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它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主张一种主观的相对的多元的真理观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罗蒂的真理观及其后哲学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蒂是当今美国新实用主义的代表,在真理问题上反对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观,主张“有用即真理”的真理论;在文化问题上,反对把哲学看成是其它人文社会科学之王的观点,主张各门学科同等地位的、多元的后哲学文化。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实际上是一种为当今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辩护的后现代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3.
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演变有两个趋向:从研究真理的性质到研究真理的接受标准(条件);从关注效用到关注人类幸福。肯定真理与价值相互渗透,主张对话和交流是探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主张主观真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实践真理价值──评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叶险明有些实用主义哲学家在理论上时常自诩为马克思主义的同道,如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就把社威称为继承了马克思思想的“最杰出人物”。应当承认,从语言的表述形式上看,在某些方面,实用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有相...  相似文献   

5.
真理的价值性并不等于“有用即真理”。从真理的价值性入手,分析真理价值性与“有用即真理”即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的区别,并指出实用主义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忠实信徒。“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按照这一观点,巧取豪夺,损人利己,弱肉强食,盘剥榨取,一应无耻谎言、强盗逻辑,只要它对资产阶级有用,都可以成为冠冕堂皇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都强调行动、实践,都注重功效,都被称为实践哲学。但是,具体分析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哲学。在本体论上,二者都强调实践对客观世界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用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二者都强调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而实用主义哲学是以调和折衷为特点的主观主义和诡辩的方法:在真理观上,二者都强调真理的实用性,把真理和价值统一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依据真理的客观性承认真理的实用性的,而实用主义哲学脱离了真理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了真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实用主义主要代表的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在真理观上反对真理是思想和对象之间的客观性符合,而认为真理是由具体、历史的群体约定的,避免不了群体因素随机性、流动性和开放性的制约,与实在无关,真理的实现更多地要依靠文学等媒介的“叙述”。这种真理观用想像力代替了理性,用希望代替了知识,同时赋予文学真理指向的意义。一是文学成为真理多元话语中不可或缺的一元;二是文学的性质得到重新理解,传统的反映论被消解了;三是文学批评只有采用民主的、谈话的和面向现实公共生活领域的态度,才能实现文学理论真正的价值;四是文学作品的真理指示意义不仅仅被束缚于作品本身,而是在文本的各种诠释中体现出来,即在交流中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有价值的。真理的价值性在于真理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它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和成功地变革社会。“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它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0.
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真理观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期,各种各样的真理观纷纷登陆中国,其中尤以实用主义和浪漫主义影响最大。前者主张真理的变异,后者主张真理的绝对。中国最终选择了后者,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多元时代,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学理上反思以前的选择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实用主义所谓“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的主张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严厉批判。但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却肯定了这样的观点:“真理是有用的,但并非一切有用的都是真理。”诚然,有用的绝非都是真理,但是真理都是有用的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人类全部实践的结果才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而且它要真正成为现实的标准,还离不开已有的正确认识、理论来判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提法理论上并不完全周延,行动上容易导致经验主义、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并作出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谱写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并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新境界”的理论价值在于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以原创性理论成果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价值在于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进而指导新实践、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伟业。“开辟新境界”必须坚持科学态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活动,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是追求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没有价值意识,人类就不会给自己提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务。因此,人们历来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效果。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关于真理的价值性原理和“有用就是真理”这一实用主义命题的区别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论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及其哲学渊源袁义江,赵美夫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哲学登上世界舞台的旗帜。这派哲学认为“纯粹经验”是宇宙的本原、唯一的实在和认识的基础;宣称认识的主客体之分只是经验的内部区别;知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只是行动的工具,真理则是在应付环...  相似文献   

1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长期以来,“四人帮”伙同林彪反革命集团在真理的标准问题上制造了很多混乱,他们大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大搞绝对主义,大肆宣扬有用即真理的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否定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人类的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实践标准,努力恢复实践标准的权威,对于澄清被“四人  相似文献   

18.
刘杰 《云南教育》2003,(11):12-14
好几位专家都说,研究性学习源于美国,这是指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是由美国教育学家首先提出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美国提出,与其20世纪的教育改革有密切联系。19世纪末,美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有用就是真理”的实用主义哲学深入人心。这一时期美国已经普及6~8年义务教育,而当时美国的教育由于受欧洲传统思想的影响,主导基础教育的是学术的、升学的思想。实用主义者提出“贫民教育”、“民主教育”、“生活教育”,主张学生应该获得做工做事的有用本领;主张尊重儿童,强调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中国古代,儒家主张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作为衡量一切、检验一切的尺度。“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违犯了孔子所维护的“周礼”,就是“大逆不道”。欧洲中世纪,以《圣经》的教条作为真理的标准,触犯《圣经》的就是“异端邪说”,就要受宗教裁判,甚至绞刑、火刑的惩罚。资产阶级曾提出“多数人同意”、“共同的意见”作为真理的标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又有实用主义的真理标准,所谓“有用即真理”,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20.
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推向了鼎盛,并把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教育领域,创立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创造的思想力”,提倡学生“在做中学”,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