报纸外。还可以通过登录大洋网数字报纸平台阅读每期的地铁报。创刊号当天,地铁报在广州地铁沿线引起了一小轮的读报高潮。几乎每位乘坐地铁的乘客都高兴地拿到了这份新鲜出炉的免费新闻大餐。从受众阅读《地铁报》创刊号的反应来看。市民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示地铁报为他们乘坐地铁的枯燥时间注入了活力,带来了一份信息咨讯的快捷享受。  相似文献   

16.
地铁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免费报纸专指那些定期向社会大众免费发放的,以刊载新闻信息和广告为主的印刷出版物.①地铁报是免费报纸的一种,现在免费报纸发展尚不完备,免费报纸通常被等同于地铁报.目前普遍公认19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推出的<地铁报>是世界上第一份免费报纸,中国的第一份免费报纸是2004年3月16日上海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Ⅰ时代报>,这些免费报纸实际上都是地铁报.  相似文献   

17.
地铁报的价值与地铁经济相互作用有四个特征——第一,地铁报在地铁经济中拥有钻石般的使用价值。地铁报往往被视为免费报纸,因此不值钱,其实恰恰相反。就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各类信息从地铁报被人们免费获取、消化并回到地铁经济中被使用,地铁经济参与者的形象也被日新月异地改变,地铁新商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地铁报十年发展的实践经验出发,尝试探索长春首张地铁报的开创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铁报、免费报纸等概念在业界议得很热,有地铁或正在建地铁的国内城市,几乎都在酝酿地铁报,有人甚至认为免费才是报纸的出路。在创办中国内地第一份地铁报——i时代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必然有些思考与因此而来的行动,未能称之为理论,就是一些断想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受众阅读报纸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国内报纸相继认识到视觉传播的重要性,在报纸设计中加入视觉元素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视觉传播的开拓者《新京报》为例,对其视觉传播策略进行描述分析,以期找出《新京报》视觉传播的策略,并为国内报纸提升视觉传播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